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3-12-10李梦娜

小学生 2023年27期
关键词:学情个性化情感

☉李梦娜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字运用能力与写作基本能力,为发展语文素养提供保障的主要途径。调查发现: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出现定位误区或偏差,如为了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而教学、为了课程达标而教学,且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写作情感、写作素养的培养。在过度“集束化”“技术化”的写作教学中导致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甚至出现了“畏写”“厌写”等问题。微型写作教学既符合小学生写作认知水平、写作学习规律与心理,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写作的需求,在切实改善、调动学生写作情感的同时,还可以切实达到培养、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微型写作教学的内涵

微型写作是基于“微型学习”“微课”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写作教学形式。微型写作教学是对传统写作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该教学形式教学目标的设立就是“微目标”,为解决学生写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是某几个问题而设计,使学生在具体的微型写作学习或实践活动中均有收获(尤其是个性化的收获)。此外,微型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写作需求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以此来改善、提升学生写作思维、结构设计能力、写作策略等,且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度过阶段性或是偶发性的“写作瓶颈期”,为发展学生写作素养提供保障[1]。

二、微型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写作学习需求

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其写作需求也自然存在着差异性。传统写作教学活动很难实现差异化教学,而微型写作教学更加侧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写作需求,进而实现差异化写作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在微型写作教学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写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则可以在下一次微型写作教学时加以针对性的指导,以此来满足学生写作学习需求[2]。

(二)增强学生写作学习与实践的自信

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学生写作的质量与效能,且会在应试机制的影响下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多写多练”模式下,小学生受自身既有写作素材、生活经验、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其往往要承受着较大的写作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写作实践的情感,这也造成了学生“乱编”“凑字”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个别学生还会出现“畏写”“厌写”心理。微型写作教学则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写作教学中的弊端。一方面,微型写作往往是结合学情来设计、确定写作教学或是写作实践的主题,教师还会通过提供相应的写作支架或是写作策略来满足学生写作需要;另一方面,微型写作的核心要点就是“微”,这就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写作学习与实践压力,其可以在基本的写作支架、写作思路中顺利地完成相应的写作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写作活动的“轻松感”、愉悦感,不再费尽心思去“编”作文或是“凑字数”。此外,学生在轻松的微型写作中,还会发自内心地进行真情写作,并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顺利完成写作活动[3]。由此可见,微型写作教学,既能够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写作压力,还可以切实改变学生既往对写作活动的恐惧心理,这对增强学生写作学习与实践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既往的写作教学理念多以“多读多写”“多写多练”为主。正是这种写作教学理念,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小学生的写作学习压力及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如一些教师和学生家长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而“指导”其大量阅读课外书,以达到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技巧的目的。传统的教学写作理念,既有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尤其是针对小学生,其最大的生理特点就是无法长时间专注某一件事情,一旦受到外界的“压力”或是“强迫”,极易出现逆反心理。写作素材积累以及写作技巧的提升,往往需要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能够得到科学的阅读指导、写作指导之后,其效果才能慢慢显现;且在该期间内,学生也会经常遇到各种困难或问题。微型写作教学恰恰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写作问题、写作瓶颈等给予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并为其提供或是设计相对性的写作训练主题,并通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活动来逐步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或是困惑,进而帮助学生能够逐步、稳定地提高其写作能力[4]。

三、微型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准分析学情,细化教学目标

微型写作教学是基于学生写作需求、学生写作主体地位而开展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其更加强调学生写作的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遇到的各种问题或是困惑。因此,教师在开展微型写作教学之前必须要做写作学情的调研工作。教师在开展学情调研时应把控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既有写作水平进行调研,二是对学生既有写作情感进行调研,三是对学生写作需求进行调研。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学情调研工作,才能精准进行学情分析,为拟定微型写作教学目标提供保障[5]。同时,教师在拟定微型写作教学目标时,还要将具体的微型写作教学目标加以细化,使学生在微型写作学习与实践中能够真正掌握该“细化目标”,进而才能为逐步地、稳定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提供保障。

