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啦啦操训练中竞赛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2023-12-10刘梅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高职院校

刘梅

摘 要:随着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啦啦操设置为体育选修课。然而,传统的训练方式并不适用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啦啦操项目。竞赛教学法在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创新啦啦操训练的模式,而且能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啦啦操技能与自身体能。基于此,文章开展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的实验,并对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啦啦操训练;竞赛教学法;实施效果

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与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相比,竞赛教学法的应用有着较大的优势。在高职啦啦操训练过程中,运用竞赛教学法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偏向于啦啦操技术的实践与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啦啦操训练效率,而且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此同时,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还能够推动啦啦操技能与啦啦操竞赛相融合,对学生的智力、心理、技能、体能及竞争意识等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1 高职啦啦操训练应用竞赛教学法的研究

1.1 研究对象

以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啦啦操选修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选修啦啦操的学生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40 名学生,且每组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等。

1.2 研究方法

第一,问卷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向学生与教师分发与啦啦操训练方式、啦啦操训练成果相关的调查问卷;实验结束后,向学生发放有关经过实验教学后啦啦操训练成果相关的调查问卷。第二,专家访谈法。针对本校的啦啦操训练模式与训练方法的现状、竞赛教学实验测试指标选取、啦啦操教学实验调查问卷等内容,与本校专业技术教师与专家开展访谈,为此次实验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过程

在本次实验中,依据啦啦操教学计划中花球32个手位与16 个八拍的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组以竞赛教学模式开展啦啦操训练,对照组以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完成啦啦操训练。在实验组开展教学训练时,要将竞赛教学法贯穿于啦啦操训练的全过程中。以啦啦操手位训练为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开展基本的体能训练与准备活动。在完成准备活动后,实验组进行手位挑战赛,提升学生对啦啦操基本手位的记忆能力,而对照组则可以采用自主练习分组展示的方式呈现啦啦操手位训练效果。

2 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的效果

2.1 激发了学生对啦啦操的学习兴趣

在完成竞赛教学法的实施实验后,教师对学生开展了啦啦操学习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啦啦操训练课程是否满意、学生是否产生了对啦啦操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是否有兴奋的感觉、学生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与同学配合等问题。与实验开展前的问卷调查结果相比,实验组的学生对啦啦操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喜爱程度在不断提升。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其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及活泼有力的啦啦操动作,再加上生动有活力的啦啦操表演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吸引了学生参与高职院校表演活动或社会表演活动。而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是否对啦啦操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这一问题上,实验组的统计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统计数据,这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对啦啦操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能够在利用不同竞赛活动丰富啦啦操训练方式的基础上,使学生从被动模仿转为主动训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啦啦操实践与创新机会,同样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啦啦操的学习兴趣。

2.2 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应用竞赛教学法开展高职啦啦操训练前,需要对啦啦操专项素质要求进行分析,并筛选身体素质指标,其中男生要通过50 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 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五个项目,分析男生的身体素质变化情况;而女生要通过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 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五个项目,分析女生的身体素质变化情况。在对男生、女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测试后制作身体素质情况分析表,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男生、女生身体素质情况分析结果得出,由于800 米与1000 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耐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因此在经过竞赛教学法后,学生800 米与1000 米跑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训练其腰腹力量,即使是简单的踢腿动作也要要求学生用大幅度的动作展示更加美观的啦啦操技巧。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对学生的协调能力、柔韧性及核心力量开展针对性训练。因此,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中,实验组的男生身体素质与女生身体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

2.3 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

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使学生在竞赛中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有所进步,不论是对啦啦操有天分或啦啦操基础较差的学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实验组的竞赛教学法中,利用不同形式的竞赛方式,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克服害羞的心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在实验组应用竞赛教学法中,学生能够在竞赛过程中加强与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这对学生的求知欲与竞争意识的增强也有一定的帮助。

3 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的建议

3.1 注重啦啦操基本技巧的傳授

为提升竞赛教学法的实效性,教师要在学生掌握新的基本技巧后,再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因此,教师要遵循由简至难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开展竞赛之前具备一定的啦啦操技能与体能。在高职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时,教师要明确啦啦操技术的练习步骤,并不断完善啦啦操技术的讲解流程,为学生在竞赛中发挥良好的水平奠定基础。

首先,制定啦啦操动作练习目标。啦啦操的动作完成与技巧完成需要较高的平衡性与柔韧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方式提升学生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与柔韧性,并在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点的情况下,制定进阶动作与技巧目标。其次,重视激发学生的啦啦操学习兴趣。在利用竞赛教学法激发学生啦啦操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训练与竞赛的过程中提升动作的节奏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啦啦操步伐与啦啦操队列。最后,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啦啦操属于团体活动项目,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配合能力直接影响着啦啦操训练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教学法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配合。

3.2 重視教学计划的制订

为提升竞赛教学法在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教师与学生应共同制订竞赛教学计划,包括啦啦操比赛成绩评判标准、啦啦操比赛流程、啦啦操比赛成绩表等,进而为学生顺利完成啦啦操比赛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啦啦操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在竞赛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啦啦操技能失误及团队合作失误等进行及时纠正。

第一,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制定竞赛的内容与时间。与传统的啦啦操训练模式相比,竞赛教学法式能够提升啦啦操训练的强度与学生啦啦操训练的负荷量。而由于部分学校高度重视竞赛教学法,使得学生不断参加不同的啦啦操竞赛项目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啦啦操技能的复盘与啦啦操技巧训练。啦啦操竞赛教学法虽然推动了啦啦操训练模式的改革,但是同样也要重视竞赛时间与竞赛内容制定的科学性。比如在竞赛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啦啦操专项能力,同时通过低强度有氧练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力,使学生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开展竞赛。

第二,重视啦啦操日常训练与赛前训练之间的平衡。竞赛教学法能够构建啦啦操日常训练与竞赛之间的桥梁,通过竞赛教学法能够检验学生日常啦啦操训练效果。为避免部分学生因追求竞赛结果而过度训练,导致出现赛前疲惫的现象,教师要做好日常训练与赛前训练之间的平衡,制订完善的训练计划,避免出现竞赛前开展高强度训练的现象。

第三,重视学生的训练恢复。学生的身体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啦啦操竞赛的质量与结果。部分学生为达到较好的训练结果,往往会重复进行高强度训练。在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身体耐力虽然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很难在竞赛过程中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进而影响了啦啦操技能的发挥水平。因此,教师在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时,要重视学生的训练恢复。比如,教师可以在啦啦操日常训练中利用以赛代练的形式,弥补传统训练形式高负荷的弊端,强调学生身体机能的调整与平衡,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恢复的效果。

4 结语

竞赛教学法的优势与作用,使得竞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啦啦操训练中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利用竞赛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啦啦操训练的兴趣,改善传统训练方式为学生带来的消极应付训练的不良现象,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啦啦操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啦啦操训练中应用竞赛教学法能够提升啦啦操训练效果,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探究竞赛教学法的应用手段,为提升学生啦啦操技能和技巧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袁猷超, 任抄文.“一校一球一操”背景下我国啦啦操运动竞赛发展路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7):214-216.

[2] 杨坤. 高职院校啦啦操队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5):34-36.

[3] 莫丹, 范美艳. 以赛带练法在高校啦啦操训练中的运用[J]. 灌篮,2021(23):11-12.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高职院校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集束化呼吸管理在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