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拓展运用环节的问题诊断与改进建议

2023-12-10沙振华

小学生 2023年25期
关键词:环节交流语言

☉沙振华

拓展运用环节,通常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成果及技能运用的展示环节。拓展运用环节着重于“运用”两个字,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科学而高效地设计各种活动或任务,供学生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与展示,从而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语言运用的真实性。[1]但是,不少教师在设计拓展运用环节的活动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诊断和纠偏,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就讲授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依托教材,定位目标

【案例一】

教学内容:新标准英语4A Module 4 Unit1《Do you want some rice?》

【教学片段】

在我区举行的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中,多个学校讲授了这一课题,且有几个学校拓展环节设计的活动,都创设了到KFC 或其他餐馆就餐的情景,教师只要求学生运用Do you want some …?及其答语Yes,please.和No,thank you.创编对话。展示环节发现学生们的任务完成非常好,语言流利没有错误,任务的达成度较高。

【问题诊断】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会发现,这个拓展活动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目标定位上有所偏离。因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Here are …with …/What do you want?被大部分授课老师忽略了,拓展运用活动的目标定位偏低,任务完成比较轻松。但是,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则有所降低。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加难点,教师在处理文本中的“Here are noodles with tomato and egg and noodles with meat and potato,what do you want”时,都颇费了一番心思,而这一语言结构也是构成本节课完整语篇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在拓展运用环节中应充分考虑这些重难点,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真实性。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发展语言能力。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2]每一节英语课都有其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在设计拓展环节活动时,教师一定要以文本为中心,立足课本内容,紧紧围绕所学的新语言项目,设计的活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体现本课内容的独特性。

【改进建议】

我在讲授这节课时,同样也创设了到餐馆就餐的情景。但是,我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语言支架,让学生分组进行点餐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小组对话展示如下:

S1:Hello,Welcome.Do you want some noodles?

S2:No,thank you.

S1:Do you want some rice?

S2:Yes,please.

S1:Here are rice with fish and rice with meat.What do you want?

S2:Rice with meat,please.

这样本节课的新知识点都融合到了对话中,不仅保证了话语的完整性,还使得学生能够跳出文本,避免简单照搬,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达成了语言运用的目标。

二、依托生活,挖掘资源

【案例二】

教学内容:新标准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1《Go straight on》

【教学片断】

T:Look,who are they?(PPT出示喜羊羊家族站在十字路口的图片,并说明喜羊羊一家来威海旅游,喜羊羊想去华联商厦,美羊羊想去威海公园,懒羊羊想去环翠楼。)How do they get there?然后,请学生4 人一组扮演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及导游进行问路和指路的交流活动。后续展示环节,发现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勉强完成了任务。

【问题诊断】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本节课设计的活动没有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了真实的生活。首先,喜羊羊家族来威海旅游不是真实的语境;其次,教师提供的华联商厦、环翠楼公园以及威海公园的位置平面图与现实不符,只是在平面图上随意呈现了三个地点的位置。本节课的学生都来自农村,距离市区较远,对环翠楼公园、华联商厦以及威海公园的位置基本都不熟悉,更不可能给别人指路,完成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

【改进建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简单而有意义。由于我们也是农村小学,很多外校老师第一次来山东省威海市福泰小学都要打听学校的位置。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拓展活动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为来山东省威海市福泰小学听课的老师指路这一活动。课堂上我首先出示了学校周边的建筑物及从公交站点到学校的平面图,看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在课堂上出现,孩子们眼前一亮,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接着我让学生在图上画出从公交站点到学校的线路图,然后用英语给来听课的老师指路。因为这条线路是学生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对于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学生轻松又准确地完成了任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由此可见,生活情景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能将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情境,让英语教学与真实生活同步,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三、依据学情,把握难度

【案例三】

教学内容:新标准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1《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

【教学片段】

老师让学生畅想2040 年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提供语言支架和词汇辅助。学生根据提供的词汇补充句子,然后进行展示交流。

I will be____ years old in 2040.

