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小学生体质的策略分析

2023-12-10☉陈

小学生 2023年2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陈 芳

健康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但是,现代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不注重学生体质的培养,学生缺少体育锻炼,体质和体能都有一定的下降,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新问题。实验证明,增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所以改善学生的体质,需要学校的体育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通过有效的体育课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一)学校和家长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业有成,教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进行更好地学习,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正是因为这些过度关注,学校教育偏向于应试教育,重视学生文化成绩,注重文化课的教学,却对学生体育、美术等综合素质扩展课程不够重视,忽略学生体质和全面素质的共同发展。而家长过度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给学生报大量的补习班,学生在学校不能得到很好的体育锻炼机会,课外时间也被补习班给占据,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没有多余时间去锻炼身体。

(二)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

学生每个阶段的发育成长都需要不同的营养和矿物质,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好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层出不穷,学生根本不关注饮食的营养搭配,只吃自己喜欢吃和自己认为好吃的食物。此外,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过分溺爱,充分满足学生在饮食上的需求,学生吃的很多食品,大多都是像碳酸饮料、快餐、大量的油炸食品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过多地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学生肥胖甚至产生各种疾病。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小学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体育课程开展少

提高体质的重要措施,就是需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关于体育课的开展和学生锻炼活动的安排,一般学校都不能保证学生能够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首要原因就是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较少。学校课程教学安排注重文化课程,对于体育等综合素质扩展课程一般安排是一周两节或者三节。而且因为大多数体育老师在上课集合这一部分就要浪费大量时间,所以学生的实际上课时间相对较少。大多数学校体育馆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而且体育课、体育锻炼活动等受天气影响因素较大,当天气状况不好时,学生只能够在教室自习或者是体育课被主课教师占课上课,学生的体育课锻炼时间缩减。

二、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锻炼、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性

(一)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学校教育主要以文化课教学为主,但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学生学习需要劳逸结合,在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玩。学习的时候适当放松,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文化课程。事实证明,体育课程的进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得到大脑休息和放松的机会,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更好地进行思考。[1]

(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能人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学生的体育课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而且,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了给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需要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做好准备。

(三)良好的体质为学生追求梦想保驾护航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第一站,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学生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良好的体质能够为学生追求梦想保驾护航。小学体育教师要完善教育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2]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提高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学生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重视每一堂体育课的进行,积极备课,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能吃苦的思想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面对。在体能训练中,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好地释放学生在文化学习中的压力。[3]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需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例如,在天气状况不好,学生需要在室内进行体育课学习时,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室内体育课内容,进行体育知识内容的科普,而不是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体育课进行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加棋类教学作为学生室内体育课的教学项目,例如,开展棋类教学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动脑思考,可以通过棋类活动达到启智、冶情、载德的教学目标,更好地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

(二)运用新型游戏教学策略,灵活开展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大学习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对新鲜的事物没有抵抗力。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个特点,采用游戏教学策略,在体育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调动学生上体育课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游戏化教学既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又可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4]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选择一些充满教学意义的游戏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例如,在进行小学体育跳绳的技巧要领和知识要点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对跳绳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注意动作要领的讲解。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先进行动作要领的示范教学,让学生跟着做,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跳绳实践,在学生实践前先让学生做好热身工作。要想跳绳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竞争环节,激发学生的胜负欲,让学生主动参加到课程中来。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投票选出动作做得最好的学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跳绳锻炼。

(三)建立良好互助师生关系,促进体育教学

教师在学生眼里自带威严,而且体育教师相较于其他教师来说,在学生眼中有着更加严厉的印象,这也是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能很好地放松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小学体育教师注意教学策略,与学生保持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5]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篮球运球、拍球技巧的时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学生课堂反馈,加强师生联动,促进体育教学。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技巧教学时,要将动作要领示范到位,讲清楚注意点,在学生实践的时候要认真指导帮助。其次,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照顾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敏感,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注意学生在篮球活动中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小学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耐心,在讲解较难的体育教学内容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学生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批评要适当,兼顾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最后,教师要融入学生,可以参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活动,和学生一起在体育竞技中收获快乐,促进小学体育教学。

(四)实施分组互助教学策略,促进体育教学

任何学习都有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同一个班级有不同体质的学生,有的学生爱运动可能身体素质相对较好一些,有的学生可能不爱运动素质相对较差一点。但是,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而言,就是要利用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学,以合理的分组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组互助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体育教学。但是,分组教学策略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注意分组成员的组合,避免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小学体育羽毛球的教学中,羽毛球是双人活动,在学习和讲解时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例如,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学生互相帮助成长,这样既可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又可以在羽毛球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羽毛球教学以小组教学形式进行,学生可以在课后和小组伙伴一起进行练习,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学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能够更好地增强整体学习效果,促进小学体育教学。

(五)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有一些体育运动的动作需要老师示范教学,这就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老师的动作,然后进行模仿。也有一些教学内容是较为简单的,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和简单示范让学生进行学习和锻炼。小学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按照难易适中、适时复习的教学原则。

例如,广播体操的教学,广播体操是体育项目中较为复杂的项目,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动作,合理安排广播体操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将较难的动作教学和较简单的动作教学结合,实现高效率的体育教学。首先,广播体操的教学是分为多节课进行,一般小学体育教师都是按照顺序进行,效率较低,而运用同等节奏动作进行分块组合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广播体操的学习;其次,在广播体操的复习上,如果体育动作的复习时间间隔太久,学生就会对这些动作的记忆模糊甚至忘记,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兼顾新动作的学习和旧动作的复习,考虑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种类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动作要进行慢动作教学,保证教学效果。

(六)安排集中体育教学时间,增加体育锻炼

为了积极响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强国”的教学要求和口号,提高小学生的体质,不只需要小学体育课进行相关调整改善,还需要学校安排集中体育教学时间,通过集体锻炼的形式定期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体育锻炼。

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可以增加课外集中体育教学时间。例如,除了在每星期的体育课程外,可以在上午气温好转后组织学生做课间操,时间保持在10 ~20 分钟为宜,或者是在下午气温好转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例如,跑操、手语操等活动,时间保持在30 分钟左右为宜。对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将学生的体育锻炼落到实处。此外,还要保证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自由性,给学生安排合理的自由活动时间。长期实行,必定会改善学生的体质。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增强小学生体质,使他们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去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活,学校和教师应当组织安排好体育锻炼,重视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响应国家号召,不负家长期待,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学校和教师要将体育锻炼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运用兴趣教学、分组教学、融入教学等高效的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