APP下载

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确定微议题的策略探析

2023-12-11张美丽

求知导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初中语文

摘 要:确定微议题是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可有效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其知识储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促进多文本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在把握微议题的特点与类型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微议题。文章立足于此,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探究确定多文本阅读微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微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微议题的选择策略研究”(立项编号:dwbyd210101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美丽(1978—),女,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文本阅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成为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优选方法。多文本阅读教学可有效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突破传统单篇阅读的局限。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微议题的确定十分重要,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因此,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微议题的设置环节。

一、微议题的含义与应用优势

微议题指对标原本议题的微小化成果,相较于常规议题,其整体的范围更加具体,指向性也更加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助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置比较宏观的议题,存在“假”“空”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议题重点,影响了其学习质量。基于此,微议题应充分促进多文本阅读的开展,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深入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并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微议题,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二、多文本阅读微议题的特点与类型

(一)多文本阅读微议题的特点

微议题是多文本閱读教学的核心,是多文本阅读中能够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的话题,也是多篇文本的主要关联点,是多文本阅读的最大特征,是开展多文本阅读活动的重要保障与逻辑支撑。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单一议题,也可以设置多元议题,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设置微议题。相较于主题,微议题具有多元性与更加广阔的范围。

具体来看,在多文本阅读中,微议题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可议性。可议性是微议题的最大特征。通过微议题,学生可以进入更加开阔的思维空间,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并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视角设置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灵感,并基于学生的想法提出新见解。

第二,比较性。比较性指在多文本阅读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同一议题组合多篇文本,引导学生把握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多篇文本进行比较,在探索与对比中感受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体会文本的共性特征与个性风采。在确立微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议题的比较性价值,分析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议题求同,是否可以借助微议题触类旁通,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适宜性。教师要立足多角度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考虑,所设立的议题应微小而不宜夸大,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以利用恰当的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望,使之可以更好地把握微议题重点,迅速进入阅读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文本阅读微议题的类型

1.单议题

在设计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的切入点比较丰富,如文章的表达形式、文章体现的人文主题、文章的体裁、创作者的观点等。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缩小议题的范围,精准把握议题的确立方向,通过确立微议题,引导学生探索文本之间的异同[1]

比如,教师可以从人文主题的角度设置微议题。人文主题指的是文本所体现的内容与主题,侧重于传统文化的传递以及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解《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可将其与《出师表》划分到一起,将微议题设置为“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横纵比较,探索责任与担当的内涵,对比同主题作品在不同时代下的区别与相同点。

教师还可以从情感角度提炼微议题。以“家国情怀”为例,教师可选择《木兰诗》《土地的誓言》等多篇文本开展阅读教学。这些文本虽然体裁不同,但均表达了对于国家的热爱。教师可以“家国情怀”为议题,辅助学生突破认知限制,深化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

2.双议题

在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中,针对同一组选文,教师可以立足不同的角度确立微议题,以双议题的形式实现双线并行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学生需要学习四篇文章:《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四篇文章体裁相同,均属于古代小说,并且是长篇小说中的节选片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四篇文章的题材切入,设立两大微议题——“小说中主人公的特征”以及“小说中作者的想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立足于故事本身,探索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文章表达的情感,还能立足于作者的视角,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与创作技巧,在技法与情感的双重角度上展开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三、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微议题的确定策略

(一)作者引路,贯穿议题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块,也是教学难点。在古诗词学习中,学生要了解诗词的大意、把握诗词的情感、与诗人词人形成灵魂共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僵化,比如先引导学生通篇朗诵古诗词,而后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内容含义[2]。在逐篇学习的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甚至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而多文本阅读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诗人词人,感受不同诗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与创作情感。

以杜甫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较多杜甫的诗。在七年级,学生会接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与《望岳》;在八年级会接触《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开展教学,但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其集中到一起,突破常规教学思路的限制,立足知人论事的视角,确定“杜甫的柔情与豪情”这一微议题,以议题为线索串联杜甫的作品。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根据他的人生经历来了解古诗所传递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补充背景知识,根据作者的人生阶段,划分并重组这些作品,使学生能在丰富的活动以及明确的议题下,感受杜甫的创作风格以及人格魅力,让学生不只停留在浅层赏析古诗的阶段,而是深入杜甫的内心。

