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框架下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研究
——以L 开发区为例

2023-12-11郭亚静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22期
关键词:开发区审计工作机关

郭亚静

(作者单位: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审计局)

为更好地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广泛、更深入地做好民生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 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实现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治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农村社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农村中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2022 年1—9 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根据接收信访的举报立案45.4 万件,处分40.7 万人。其中,受处分的县处级干部有1.5 万人,乡科级干部有5 万人,一般干部有5.7 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有28.3 万人。由此可见,健全乡村治理制度,净化乡村治理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必须强化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管理,明确农村审计的地位,通过加强审计,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并促进乡村振兴事业顺利开展[2]。

一、农村审计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一)农村审计的内涵

农村审计是针对农村的财务、经济活动所开展的系统性、独立的检查和评估活动,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3]。

我国农村审计是一个内容相对复杂的领域,其既涉及对农村财务的审查,又涉及对农村行使政权的审查。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审计应重点关注村集体的收支、国家拨款资金的使用等内容。由相关政策可知,农村审计方式发生了转变,概括起来就是“三重点”“四环节”。“三重点”是指着重对农村收支的书面资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款及实物资产、农村债务债权进行审查。“四环节”是对审计人员及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对农村财务进行全方位检查,杜绝不结账、不记账或者漏收等现象;二是加强对农村各项支出的监督,确保支出真实、有效;三是加强资金盘点,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四是对基层政府的债权、债务进行精确识别,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除“非村”债务。

(二)农村审计的重要意义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的管理体制和流程可能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或不适应新形势的部分。审计可以深入细节,找出存在的不足或漏洞,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整体治理效率和水平[4]。除此以外,做好农村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石和社会稳定的核心,如果其权益受到侵犯,会给社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过去经常出现农民工工资拖欠、土地被非法征收等情况。而农村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对这些情况具有很强的预警和查处作用。当审计机关发现资金流向不当或存在违规行为时可以及时介入,以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维护[5]。

2.有助于打击农村腐败现象

扫除农村腐败是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评估与监督组织,有权深入调查和核查经济活动中的财务记录、合同条款、交易凭证等关键证据。当审计机关发现存在违规、非法或不透明的情况时,有义务及时公之于众,进一步追踪、调查,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同时,公开、公正的审计体系使农村经济管理的每一步都实现透明化,让农民和社会公众可以清楚地了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效果,从而进一步保障农村经济活动顺利开展[6]。

3.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益关乎农村的整体发展和民生改善。审计机关通过细致审查、评估资金的使用情况,可以识别出资金使用中的低效、冗余或者滥用情况。这不仅有利于确保资金被有效运用于真正有价值的项目,而且有利于避免因管理疏漏或管理不当导致的资金浪费问题。

二、乡村治理框架下农村审计面临的困境——以L 开发区为例

L 开发区辖区面积为232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约1 493.3 平方千米,人口有26.4 万人。2017 年,L 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审核。L 开发区辖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 年为14 119.1 元,2020 年为15 090.7 元,2021 年为16 690.3 元,处于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及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下,L 开发区开展的农村审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L 开发区在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乡村治理的总体成效。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包括下述几点:

(一)农村审计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L 开发区管辖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审计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尤其是人力资源,辖区内农村地区的审计人员配备不足。L 开发区辖区有132 个行政村、13 个居委会,现有4 名审计人员,平均每人负责30 个以上的行政村。这意味着,与城区相比,L 开发区农村地区每位审计人员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辖区内农村地理位置分散、交通不便、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审计难度。审计人员要经常奔波于不同的村庄收集、整理、分析大量分散的信息,这无疑给审计带来了挑战。

(二)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与城市的审计人员相比,虽然L 开发区现有的审计人员均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但乡村治理、农村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与此同时,目前L 开发区的审计机关每年计划和实际实施的审计专业培训不超过2 场。由于培训机会有限、学习资源不足,一些审计人员难以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导致其在面对农村复杂的经济活动或新的财务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应对,进而影响农村审计工作质量。

(三)仍然采用人工手动方式审计

当前,L 开发区内超过95%的农村地区的审计工作仍然依赖人工。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另外,与先进的审计系统相比,人工审计往往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有限,这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财务问题被忽略或误判。

