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细读

2023-12-10方正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初中语文

方正

摘 要 《老王》是杨绛的散文名篇,用细致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老实厚道、穷苦卑微而又善良的人物形象。同时,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也体现了作者以及作者一家,对那些不幸之人的同情与关爱。教学时,针对《老王》的文本体裁和主要内容,以品词炼句、立足场景、关注手法和观照背景作为散文教学的主要策略,引领学生对散文中的语言元素、情感元素等展开精品与细读,以此提升散文教学的深刻性和思辨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精品与细读  《老王》

《老王》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从单元导语中可知,第三单元选编了多篇以“小人物”为主要对象的文章,这些“小人物”是大千世界最平凡、普通的人,但是他们的身上又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带给人们最温暖的回忆和最深刻的感触。此外,单元导语中也强调,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要“注重熟读精思”,要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语句,感受整篇文章的意蕴。因而,在《老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精品与细读文本的内容,将关键词、关键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的含义、挖掘文本的意蕴,最终体会文本的情感和真意。

一、 品词炼句,挖掘深刻意蕴

散文的语言值得深究和细品,在创作文章时,作者会将自身强烈的情感寄托在散文的语言之上。所以,在散文的精品和细读过程中,语言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引领学生深入地挖掘和细致地品味语言要素中的深刻意蕴。《老王》中的用词简洁、质朴,全文没有一处拗口、生僻的字词,也未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初读文章时,可能会有一种平淡如水的感觉,但是,若深入到文本的字词和语句之中,便能发觉简单的字词背后映射着深刻的意蕴。为此,在《老王》的精品与细读指导中,可以将字词和语句作为重要内容,让学生品味词语、锤炼句段,从文本的不同语言要素中,挖掘散文的深刻意蕴和作者意在传达的信息[1]。

1.品词

《老王》的第一段中写道:“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一细数,整段文字仅有21个字,却清晰明了地摆明了“我”与老王之间存在的身份差异,同时也表明了二者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话语,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到了第二段中,作者又用“活命”一词,交代了老王此时窘迫困顿的生活情况,虽然文字十分简洁,但是其背后指代的含义却十分深刻。除了实词之外,副词的应用也强化了整篇文章的意蕴。在文本的第二到第七段中,作者提到了“只是”“只有”和“只好”等词,反复运用了副词“只”,仅从这一个字中,便能体会到老王的生活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而文中的字词运用,最令人拍手称道的当属第八段中“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镶嵌”一词,作者用这一词汇,将老王病入膏肓、衰弱至极的状态表现得非常生动传神,在品读“镶嵌”一词时,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镶嵌在门框里的遗像,这说明此时的老王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此外,“滞笨地转过身子”“像棺材里倒出来”等处的用词,也具有考究意义,描绘了老王生命枯竭时的状态。

通过对全文的分析以及教师的精准指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出上文所示的关键字和关键词,并联系文本的内容,对这些字词的含义和运用效果,展开精心的品读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全文的内容,也能够更为细致地描摹老王的人物形象,如此便能逐渐挖掘文章的深刻意蕴。

2.炼句

文中“我”与老王最后一次见面,是老王来家里送香油和鸡蛋。当看到老王“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时,作者感到十分吃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却问出了:“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很显然,老王并未“好些”,由此可见,“我”的提问心不在焉,仅仅是出于礼貌的一种问候,而这也是作者“愧怍”的原因之一。若当时“我”没有礼貌地问候“你好些了吗”,再详细地追问真实情况,这或许便不是“我”与老王的最后一面。

在同一片段中,作者又写道:“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时隔多年记不清老王的话语,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生活穷困潦倒的车夫,却一下子送来那么多的香油和鸡蛋,作者当时难道没有好奇、没有追問吗?而这些内容都被作者有意地遮盖了,这也能够看出,那个时候“我”与老王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这或许也是作者感到“愧怍”的其中一个原因。

当老王已经明确说出鸡蛋和香油是送给“我们”一家的,“我”转身走进屋里,目的是给老王拿钱,老王立刻察觉出用意,说出“我不是要钱”,用以阻止作者拿钱的动作。而这句话的隐含意义“不是要钱,而是……”后的信息,作者并未及时发现并深入解读,相反的,作者回答道“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这一点其实存在语义关系上的悖论,仔细考究后便可发现不妥之处,既然已经说了“知道”,那为何还要给老王拿钱呢?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的“我”已经被老王僵直的状态吓到“害怕得糊涂了”,没有体会到老王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也没有抓住最后一次与老王进行平等对话的机会,这也是多年以后,“我”仍然感到“愧怍”的原因。

