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寻

2023-12-10☉丁

小学生 2023年27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丁 敏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对于阅读量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断增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挑战,而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在此背景下也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提倡教师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将传统学习中耗费在做题上的时间转移到阅读上去,改善学生只会考试而不会运用知识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明白群文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日常生活条理性和方法性的教学措施。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教学课堂氛围,利用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提高。

一、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及作用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同时能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阅读是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的,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引导学生阅读。但小学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无法合理地选择阅读文本,会影响阅读质量。而群文阅读就是将有所关联的阅读文本组建在一起,以分析、探究、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阅读。群文的关联点或是题材相同,或是作者相同,或是情感相同,或是表达方式相同。教师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并指导学生组建群文[1]。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可以转化为动力,学生具有阅读的兴趣,就会主动阅读,从而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且在阅读过程中探究到阅读的技巧,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使学生获得新颖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产生好奇心,产生阅读的兴趣,并主动参与。长此以往,势必能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语文水平。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开展全文阅读的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2.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在单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引领学生探究课文,以此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这样的阅读教学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教师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根据文本的重点组建群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探究群文的共同点,并根据探究出的重点展开针对性教学,使学生掌握阅读教学中的重点知识。由于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会发生变化,学生就能保持探究群文的兴趣,从而会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教学,且主动探究群文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是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所以,学生在探究群文的过程中就能掌握阅读群文的技巧。

3.培养学生语言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语言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语言运用意识及能力,为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奠定基础,并使学生主动欣赏群文,同时增加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素养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内涵的标准,教师需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角度开展问题的深度分析。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家长虽然了解阅读的重要性,但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规定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无法体验到阅读的趣味性,从而就会以应付、完成任务的心理去阅读。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就无法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从而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尤其是从现有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不能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不改变现有的教学策略,只会使教学变得更加生硬,无法令学生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

(二)学生阅读量比较少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同时也并未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这就无法实现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家长与教师的工作较为繁忙,并不能长时间地监督学生阅读。教师如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能帮助学生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就无法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当然,也有学生会因为校外培训负担与作业负担较重而缺少课外阅读时间。尤其是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多角度开展问题分析,通过建立图书角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加强课堂上的学习活力。

(三)学生阅读质量不高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阅读文本,并直接向学生讲述文本中的知识,这就无法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文本的空间,同时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会阻碍学生阅读能力与自主阅读意识的提升。学生无法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究总结阅读技巧与阅读知识,就会降低学生阅读的质量,从而失去阅读的信心,这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教师只有使学生成为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且给予学生阅读、思考与探究文本的空间,才能解决学生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2]。

三、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教材选择群文,保障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利用课文组建群文,以此保障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了解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分析教学的重点,从而根据教学重点结合教材课文组建群文,在保障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情况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当然,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教师在选择教材外的群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群文,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保障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教师可以直接将教材单元中的课文组成群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就可以直接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组成群文,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描述秋天的方式与角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秋天的图片,并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季节,这就能引出群文的中心“秋季”。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秋季的特征,以此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描述秋天。然后,教师可以问:“你知道如何运用文字优美地介绍秋天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向学生展示群文。这时,学生就会产生阅读群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出群文中喜爱的、描述秋天的句子,同时鼓励学生讲解喜爱该句的原因,这就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赏析能力。教师使用这样的方式组建群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保障课文教学的质量。

(二)设置分层群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会向学生设置群文阅读任务,并让学生在课堂自由地进行群文阅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这就会降低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导学生阅读,并传授学生群文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分层群文阅读任务,使学生掌握群文阅读步骤,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就可以将单元课文《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组成群文,并以设置分层阅读任务的方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技巧,促进学生阅读质量与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最简单的群文阅读任务:探究群文生字,且熟读群文,保障学生能拥有充足的课堂探究时间,并培养学生课前阅读习惯。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齐读群文,以此验证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这就能培养学生群文阅读兴趣,且使学生认真参与后续教学。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群文之间相同点与不同点的任务,使学生以比较的方式进行群文阅读,从而使学生了解群文的重点。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阐述任务成果的空间,并将学生找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列在黑板上,这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群文内容。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根据群文探究运用不同方式描写春天,这就能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群文。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阅读群文的步骤。再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就可以指导学生组建群文,使学生熟练运用阅读技巧。教师以此进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步骤,并保障学生群文阅读质量。

(三)组织趣味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小学生本身对阅读是感兴趣的,但由于受到家长的影响,很多学生喜欢的阅读种类并不一样。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文章类型选择上的差异性,可以在班级里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班级当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大家通过互相借阅的形式,来了解不同种类的书籍,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会更有活力,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3]。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海的女儿》时,就可以根据《安徒生童话》组建群文,并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同时组织阅读《安徒生童话》。教师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就可以保持学生的阅读欲望,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终身阅读意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安徒生童话》,并在课堂中留出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空间,同时根据学生的介绍组建群文。在确定群文后,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群文,并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空间。之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群文表演活动,不断变化群文,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分享,大胆发言,谈一谈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书,把自己想要分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积极给学生推荐书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更好地开展课堂的创新活动,加强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

(四)构建开放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的空间,就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群文的重点,并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同时激励学生根据探究成果展开讨论,营造轻松愉悦的群文阅读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这样构建开放性的群文阅读课堂,可以使学生深入探究群文,并使全员学生都参与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技能[4]。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猫》时,就可以将同单元的课文《母鸡》《白鹅》等与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描述动物的文章组成群文,由此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多种描述动物的方式,这就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赏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在结束群文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总结运用文字描述动物的方式,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动物的视频,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多个角度描述视频上的动物,这能加深学生对群文阅读知识的记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之后,教师可以汇总学生的描述,并让学生评价。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入学校的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能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加强对知识点的认知,更好地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可以了解语言运用方式,累积写作素材,可以传承优秀文化与精神。群文阅读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与发展规律的,教师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并在教学中传授学生阅读技巧,锻炼学生运用技巧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提高阅读水平,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