I will be a____.

I will go to work by____.

I will have____.

They/It will help me do everything.

我们发现,拓展的词汇或短语除了学生之前学过的医生、教师、护士、汽车、轮船、火车等,教师还提供了大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词汇。例如,pilot,boxer,lawyer,rocket,helicopter,a lot of houses,a lot of money 等等。检测结果发现学生只能照着教师提供的单词或短语进行填空,但是敢于站起来交流的寥寥无几。

【问题诊断】

为什么这个活动会让学生缄默不语?原因就是该活动设计的难度较大,超出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能力。教师提供的词汇或短语,90%都是高难度的,虽然初衷是给学生提供无限想象的空间,但无形中增加了语言运用的难度。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是非常有限的,自由交流的能力也很有限。一节新授课下来,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还不是很牢固,此时教师又给学生拓展了更多的新知识,人为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境界,心有余而力不足,完全失去了语言交流的欲望和兴趣,只能缄默不言。

【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所提供的语境得体地引入一些学生学过的语言,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运用,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在本课时的拓展运用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有可能,你会给谁买一个机器人?你希望这个机器人能做什么?然后教师提供主干句型供学生发挥:

I will buy a robot for____.It will____.

检查交流时,发现学生对此话题很感兴趣,而且人人都有话可说。有的同学想给爷爷奶奶买个机器人,帮助他们做家务,陪他们娱乐;有的想给自己买个机器人,帮助自己学习、陪自己玩耍……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但用上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而且还激活了旧知,如:sing and dance,talk to my grandma,play chess with grandpa…既保证了话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降低了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增加了他们主动交流的信心和欲望。

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新意”,盲目地引入过多的新知识,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难度,使得拓展环节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四、依照内容,进行趣味教学

【案例四】

教学内容:新标准英语四年级上册 Module 9 Unit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教学片断】

这一课时的拓展运用环节,很多教师都选择了调查同学们运动会的打算这一活动。虽然这个任务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但是,大多数学生感觉没有趣味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问题诊断】

经过近30 分钟紧锣密鼓的学习,到语言产出阶段学生已经明显出现了疲劳感、精力不集中等学习综合征。此时教师让学生调查运动会的打算,学生无精打采,缺少参与交流的欲望。原因是我们的运动会大多数都是班级组队进行同一级部平行班之间的对抗赛。因此,每个班级中能够参加比赛的同学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同学都是观众。所以我们让同学之间互相询问运动会的打算,很多同学根本没有打算,只是信口开河,说假话而已,这样的虚假交流别说学生,就连老师都感到很无聊。

【改进建议】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本节课的话题和学生的兴趣点,选择一个令学生怦然心动的话题,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将此话题改变一下形式,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呢?根据学生日常的喜好,我将拓展活动改成创编一个小故事并进行表演:喜羊羊家族要参加运动日活动,他们打算做什么呢?看,懒羊羊来了,我们一起来问一下。故事的第一幅图,教师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来问懒羊羊,然后用I’m going to …猜测懒羊羊会参加什么体育项目。接着在第二幅图中出示运动会颁奖的情境,大家发现领奖台上并没有懒羊羊,教师抛出问题:Why?Can you guess? 于是大家猜测:He’s lazy.第三幅图出示结果,大家都在体育场上锻炼的时候,懒羊羊还在家里睡觉。那么这时候你想对懒羊羊说什么呢?大家纷纷要求懒羊羊赶快起床锻炼,而最终老师出示懒羊羊的答案是:No.I’m going to sleep.看到这里,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笑声,完全没有了疲倦感。看来该活动的设计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兴趣点。于是老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你们想对懒羊羊说点什么呢?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情感教育水到渠成。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再创编并表演这个小故事,同学们跃跃欲试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去思考,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拓展运用环节的活动时,一定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有趣味性的活动,并为学生搭建难易适中的语言支架,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环节交流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语言是刀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