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真实情感 增强文章感染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10☉张

小学生 2023年27期
关键词:思路习作创设

☉张 璐

2022 年4 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该阶段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写作框架和套路,未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唯分数论的教育思想,与当下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对此,语文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要学会整合问题,站在学生角度展开教学。在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情境教学法优化语文写作课堂,有意识围绕主题,融入直观形象的情境,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丰富情感体验,流露真情实感。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活跃习作教学氛围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为充分发挥情境教学优势,秉承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主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现手段创新,推动了语文课堂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实践中发现,情境教学法为习作课堂与学生间搭建沟通桥梁,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展开学习和体验,帮助学生打开真实情感的大门,较好地活跃了写作教学的氛围[1]。

(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发现部分教师仍深受唯分数论思想影响,课堂中无视该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长期按照个人喜好展开教学活动。久而久之,课堂成为灌输知识的场所,无益于学生习作专业技能发展。基于此,教师明确语文课堂习作教学问题所在,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展开教学。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特点,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兴趣引导下,有意识融入情境,获得写作体验。

(三)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少部分教师的课堂中仍保留有严重的应试痕迹。为提升习作教学效率,过于依赖教材展开内容讲解;无视该阶段学生发展需求,课堂中缺少激励性的教育引导,导致学生在尚未构建良好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展开写作活动,呈现的文章内容缺少营养。为减少语文课堂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搭建互动平台,这不仅成为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的工具,同样在交流中给予学生钥匙,帮助其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放飞想象的翅膀,呈现更丰富的习作内容[2]。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小组合作互动,情境创设展现表达乐趣

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感受习作乐趣,收获颇丰。在常规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部分学生课堂中缺少良好的探索意识与独立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高度依赖教材,思路老旧。教师如若任由该种现象持续发酵,久而久之,会对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语篇主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发展需求,有意识地开发利用现代化资源,通过合理地组合各类资源实现情境构建。其中,现代媒体背景下,情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情感意识,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挖掘更多写作素材。此外,在小组集体引导下,多元化资源的利用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构建良好的写作思路,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保证习作实践的效率,日后带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后期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3]。

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一课的教学,首先,为保证习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正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围绕本节课习作主题展开分析,旨在利用生活化导入分享话题,实现课堂推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那究竟什么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以此为切入点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从对话中整合人物信息进行猜测,选择最佳的写作对象。譬如,教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创设生活化情境,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明星人物展开描述:第一,她是个女生;第二,她演过宫廷剧;第三,她姓杨;第四;她的名字与数学有关……学生在语言引导下,利用小组合作整合信息,快速活跃思维,确定教师描述的人物。其次,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互动,比方,在确定某一人物后创设情境,一方描述,一方整合相关信息进行猜测,在互动中围绕问题获取更多信息,回想生活中与“他”经历过的事情,在小组的帮助下积累更多经验,获取更加丰富的素材。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更加直观地了解自身存在的写作问题,活跃课堂氛围,推动班级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依据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构建思路

为保证习作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秉承以人为本思想观,依据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帮助其构建思路。习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基于此,为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正确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语篇主题创设情境。在正确把握习作主题的基础上,创设个性化情境,帮助学生打开自身想象力,使其构建合理的写作思路,从而将情感体验的丰富转化为习作素材,积极跟随教师节奏整合相关内容,实现自身写作技能的快速发展[4]。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一课的教学,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为其打造个性化的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确定写作思路。譬如,在面对喜爱森林类童话的学生时,教师便可以搭建森林的情境,将森林中的动物拟人化,引导其思考情境中可能发生怎样的故事。或者,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之前阅读童话的经历展开教育指导,帮助其获得更加丰富的素材。在明确基本教学思路后,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发展特点,课前收集丰富的童话故事资源,在课堂中创设“童话分享”情境,分享不同风格的童话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童话世界。紧接着,教师抛出话题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询问学生:“你们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1:我看过灰姑娘,里面的坏姐姐和后妈太可恶了;学生2:我看过丑小鸭,它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学生3:我看过阿拉丁神灯,我也想要一个神灯,给我实现很多的愿望……在讨论中,教师分享丰富多样的童话内容,浓厚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展开奇幻的想象。最后,教师结合童话的特点进行提问,例如:“如果你有魔法,你会拿来干什么?”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童话故事创作的习作思路……逐渐,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主动跟随教师节奏,分享习作思路。情境教学背景下,思路分享环节结束后,教师继续根据学生的选择创设不同的情境。如此一来,学生利用课前浏览的大量童话故事构建大纲,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写作思路,将自己对人生的幻想融入其中,虽是童话创作,也饱含真情实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情境创设提供丰富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基于此,教师可以从该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指导,围绕习作主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语言引导让其产生情感共鸣,旨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挖掘生活素材,选择最佳的习作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参与其中,浓厚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日后面对类似的习作练习更加得心应手[5]。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课的教学,由于本节课的习作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教师只需稍加引导,根据习作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就能帮助其挖掘生活素材,在高效互动中构建良好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的文章更具真情实感。基于此,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主动分享自己假期旅游的所见所闻,适当播放图片、视频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交流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紧接着,为帮助其获得多样素材,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展开提问:“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学生1:打篮球、掰手腕;学生2: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过山车;学生3:陪爷爷去钓鱼……互动中,教师抓住时机再次提问:“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十分深刻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游戏经历,其中印象深刻的原因多种多样。课堂中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回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学生将自己此次的游玩经历记录下来,按照时间顺序分享自己快乐的心情,不仅丰富了习作内容,也让教师通过此次习作活动更加了解学生的个人喜好。师生间距离的拉近,为后期习作教学的进行奠定基础。

(四)开展实践情境,增加文章真情实感

作为新时代教师,要保证习作教学效果,有意识地推动实践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融入更多的真情实感。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让学生盲目展开相关活动,无法充分发挥写作价值,无益于学生写作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基于此,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有意识围绕课程主题开展实践性情境,譬如,借助户外环境创设为学生带来更多情感体验,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其积极跟随教师节奏回忆情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融入文章,呈现更具个性化的习作内容[6]。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课的教学,首先,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围绕本节课习作主题创设科学实践情境,旨在利用视频的播放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课堂体验。其中“全球首对体细胞克隆猴姐妹诞生”“我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肺脏再生”“天鲲号海试成功中国疏浚事业迈向深蓝”等科技成就充分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感叹科技力量的强大。其次,为让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协调学校领导与校外的科技馆展开联系,让学生有机会真切体会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时,学生面对陌生环境产生强烈好奇心,科技馆讲解人员一边解答学生的疑问,一边讲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紧接着,学生集中精力跟随讲解人员的节奏展开互动,旨在交流中吸取更多素材,为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融入更多内容。回到班级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其结合本次户外活动的开展讲述个人体验。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发明一些神奇的物品,例如,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自动清扫房屋机器人等。学生结合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充分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展开整体构思,在互动中更加清晰地了解发明物品的整体结构。本次实践性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期待。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主张以更具创新性的眼光实现习作课堂推进。新时代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秉承“融入真实情感,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教育理念,利用情境教学法呈现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发现更多写作素材、构建写作思路、不断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为语文习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帮助。

猜你喜欢

思路习作创设
不同思路解答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习作展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