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遵循

2023-12-11李颖

中共党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献工作党史历史

李颖

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涵盖党史和文献工作方方面面,包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等。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要求明确,给人以深刻启示,为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学习党的文献、研究党的文献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

(一)我们党对学习运用党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2月,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学习党的历史的意义归纳为九个方面内容:一是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三是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四是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五是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六是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七是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八是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九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以上九条,第一、第二条是总括性内容,对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历史的一个整体概括;第三、第四条讲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历史;第五至第八条讲学习党的历史的四个作用;最后一条讲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方法。习近平强调,这些都是我们党对党的历史的一贯立场和态度,体现了我们党对学习运用党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参见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二)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习近平历来重视在重大党史时间节点进行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座谈会和大会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不同角度对党的历史经验作了总结概括。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2021年11月,他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

(三)党的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2月,习近平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文献事业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文献,记录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艰辛探索的奋斗历史,记录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积累的宝贵经验,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进程,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財富。对这些文献进行编辑、研究和宣传,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党的文献》2009年第3期。)2010年5月,他在《致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三十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党的文献工作和工作成果,“对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致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三十周年的贺信》,《党的文献》2010年第4期。)。

(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

习近平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第一,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第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第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参见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二、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党史和文献工作肩负着为党修史立传、续写“红色家谱”的重任。围绕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有大量相关论述。概括起来,其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党史姓党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指出:“在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年第1期。)党史和文献工作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0年7月22日。),把党的领袖人物宣传好、维护好,把党的文献编辑好、出版好,把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好、阐释好。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党史和文献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到各项党史和文献工作中,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习近平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对“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作出深刻阐述。他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0年7月22日。)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史和文献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第11页。);要“对党的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习近平:《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党的文献》2009年第3期。)。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是党史和文献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特别是我们党处理复杂局面、进行科学决策的经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好务;要大力宣传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好务;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好务。

(四)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

一要坚持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习近平指出,现在,一些错误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有的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热衷传播八卦轶闻,对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乐道;等等。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二要树立大历史观。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习近平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他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参见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史是一门研究党的历史的科学,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讲,就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在党史和文献著作编写中时刻注意将视角投向最广大人民群众。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年,第61页。)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更应饱含对人民的温情,深怀对英雄的敬意,带着感情书写党的历史,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333页。);要时刻认识到,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人民是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第72页。)。二是坚持自信自立,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指出:“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第83页。)坚守党史和文献事业,靠的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誠。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党史和文献工作展现新气象。习近平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0页。)他指出,党史研究工作“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0年7月22日。)。他强调,要拓展党的文献工作领域,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深入理解党中央关于文献工作的新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通过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高党的文献工作水平。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呼应时代关切。习近平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第106页。)党史和文献工作者同样应该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要选准“靶心”,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问、盯着问题研。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全力完成重大项目。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在党史和文献工作中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第113、114页。)六是坚持胸怀天下,既反映党对世界的贡献,又注意体现国际社会的帮助,全方位书写党史。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第123页。)在党史和文献工作中要注重以此为遵循。正如胡乔木指出的,只有注意了四面八方,这样写出的党史,才能不只是一线一面,而是立体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28、306页。)。

三、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

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习近平提出许多原创性、根本性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问题。他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85页。)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也就是我们一般所称的“三史”,即党的历史是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2021年11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提出对党的百年历史要进行六个“深入研究”:一是“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二是“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三是“深入研究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四是“深入研究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五是“深入研究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強领导核心”;六是“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9页。)这样,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原来“三史”(即对应第一、第二和第五个“深入研究”)基础上,又增加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史、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史、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史的内容。根据习近平这个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就是这“六史”的融通和统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概括提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把握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就抓住了学习的总纲,就会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习近平敏锐提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强调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指出,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参见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特别是党的领袖人物