例如,在人物写作教学前,教师可以深度开展学情的调研工作,如调查分析学生对人物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度调查分析学生写作情感,如是否存在“畏写”“厌写”心理等。当教师完成了学情的调研与精准分析之后,再着手进行人物写作教学目标的设计。通常情况下,人物写作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人物的特点;了解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与技巧。微型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则可以结合学情将该写作教学目标加以细化、微化,在满足学生写作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逐一突破”“稳步提高”的高效教学。如教师在学情调研与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表示对人物的描写感觉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写哪些内容,更对如何刻画人物存在着诸多困惑。因此,教师在微型写作教学时,可以将人物刻画的写作教学目标加以细化:(1)观察人物外部特征(如高、矮、胖、瘦),并从中找出该人物的一个突出特征进行详细描写;(2)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耳朵或是表情等),从中找出一个能够突出该人物特点的部分进行详细描写。此类微型写作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是细节的观察能力,使之在观察中准确地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物细节的描写能力。如有的学生在观察自己的语文老师时,紧紧抓住了教师眼镜背后的双眼及眼神,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微型创作:“她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戴着一副金丝框的眼镜。但是,她的眼镜没有挡住观察我们的目光,尤其是发现我们上课‘溜号儿’时,那双眼睛的凶光仿佛穿透了金丝框的眼镜,紧紧盯住‘溜号儿’的同学。我每一次看到她的眼神,都有一种紧张感。”该学生利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他观察到的数学教师的眼神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此类微型写作教学目标的细化与微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还可以使之在观察中发现、掌握更多的人物写作技巧,并为积累人物写作素材、提升人物写作技巧提供了保障。此外,学生在微型化的人物写作中,既没有设计开头与结尾的写作结构设计压力,也没有写作篇幅的压力,且达到了改善学生写作情感的目的,最终为提高微型写作教学效能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过程指导,提升写作技巧

细节决定成败。写作细节恰恰是决定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微型写作教学中的核心要点之一就是过程指导。一些小学生在微型写作实践中仍存在“流水账”“缺乏核心细节”等问题,这既影响学生微型写作学习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改善与提升。个别教师在开展微型写作教学时,过于侧重微型写作的“微”与“写作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微型写作过程的指导,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有微无实”“有微无质”等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在微型写作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指导工作,并通过教学指导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写作教学,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是瓶颈。

在人物微型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性格、情感、内心世界等的细致刻画来展现人物的复杂心理、细微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与刻画的水平。如有很多学生在人物微型写作实践时表示:我在观察一个人时,找不到他有什么特点啊!教师则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设计一个人物特点或是细节的观察指导环节——观察自己的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观察指导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日常肢体语言夸张地展现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观察或是瞬间发现“自己语文教师的某一特点”,以增强学生对人物特点的观察能力与捕捉能力。随后,教师可再随机找一名同学走到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该同学某一特点或特征,或是个性化的肢体语言等,并将自己观察内容写出来。有学生在观察后写道:“小李同学站在讲台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手都不知道应该放在前面还是后面了,一直在变换着位置。他的脸红得像紫藤花一样,不知道他是害怕,还是不好意思。如果是我站在讲台上,恐怕也和他一样,可能还不如他呢。”该学生对李同学的手部变化进行细节性的观察以及描写。此外,也有一些学生是因情感色彩描写不当、词汇运用不当或是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等原因,导致其在微型写作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也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如有的学生在春季微型写作实践中写道:“春天来了,院子里的桃花开了,给人一幅落英缤纷、粉红似锦的场景。我在院里中的花海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嬉闹着……”该学生在微型写作中所运用的“落英缤纷”一词就存在着用词不当问题,他的本意是想描绘桃花花瓣坠落的场景,但与之前的“桃花开了”描写不符。此时,教师要给予个性化、针对性的用词指导,并鼓励学生应在课堂阅读学习与课外阅读中,侧重词汇的积累与应用。微型写作教学的过程指导,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既有问题,促使其写作水平与技巧稳定提升。

(三)丰富微写活动,提升写作质量

教师在开展微型写作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写作情感、写作兴趣以及学生间的热门话题等,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微型写作实践活动,或是开展主题式微型写作,在增强学生微型写作实践热情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微型写作教学的效能。

例如,教师在完成人物微型写作教学后,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各种小动物的特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动物的主题式微型写作实践活动。虽然教师未规定具体的小动物,但必须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通过生活观察或视频观察,找出该动物的外部特征、摄食动作、嬉闹场景等,且要具有较合理的写作结构、写作顺序等。再例如,教师在完成《秋天的雨》阅读教学后,则可以适时鼓励学生结合阅读学习内容、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方法等写一篇“微型作文”,如“春天的雨”“春天的风”“秋天的风”等。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融入自己内心的情感。学生在微型写作中,往往会模仿《秋天的雨》的写作手法及自身的观察,并在文中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此类多元化的微型写作主题训练形式,既不会增加学生写作实践的压力,还会促使学生能够在“借文抒情”“真情流露”中不断改善既往“套路化写作”“流水账写作”“模式化写作”等问题,且对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微型写作教学形式是对传统写作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师在开展微型写作教学时,应精准调研、分析学情,细化微型写作教学目标来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学,且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过程指导、丰富微型写作形式等不断改善学生写作水平,为发展学生写作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情个性化情感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