(四)原始凭证白条入账情况严重

目前,L 开发区多数农村地区的原始凭证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白条入账现象普遍。L 开发区每年的白条入账情况超过50 例,部分经济活动没有完整、准确的原始凭证。这使审计人员很难核实和验证相关经济活动,从而导致一些财务问题被忽略或误判,严重妨碍了审计工作的深入进行。

(五)审计工作处于起步待完善阶段

目前,L 开发区农村审计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审计制度、方法、技术和流程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如何进行审计、如何应对复杂的农村经济活动、如何确保审计质量等关键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对审计效果和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乡村治理框架下农村审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多维度降低农村审计业务难度

针对农村地理位置分散、交通不便等实际困境,L 开发区应考虑逐步融合并利用高科技手段来优化工作流程。例如,在非必要开展实地审计的工作过程中,L 开发区审计人员可通过视频方式直接与农村负责人或会计进行“面对面”交流,查看和核实电子账目、证据材料等,降低实地审计的频率,从而为审计机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此外,L 开发区应创新审计机关人员配备,与高校合作,引入志愿者和实习生参与审计实践。

(二)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L 开发区要做好农村审计人才的引进工作,使审计人才能“进得来、留得住”。例如,降低人才引进门槛,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政策,并给予人才一定的税收优惠、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改善农村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扩大其晋升通道,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动力。另外,L 开发区审计机关除了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有计划性的、系统性的审计技能培训,还要定期开展有关乡村治理、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教育,或者为其提供先进经验交流、专业知识进修等机会,从而使其提升业务能力及专业素养。

(三)加强现代化审计工具的引进与使用

L 开发区的审计机关要加强引进现代化、先进化审计工具。首先,加强与当地财政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按照相关政策文件向其阐明农村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获取购入专业审计设备的专项基金或财政补贴。其次,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优惠方案,促使现代审计技术在农村审计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优势。最后,考虑农村审计人员对专业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掌握情况,在引进或设计软硬件时,应在确保其能够发挥预期效用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简化。例如,L 开发区审计机关可联合软件开发公司对当地农村审计的特征和现实需求展开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软件设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与可靠性的功能和模块,使农村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同时,软件界面应该直观易懂,操作流程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复杂的技术术语,确保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

(四)加强监管,杜绝白条入账

首先,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框架内,L 开发区审计机关应联合区级政府单位针对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记录、原生凭证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纠正建议,并对存在问题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惩罚。其次,L 开发区政府和审计机关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追溯机制,确保每项经济活动都有明确的负责人,最大限度避免白条入账情况发生。最后,L 开发区审计机关可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合作,以建立移动化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让区域内的乡镇和村级单位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上传和查询相关财务信息;审计人员可以依托此平台及时、全面地掌握相关单位的财务信息,为高效开展监管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审计工作更加便捷地发挥财务监管职能。

(五)从实际出发持续完善审计制度

L 开发区审计机关应根据上级部门统一要求,秉承“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地区现实发展需求的审计流程和规范。第一,深入研究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政策,在准确把握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对农村各单位的填表、报批等工作进行严格审计。第二,以“摸清实情,分类处理”的工作态度定期开展深入的摸底排查,及时发现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并分清责任,对该处理的问题要坚决处理到位。第三,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审计工作意见,引起被审计对象的高度重视,敦促其立即整改到位,并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L 开发区的农村审计工作规范化发展。第四,针对区域内农村建设项目的绩效管理开展全面审计,重点关注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资产登记管理与后期管护等,以科学有效的审计工作避免“短期效应”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升L 开发区乡村治理水平。

四、结语

L 开发区的农村审计工作面临诸多困境,而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也存在与之类似的问题。本文主要对L 开发区农村审计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多维度降低农村审计业务难度、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现代化审计工具的引进和使用、加强监管以杜绝白条入账现象、从实际出发完善审计制度。希望这些策略不仅能为L 开发区提供指导,还能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参考,共同推动农村审计向更高效、公正、透明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开发区审计工作机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打开机关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