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2023-12-10☉蔡

小学生 2023年27期
关键词:水墨房子美术

☉蔡 婷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该方式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学习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欲望,完成“五育”教育目标。[1]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情境教学,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出美术的教育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构建出高效美术课堂,有效推动小学美术教育发展。

一、当前小学美术情境教学问题分析

(一)过于盲目,适得其反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情境教学来优化教学。但从目前小学美术情境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有点过头,逢教学必情境现象很普遍,这种盲目教育没有考虑学生需求和教学需求。并不是所有的美术教学都需要设置情境。情境主要是在课前或学生遇到难题时应用,盲目的创建只会让教学适得其反。

(二)过于片面,生活脱节

大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理解不透彻,从而导致创建出来的情境过于片面,出现一些不良倾向,最常见的就是思想倾向。教师认为情境创设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与学生无关。学生只是情境的实践者,未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而且情境里知识占比很大,缺少了生活和实际,从而让教学与生活脱节。

(三)过于传统,不符要求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式都是“灌输式”,在这种情况下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不合理,不符合新课改要求和学生需求。

二、小学美术情境教学策略

(一)创童话情境,体验美术魅力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创设童话情境,用童话去感染学生心灵,带领学生去体验真、善、美。[2]

例如,苏少版三上美术《我设计的服饰》这节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服饰基本款式设计、色彩设计、整体搭配方式,要求学生能够用所供的材料去设计校服,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体验美的情感。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创新童话情境。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或让学生自己讲《皇帝的新装》儿童故事,然后创造童话情境:当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之后,回到皇宫严惩了两个骗子服装师,并下令召一个真诚、有能力、有创意的服装师重新为皇帝设计衣服,符合要求的服装师请拿着自己为皇帝设计的服装前来皇宫应聘。如果你是一名服装师,你会为皇帝设计怎样的衣服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节课,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在学生掌握服装基础设计技法之后,教师就让学生利用周边废旧材料给“皇帝”设计服装。设计完之后,教师假装是皇帝,用幽默诙谐的语气与学生沟通,如,“哦!这位服装师/本皇帝需要一件……/重重有赏/我命你成为我的专属服装师”等等,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体验美术的魅力。

(二)创生活情境,培养感知美能

“艺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社会、大自然带给人类生存条件的同时,激发了美术家、学生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利用生活与美术的关系,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创建生活美术情境,充分体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于美术中充满生活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应用美的能力。[3]

例如,苏少版四上美术《我造的小房子》,本节课主要是带领学生认识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房子的特征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和动手实践能力。从小生活在条件优越的21 世纪,学生印象里的房子都是很单一,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看到的房子几乎都是楼房或平房,而且也不知道房子构造作用。单一的印象不符合本节课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创作。所以,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创建生活情境,带领学生去生活中寻找不同形状的房子,寻找的范围要大一些,不能局限在城市或某一个地区,让学生用手机将不同类型的房子拍下来,之后将照片洗出来或上传到教学设备上,与全班学生一起探讨房子的类型。通过这种方法,拓宽学生美术视野,丰富学生生活经历。在寻找、拍摄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学生去观察每个房子的结构,想象一下结构作用。例如,在观察瓦房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瓦房的屋檐两端是弯曲上翘的?”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一下,有的学生猜测上翘的原因是为了防雨,有的学生猜测上翘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倒塌,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语地让生活课堂变得热闹了起来。最后,教师给学生解释:上翘的原因是为了防雨、采光、美观。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拍的房子照片了解房子信息,制作一个专属自己的房子。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的学生制作了梯形房子,有的学生制作了螺旋形的房子,还有的学生制作了透明的房子。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分享“房子”,说一说这个“房子”的灵感。如制作了透明房子的学生是这样分享的: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房子就会变成透明的。在这位学生分享完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如果没有,可以由教师提出质疑,例如,透明的房子不就没有隐私了吗?在家里做什么别人都能看到。学生会继续解释设计初衷:透明只限白天,晚上回家门口有一个按钮(指了指自己制作的房子),轻轻一按房盖就会出现,这样就跟原来的房子一模一样了(学生操作演示)。别人继续质疑:这也太麻烦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建成这样。学生会继续解释自己的想法:白天透明是为了让房间更好地吸收太阳,将太阳光储存起来,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做到“环保节能”,防止未来会再次停电。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丰富生活经验。