依照以上形式,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散文中的语句,从“我”与老王的对话中,分析话语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老王这一形象的认识和感知,并在逐层推理的过程中,围绕着“愧怍”这一情感,于原文中追溯原因。利用此种方式,学生即可走进“我”与老王的话语世界之中,明确二人相处的细节,进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情感[2]。

二、 立足场景,加深阅读体验

所谓场景,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人物的具体活动情况,它表现为一种情境或氛围,具有烘托、描写和塑造人物等作用,同时,场景描写也有助于凸显文章的主题。在散文的精品和细读中,解读和分析场景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老王》一文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场景,就是老王在临终之际为杨绛一家送鸡蛋和香油,在以上的分析和解读中,我们已经从品词炼句的角度,初步解析了这一场景中的内容。基于此,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等不同的维度,展开场景分析活动,让学生深入到场景之中,体会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心理和真挚情感。

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重点描写了老王瘦骨嶙峋的骨架、枯黄无血色的皮肤,暗示了老王此刻枯槁的状态。而且,根据前文的描写和分析也不难看出,老王是一个生活极度困苦之人,但是他却将生活中十分珍贵的鸡蛋和香油送予作者一家,读到此处,学生会与作者一样感到困惑。而当作者给了老王香油和鸡蛋的钱后,“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此时的老王是怎样的心情呢?当读完整篇课文、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老王送鸡蛋、香油的目的后,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代入到老王的角色之中,让他们在具体的场景中感受老王或落寞、或凄苦、或委屈、或悲凉的心境,体会其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促使学生可以贴近人物的心理,从而在具体的场景中感知人物的情感特征。

在《老王》的精品和细读中,我们立足于文本中的具体场景,通过还原场景、关注场景中的细节描写,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散文中的思想和情感会理解得较为深入和透彻。

三、 关注手法,梳理文本特色

文章的写作手法,如选材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是影响其艺术风格和特色的关键要素。以《老王》为例,作者的选材手法十分独到。首先,作者选取了生活中典型的“小人物”,这个“小人物”十分平凡且普通,但是他的身上却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其次,作者所选取的事件,诸如送冰、送鸡蛋香油等,都体现了老王的善举,着重表现了老王善良的品格。而从老王仅有一辆破三轮车、仅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等描述中,也可以看出老王的窘迫和困苦。通过对选材手法、表现手法等手法的总结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老王》一文叙事清晰、情感真挚的特征,也能认识到散文的深刻内涵。

四、 观照背景,体会情感真意

杨绛生于1911年,在她的一生中,创作了多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她也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的知名女作家。而这样一个享誉当代文坛的作家和学者,多年以来,却一直念念不忘一个蹬三轮车的穷苦老人,并为其专门写作了一篇文章,其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将当时的时代、社会背景与文本的内容关联起来,通过观照背景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散文中的情感真意,追溯作者“对老王念念不忘”的原因。

经过细致的品词和炼句,学生对老王的形象、“我”与老王的相处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感激等情感,但是,这些因素是作者对老王念念不忘的原因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文本的结尾“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一句中,可提取出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即“幸运的人”和“不幸者”,显然,“幸运的人”指的是“我”与“我的一家”。那么,“我”真的是幸运的吗?彼时,作者一家正处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一家人承受着极大的精神负担,但是熬过那段经历后,作者及其家人迎来了春天,感受到了人世间宝贵的真情。相比之下,老王便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生命止于寒冷的“冬日”,他再也看不到春天里繁荣、充满生命力的景象了,与之相比,“我”是“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不幸者”。

而在“我”与老王的相處经历中,“我”始终以怜悯、同情的姿态,与老王对话和交流,甚至在最后一次见面时,拒绝了老王在生命截止前的最后一次赠与,使老王带着遗憾而去。这些都是作者的心结,是她在反复叩问灵魂后,感知到的情感与真意。经过精品和细读,学生即可明确“愧怍”的真实原因以及文本的创作意图[3]。

五、结语

散文教学若是一直囤于“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以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题材特征,让学生循规蹈矩地解读文本的内容,并推理出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等思想情感,那么,散文教学就会陷入模式化、浅表化的误区之中,学生难以深入领会作品的深意和情感。而教师以品词炼句、观照背景等策略,展开散文的精品与细读活动,无限延伸散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便可以加强散文教学的纵深化特点,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和真挚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张  惠. 语用学视角的《老王》对话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12):22-24,85.

[2]李小丽. 体悟作者的情感流动 ——从"教学内容选择"层面谈叙事散文《老王》的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20(7):36-39.

[3]莫文欣.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以杨绛散文《老王》为例[J],文教资料,2020(14):47-48.

[作者通联:安徽省无为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如何在散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导问
美文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