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形象思维创设高中诗歌学习情境
2023-12-10朱缘新
朱缘新
摘 要 形象思维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包括意象、联想、想象等基本形式。结合新课标、新教材“突出真实情境下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形象思维启发我们“诗画转换,走近意境”“联结生活,迁移情感”“穿越时空,对话诗人”三种诗歌学习情境的创设途径。
关键词 形象思维 部编版 诗歌 学习情境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指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1]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视域下,语文学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知识点满堂灌”的诗歌教学方式作为一种被动的学习,无益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2]。如何创设真实的诗歌学习情境?形象思维作为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包括意象、联想、想象等基本形式。本文以此为切入口,总结了三种创设诗歌学习情境的途径。
在语文学习情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诗词文本是学习的材料和对象,创设情境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衔接、联结学生与诗词文本的过程。
一、诗画转换,走近意境
所谓形象思维,是对表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如分解、组合、类比、联想和想象等的思维方式。文学艺术中往往使用人物、景物、场景等形象描写现实生活。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丰富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3]。意象是承载诗歌思想情感的载体,对意象裁剪、组合形成的意境的解读尤为重要。《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正是诗歌画面感的最佳注脚,“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歌创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想能够含蓄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见,学生阅读诗歌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脑海中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助配图、绘画等学习情境,可以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文本。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此篇课文选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单元目标之一为“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全词通篇写“愁”而不见“愁”字,借助外物宣泄词人幽微的情感。词人举目所见皆为凄冷,急风、淡酒、高飞雁勾起离乡人浓重的思乡之情,秋雨、梧桐更添愁绪,词人以黄昏、黄花自比岁月无情、年华衰老。词作在课文中的配图是清人王愫的《梧桐仕女图》(局部),图中呈现的闺房空间、仕女人物、梧桐树背景是不同形象的组合搭配。结合词作文本,我们可以从如下方向解读:配图的仕女形象是否符合你对词作女主人公的想象?梧桐与词作的意境是否契合?等等。由此,通过比较配图与文本,可设置学习情境如“小青同学发现课本《声声慢》的配图似乎与词作内容不符,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你选取词作中的意象,小组合作讨论描述你认为合适的词作配图”。以配图为桥梁,搭建起词作文本解读与学生形象思维调动的支架。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激扬青春”第2课选编了现代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在教学《红烛》时,可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与《沁园春 ·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心意象——意象群”的形式不同,《红烛》全篇仅有一个中心意象,全篇围绕诗人对“红烛”的思考、情感展开。一个中心意象,往往直接体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映射,诗人与红烛的对话,实际是对自身的叩问。通过海报设计的学习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重新组合意象:“请依据《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二选一)、《红烛》(必选)的诗歌内容设计两款海报,你会使用什么样的图案、颜色来设计画面?并选择其中一句诗作为配文。”请学生商讨选出组内优秀海报各一款并展示(参见图1),由制作者分享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诗歌与图画的转换中体会不同意象的情感指向,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
二、联结生活,迁移情感
学习情境是一种真实的、有意义的语境,是学生能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遇到的,能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思考。叶圣陶认为:“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受用。”[4]语文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成长。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激扬青春”系列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身份阐释青春的价值。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作为一个革命者,个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救济天下苍生为己任。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郭沫若用尽力气,发出理想主义者的呐喊,号召同时代青年投身五四的滚滚浪潮,改变世界。在《红烛》中,一个赤诚的诗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冲破自我的犹豫,无畏地燃烧生命之火,以求在黑暗的世界中点亮进步的希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这些诗歌冲破了时代的隔膜,能启发学生对于青春内涵、青年責任的体验与思考。
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主动联想、回忆与之相似的生活经历,或预设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形,在换位思考与迁移引申中体味诗人的情感。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诗的国度”单元目标为“从传统文化经典的角度来理解古典诗歌,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探讨古典诗歌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古典诗歌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第4课《望海潮》《扬州慢》共同的主题为城市记忆,柳永和姜夔将他们心目中的杭州和扬州用文字呈现出来。这一课的阅读情境可以设置为“你最喜欢的城市是哪一座?这座城市的哪些风景风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借鉴《望海潮》或《扬州慢》,为飞絮文学社诗词创作大赛创作一首以‘城市为主题的词,以彰显该座城市的风采与魅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市,如王安忆笔下的上海,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杜拉斯心中的西贡,萨特心中的巴黎。城市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一定游历过杭州和扬州,但是姜夔和柳永的描绘能够迁移唤醒他们对喜爱的城市的个性、景观、意象空间、魅力的思考。
三、穿越时空,对话诗人
“形象思维中的联想能力是由此物想起彼物,而想象能力则是加工表象材料,重新组合已有的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5],这种“无中生有”,正好填补了文学的空白之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造的前提是学生已有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对诗词文本原有语境的理解,即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并不止于把诗人词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品质、作品评价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简单告知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走近作者与时代,通过合理的想象身临其境,还原诗词和诗人当时的情景,让诗词变得真实饱满。比如,学生在学习选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离骚(节选)》篇章时,需要结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屈原列传》中《离骚》创作背景“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诗歌表面写的是善鸟香草、灵修美人,实则指向贤臣与君主的故事,王听不聪、谗谄蔽明、邪曲害公与灵修浩荡、众女谣诼、时俗工巧的互文见义,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屈原身处污浊环境之中的侘傺穷困。
穿越时空,再现诗词文本的场景与情境,与诗人对话,提供想象的契机,推动学生组合新形象。王国维以“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概括古典诗词物我关系的审美境界,诗人词人的触动、情感凝结在文本之中,诗词中隐含着作为作者的“我”,设置表演情境、虚构对话的场景,能让学生进入文本,学生的自我对话作者的自我,由我角色变为他角色,体验达到“探寻诗歌之美,品评诗歌之味,感受古人通过诗歌表达的哀乐悲欢等种种情感”的效果。天問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一篇史传、一曲楚辞,节选部分从不同角度补全了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我们看到一个出身高贵、气质非凡、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伟大诗人与政治家,他身披香草鲜花、驰骋前行;而在《屈原列传》的最后,这个天之骄子却是以落拓的放逐者姿态行走在湘水旁。本课的学习情境可设置为“汨罗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与渔父正在进行一场对话,假如你也身在侧畔,你更同意谁的观点?在屈原生命的最后时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屈原人生前后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去追问屈原形象的价值何在,他的情怀、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何以伟大,感其所感、想其所想。
综上所述,借助形象思维的原理与形式创设学习情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感受诗歌艺术的魅力,感悟社会人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从而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本文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在学习任务群中开展写作教学实践研究”(BQW2021JGW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1.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 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48,6.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2.
[5]李春娇,邸宏香.高中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J],文学教育(上),2020(03):94-95.[作者通联:华南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