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步骤
2023-12-10许艳
许艳
摘 要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目标。教师确定合理的教学步骤,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在特定的情境中实施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批判、逻辑的思维进行阅读与表达的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任务群 教学步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就是这些任务群中的一个。学习任务群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推动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阅读能力为核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拓思维,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有知识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结合情境内容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辨,增进学生阅读的深度。
对同一文本,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而不是让学生人云亦云。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学主题及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更为积极的思考,唤起学生更多表达、交流的意愿。比如,在教学朱自清《春》所在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设计为“拥抱自然,热爱生活”,并结合当下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三项学习任务,一是让学生观察校园,认识自然,记录身边的美好;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阅读欣赏描写大自然的古今名篇,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三是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写一写学生自己感受到的自然,深化学生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还可以拿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分享课外观察、写作成果,相互分享观察感悟。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任务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二、巧设课堂问题,深化思辨
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也是引领学生达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学习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在文本和学生的思维间寻找矛盾点,在矛盾之处设计具有对立冲突的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原有认知产生怀疑,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化解读文本、用辩证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从更为客观的角度理解作者的观点、方法与逻辑,在不断的质疑、求证、验证中深化思辨。比如,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教师可以以文章标题作为核心问题,设计“了解不同立场,初步思辨”“明晰时代背景,重新审视观点”“具体分析,总结结论”三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辨,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反驳敌论,而不是简单的将正确论点告诉给学生,以此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一方反驳敌论,一方支持敌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唇枪舌剑,用具体的事例作为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将阅读与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带着质疑的精神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开展群文阅读,拓展思辨
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思辨思维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以单篇文本阅读为主,虽然每一篇文本中都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展思考与讨论,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范围却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多篇文章聚集起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开展讨论与探究,并在读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地设计各种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详实地读,拓展学生的思辨空间。
选文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在选文时要做到“精”,可以围绕作者精选文章,选择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比如,在教学李清照的《渔家傲》时,教师可以引入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有少女阶段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婚姻期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南渡時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引导学生以时间为主线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品读,感受作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写作风格,使学生对李清照产生更为全面的评价和认识,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领悟力。还可以围绕单元教学主题精选文本。比如,在以“亲情”为主题的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组成群文,设计片段欣赏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者对同一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结合文章体裁精选文本。比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引入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说明文的四大特点,从中寻找具有特色的说明方法,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
四、组织表达活动,锻炼思辨
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靠教师的口头灌输就能形成的,要靠学生的自主实践和锻炼。所以,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知识为本为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表达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获得知识和方法思考现实、评论现实,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现代社会丰富多彩,每天都会有一些新鲜事发生,这给学生带来了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的社会热点、时政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比如,可以结合张桂梅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的新闻,组织学生对“燃灯校长”张桂梅身上的高尚品质进行探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文字或视频性的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切入,同时要鼓励学生从网络中搜集相关的资料,为自己的论点增加强有力的论据,使学生的表达更客观、全面,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表达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用文字写下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张桂梅精神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结合一些生活热点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的活动,如中学生上网的利弊、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勤俭节约是否已经过时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开口说、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辩论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核心,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多思、善思,积极创造条件与机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训练,深化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