(三)创感官情境,激发探究兴致

6 ~12 岁的学生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喜欢用身体各个感官去尝试未知。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方向。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和性格特点,利用学生的各个感官去创建感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看、摸、闻、问,注重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探究兴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4]

例如,苏少版五上美术《水墨山水画》,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山水名作来了解水墨山水画演变历程、风格特征。学习目标是掌握水墨山水画欣赏方法和画作技巧,懂得水墨山水画不是不存在的,而是真实呈现的。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适合创建感官情境。一开始,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几张水墨山水画,如北宋范宽的《溪山旅行团》、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近代齐白石《墨虾》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模仿作者画法去创作。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墨画,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不过,创作水墨山水画光有技巧和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感。但课堂过于局限,内容不多,很难激发学生的灵感。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户外感受,来到山林,让学生用手去摸、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尝。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和参与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将自己各个感官感受到的山林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分享。学生看到了山中有巨石、高耸的树林、奔流不息的小溪;听到了山中百鸟争鸣、风吹过树叶沙沙声、脚踩树叶杂草嘎吱嘎吱声;闻到了淡淡的泥土腥味、清新的山林空气、阵阵的花香、落叶腐木香味;摸到了软软的小鸟、绒绒的花朵、涩涩的野草;尝到了甘甜的溪水、甜甜的果实。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去总结感受,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之后,再让学生利用水墨画技法将所看、所听、所闻、所摸的画下来。通过这种方法,丰富学生美术体验,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四)创声像情境,丰富美术课堂

教学的关键不在传授本领,而是在鼓舞、唤醒。想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所谓“一个兴趣的产生最好由一个兴趣引导”,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兴趣。从小生长在信息时代下的小学生,对信息、网络、高科技充满了兴趣,根据学生这一兴趣,美术教师就可以创新声像情境鼓舞、唤醒学生。声像有很强的感染力,声像产生的信息生动且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考。[5]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和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各种硬件、软件设施去创设声像情境,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去丰富美术课堂,再现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寻找美术、应用美术、感受美术。从而启发学生美术思维、智力,促进小学美术教学发展。

例如,苏少版六上美术《水墨人物画》,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水墨画基础知识和技法,通过欣赏一些水墨画来了解水墨人物画艺术特点,学会用水墨眼光观察人物。所以,在正式进入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播放1982 年美影摄制完成的《鹿铃》水墨动画,先让学生去观看动画,尝试说一说这个动画讲的什么内容。随后,教师给学生介绍我国水墨历史,并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著名的水墨画。通过观看水墨动画,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水墨动画历史,丰富了文化视野。接着,教师给学生介绍几幅比较有名的水墨人物画或介绍几位有名的水墨画画家,如王守俭的《高原风情》《为了和平》《英雄的抗联的人》《晨曲》《家住高原》《有云》等。以《高原风情》为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表现雪域高原藏族同胞对生命的感悟,情满画面,意溢画外。在教水墨人物画技法时,教师可以用PPT 来给学生传授,也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教学视频,或者用flash影像情境,将水墨人物画中的人物“活化”。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学生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水墨人物画技法,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求知欲望。在学生掌握了水墨人物画技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同桌画一幅水墨画。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放一些古典轻音乐来烘托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画。等到学生画完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再让全班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法,拓展学生美术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丰富学生表象信息。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美术情境教学过于盲目、片面、传统,出现问题的情境教学现象,让美术与生活脱节,不符合小学生对美术学习需求及新课改要求,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问题,积极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从生活角度、学生角度、主体角度出发,创建童话情境、生活情境、感官情境、声像情境,去丰富美术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美术的兴致,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为培养全面综合发展、高素质、高审美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墨房子美术
水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孤独的房子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