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阅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新路径

2023-12-10☉赵

小学生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阅读教学文章

☉赵 玲

所谓的拓展阅读,就是以课本为基础,为学生呈现与课本有关的素材,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学习活动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本,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明确拓展阅读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为了提升教学目标建设的有效性,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明确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为使教学目标更加贴近现实,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对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进行分析,了解拓展阅读对学生未来学习、成长的影响,并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为实现拓展阅读教学目标做好铺垫。

第二,明确语文阅读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培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良好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目标建设中,体现出素质教育要求,促使学生能力与文化素质共同发展。

第三,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拓展阅读教学工作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如何利用拓展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的建设,应以学生阅读能力、语文基础为前提,设计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的驱动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以《开国大典》为例,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收集与该活动相关的报道,将此作为拓展阅读活动开展的素材,为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提供素材。确定拓展阅读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新课文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文章中生字、词语,并且能够理解词语的含义。

第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默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利用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的方式,体会当时人民群众激动的心情。学生阅读拓展素材,进一步思考开国大典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意义,形成探究学习意识。

第三,情感与态度。学生通过对文本与拓展素材的阅读,感受人民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在阅读学习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

上述学习目标的建设,将为学生拓展阅读学习活动开展指明方向,明确学生学习的重点,为学生了解文章、提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二、创建良好的拓展阅读环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具有丰富学生知识范围、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而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推动拓展阅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及高质量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1]。

(一)建设教室的阅读角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室为载体进行的。为了提升学生拓展阅读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室打造阅读角,为学生提供书籍,促使拓展阅读活动顺利进行。阅读角的建设,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图书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动力。设置阅读角,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语文课本学习内容推荐一些书籍,保证教学与日常阅读的内在联系,为拓展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校园空间利用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开设读书走廊、文化厅、阅览室,张贴一些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经典句子、作者(诗人)介绍等内容,为学生了解更多文学知识提供便利。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活动实施的媒介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可以利用校园空间为学生呈现相关的内容,将文学知识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学意识与主动学习意识。

(三)设置阅读展示平台

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拓展阅读中获得的感悟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此放在展示平台中,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或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展示平台中相互交流,以此激发学生拓展阅读欲望,为高质量阅读活动开展提供动力。

(四)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通过日常良好的行为举止,对学生进行学习、情感方面的熏陶,使学生意识到拓展阅读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收集与阅读文本有关的内容,并将自己信息收集方法、过程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可以通过外界途径收集与课本有关的内容,并在课堂上与其他人分享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拓展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拓展阅读学习兴趣与能力

语文不仅具备工具性的特点,也有人文性的特点。在阅读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基础知识,道德品质也将得到熏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未来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培养,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意义,促使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完善[2]。

(一)引导学生收集阅读素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参与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收集阅读素材,围绕此进行拓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就感。以往阅读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文化知识,无法调动学习欲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是拓展阅读的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自主收集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探究的欲望,对高效率阅读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例如,进行《七律·长征》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第一,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诗人的作品;第二,选择你最喜欢的诗人作品,并说明原因。确定学习任务后,则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一任务的设计,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诗人,同时能够让学生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提升检索能力与总结能力,促使课堂拓展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二)创新拓展阅读推进方法

为了提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代语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质量。

首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拓展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动,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时,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多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究阅读素材,理解文章中心。如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作为拓展阅读素材,让学生对比鲁迅和文章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点?具备哪些良好的品质与精神?确定学习任务后,则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阅读中寻找问题答案。

其次,借助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在拓展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信息转化成视频、动画,为拓展阅读活动开展增添一抹色彩。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拓展素材内容与课本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高质量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如进行《只有一个地球》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选一篇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文章,将此作为拓展阅读素材,让学生在多元文化阅读中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此了解课本与拓展素材的内涵。

最后,利用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阅读是一个自发的行为,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分析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内心情感。由于学生阅读学习经验不足,在自主阅读中会出现走神或者不认真学习的情况。鉴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阅读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分析文章,理解文章,以此提升拓展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进行《竹石》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作品赏析,让学生将此作为拓展阅读素材,结合教师讲述创造背景,联系作品赏析内容,探究作者身上具备哪些好的品质、作者想要通过此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在作品赏析中,对古诗的详细解析,可以补充教师课堂上讲述的理论知识,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深化对古诗意境、内涵的理解效果。

四、科学选择阅读素材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讲,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故事性的素材进行拓展阅读,将此作为提升学生阅读欲望的媒介,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以此保证阅读教学质量与效果[3]。

以《为人民服务》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明确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对“为人民服务”形成深刻的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教师可以将我国革命战士为人民服务的事件作为拓展阅读内容,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案例,辅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杜富国的事迹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事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杜富国为了保护战友牺牲自己的事件完整呈现出来:2018 年10 月11 日下午,在执行扫雷任务时,杜富国命令战友“你退后,让我来!”排查过程中,突遇爆炸。瞬间,他用身体保护了战友,而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我国革命战士都有哪些良好的品质?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调动学生深入阅读学习欲望,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内涵,掌握文章中心主旨。

(二)以教材为前提,选择适合的文章

教材是拓展阅读活动开展的基础,拓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教材的支持。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课文主题、教学目标,围绕此选择适合的素材,为针对性阅读活动开展提供支持[4]。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这篇课文采用反衬的手法,利用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让学生记住中华民族曾经受到过的侵略,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爱国情感。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将圆明园被毁灭相关的历史呈现出来,让学生认真阅读,了解当时国家遭受侵略的境况,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相关文章的阅读,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的辅助下形成民族情怀。

(三)以作者为核心,融入拓展阅读素材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与作者有关的素材呈现出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为深入理解文章做好铺垫。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文章分析可以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态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对学生理解文章有促进作用。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将作者人生经历作为拓展阅读素材,让学生自主阅读素材,从中分析作者情感变化,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以《从军行》为例,在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人王昌龄的人生经历呈现出来,并对其写作风格、相关作品进行介绍,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诗人是一个具有爱国情感与民族情怀的人,为学生理解古诗内涵提供辅助。拓展阅读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说出对诗人王昌龄的看法,让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活动实施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的支持,通过多元拓展阅读素材、多元教学方法的辅助,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良好阅读氛围的熏陶下语文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提升,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阅读教学文章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