对党的领袖人物的研究和评价,不仅涉及领袖人物个人,而且同党和国家的整个历史分不开,是个全局性、政治性问题。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六个“不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正如习近平所说:“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他强调:“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参见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56—57页。)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切中要害、指向明确,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特别是党的领袖人物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四)进一步弘扬以偉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概括其科学内涵。他在此前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习近平特别强调:“党的文献,不仅记录了党的奋斗历史,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他要求认真学习党的文献,“继承党的一切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那么一种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和形象,进一步打牢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他强调:“有了这一条,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党的文献》2011年第5期。)

(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每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有的是专程去瞻仰革命旧址和纪念场所,主要的基本上都走到了。他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铭记党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真正坚定历史自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这样做,就一定能收到明显成效。”(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习近平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一是要加强科学保护。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二是要开展系统研究。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三是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着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展陈,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四是要强化教育功能。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要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年第19期。)

(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19年,着眼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件大事,习近平提前就加强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进行思考和谋划,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勇担使命。2020年,他就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统筹起来进行考虑,多次提出要求。2021年2月,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指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强调为什么学习党史、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之后,他又多次对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提出要求。

习近平指出,推动全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靠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况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年轻干部的党史学习培训要不断进行下去。他提出,要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参见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七)提出对一些重大党史问题的新论断新表述

习近平提出了党的初心使命、“两个不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大党史命题,同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分期、遵义会议重大意义、抗日战争的起点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新论断新表述。

第一,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指出,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我们党能够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能够在千难万险中一次次浴火重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只要我们始终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人民就会铁心跟党走,党就能长盛不衰。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年第19期。)

第二,提出“两个不能否定”的重大政治命題。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二是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习近平强调,如果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他以苏联搞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为例警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他语重心长地提醒:“这是前车之鉴啊!”他重申:“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第7期。)

第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提出对其他重大党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新论断新表述。2022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指出,对六中全会决议,不要觉得一看就懂,其实不然。关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前两个历史决议、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过大量论述,都郑重作过结论,这次全会决议坚持这些基本论述和结论。同时,“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也体现了我们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新认识。决议注重运用党史基本著作成果和党史界学术研究成熟成果,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论断新表述”。他用六个“比如”列举了六个重要问题。

比如,完善了第一个历史决议和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分期的表述,把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界定为“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而第二个历史决议表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比如,明确将“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标志为“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比如,结合遵义会议具体组织安排和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增写了“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拓展了遵义会议重大意义的概括和总结。比如,贯通“14年抗战”回顾和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修改了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抗日战争“八年之久”的说法,将抗日战争起点确定为1931年,以九一八事变为标志,全面回顾和总结党领导的14年抗战的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比如,首次在历史决议中写入“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观点。比如,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拓展为“十个明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列为第一个“明确”;增加了第七个“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内容;第十个“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此外,第二个“明确”,增加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述;第三个“明确”,增加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表述。

习近平强调,对这些新论断新表述,要深入学习领会,以利于更好认识和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

四、深刻启示

梳理、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大量重要讲话、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能够强烈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精辟深邃,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到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第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把牢的正确政治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党史和文献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方面,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沒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忠诚。另一方面,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又要有坚决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要靠学习,更要靠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是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一以贯之的有力遵循。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他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都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珍贵的学术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既为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在前人基础上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指引,本身又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常学常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学术研究方法。例如“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就针对当前一些学者碎片化的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整合研究思路。可以说,我们党史和文献著作编写中的“新意”、新时代很多党史研究和文献编辑的创新都得益于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他的讲话和观点为党史研究的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导。

第五,全面系统、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是党史和文献工作者必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要求。习近平指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求是》2021年第22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伟大时代产生的伟大理论,是我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引。一方面,要全面系统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其他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学习重点,真正领会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另一方面,要及时跟进学,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面向未来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紧密结合新时代对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新要求,自觉主动学习习近平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遵循,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做好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切实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志新)

猜你喜欢

文献工作党史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新历史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论治在厥证文献系统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
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分析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