同样的微议题设置方式也可延伸到李白、李清照等诗人、词人作品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微议题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甚至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微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彰显多文本教学的价值。

(二)根植教材,确定议题

教师可以教材为本源,从多角度切入设定微议题,把握多文本阅读的落脚点[3]。例如,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有“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文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这一要求。在该单元的中,学生会接触几篇著名的文言文作品和诗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以及李白、刘禹锡、苏轼的诗词作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导语适当进行文本整合与重组。例如,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文章中,作者大量使用虚词,而在八年级,学生曾学习过《马说》这篇课文,其中同样运用了很多虚词,那么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将这三篇课文进行整合,以“文言文虚词”为主题设置微议题,让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感受到虚词的具体运用方式。

教师也可以参考教材中“预习”板块的内容来确定微议题。例如《〈论语〉十二章》的“预习”板块对孔子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及他儒家学说创始人的身份,简单介绍了孔子的尊称,如“圣人”“至圣先师”。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将多文本阅读的微议题设置为“论语中的孔夫子”,而后根据这一议题选择更多的与论语、孔子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分析孔子的形象,感受孔子的个人魅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来确定微议题。以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曲五首》为例,在该课中,学生须学习五首古诗词——《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以及《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材的“思考探究”板块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山坡羊·潼关怀古》放到了一起,指出这两首诗作均为怀古之作,主要目的在于咏叹历史,表达怀古之情,那么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从此出发,以“古代诗歌中的怀古诗”为落脚点,设立“怀古伤今”的微议题。除了这两首作品,教师还可以拓展具有相同性质的其他诗作,如《登幽州台歌》《赤壁》《泊秦淮》等,让学生在同性质诗作的鉴赏中理解诗人怀古的目的,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意象关联,剖析议题

意象,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生活的映射,也体现了创作者的审美与情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一些小说类文体,而在这一类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反复性的意象,用于串联情节[4]。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意象是学生开展阅读的切入点、了解文章内涵的重要线索。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主要意象是船——于勒被送上去美洲的船、菲利普夫妇将期盼寄托于船、在船上碰到于勒而发财梦破碎,可以说“船”贯穿了全文;而《孔乙己》的主要意象是酒,通过酒,读者可以感受到孔乙己的落魄,感受到看客的麻木。教师可以基于意象设定微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此外,基于意象确定微议题还有助于古诗词教学的开展。例如,中国古典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意象,包括但不限于花、月、水、竹,而这些意象可以衍生出相应的微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剖析意象的内涵,感受诗词的情感内涵。

(四)结合学情,明确议题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情来确定议题。比如初一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在小升初衔接过渡的状态下,他们往往对初中生活有较强的好奇心,会充满期待,基于此,教师便可将视角聚焦于交友,以“交友之道”为微议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在交友时的一些方法,感悟朋友的内涵。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多体裁的文本,也接触了说明文,但对于说明文的理解还并不深刻,基于此,教师便可将微议题设定为“学习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而后选择一些说明类文本,带领学生开展多文本阅读活动。初三阶段的学生逐渐接触一些长篇文本,对小说类的课文产生阅读兴趣,基于此,教师便可以确立相关的微议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活动。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学生会学习到《智取生辰纲》,其是《水浒传》的节选内容,教师便可设立微议题,如“我看水浒之变化”“水浒中的智”“水浒英雄小传”等,帮助学生选择文本,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浒传》中的角色,探析这部小说的情感价值。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点,而后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设置微议题,引导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为充分发挥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确定合适的微议题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剖析微议题的特点与微议题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需求选择不同形式的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基于作者引路、根植教材、意象关联、结合学情等策略明确议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思敏.批判性思维下的群文阅读议题探微[J].好家长,2021(85):51-53.

[2]苑蕾.多文本阅读确定议题的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6):40-42.

[3]邵玉东.小学多文本阅读议题设置的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60.

[4]王晨星.多文本閱读议题确立和选文策略初探[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3):57-59.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材外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比较策略
试析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