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载素养之“魂” 探究高考历史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以2023 年全国乙卷小论文题为例
2023-12-09石霖霖
石霖霖
(长春市实验中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仅有半亩的一方池塘为何清如明镜,为探其缘由,诗人放宽了视野,从远处寻得了源头活水。朱熹通过对“方塘”的思考告诉了我们用追踪思维方能透过现象看透本质的道理,历史教学也应如此,透过创设的情境,挖掘事物的本质,才能形成对历史学科的系统认知。本文以2023 年全国乙卷第42 题为例,探讨高考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 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 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一、破题——挖掘背景 追根溯源
解决论述题应从试题情境出发,不可浮于表面。本题材料所给《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及“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学生容易结合儒家思想在历朝历代发展情况直接进行论述,这便是浮于表面的作答。如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追问“梁启超何故谈民德?”引出20 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便可实现创题者、出题者、做题者的跨时空对话,认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这便是儒家思想“修、齐、治、平”在新时代下的生命力,从而在立意上更能凸显家国情怀。
破题的关键在何为“民德”?梁启超何故谈“民德”?这便要从梁启超所著的《新民说》谈起。首先,学生要明确梁启超《新民说》创作的背景。材料中提到“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梁启超强调一个国家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必须重视国民独立特质,这种特质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源头活水,而培育新民就要塑造这种崭新的人格,通过“道德革命”来树立“新民德”。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普罗大众思想禁锢受阻之际,显得独树一帜,体现了开明人士与时局接轨的进步主义与爱国精神。
其次,民德分为公德与私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公德利群,但私德乃公德之前提,私德的培养更有利于公德的收效,当梁启超认识到中国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常受有心人的利用,导致德行败坏的困局时,便有了《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对民德变迁的梳理,以期萌芽于一部分之青年。民德的变迁呈现的是梁启超将西方启蒙思想与儒家传统道德伦理相结合而呈现的等次,这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有机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所萌发的责任意识。
最后,结合《新民说》一书中所附中国历代民德升降原因表,引导学生总结提炼:东汉、宋代、明末因知识分子崇尚气节,学术氛围浓厚,因而民德更盛;南北朝、五代、元和清中叶因外族入侵、学术缺乏而民德弱。这里带有梁启超的个人主观色彩。如此评价,不免有失偏颇。因而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充分挖掘影响民德的多种因素,对梁启超的民德升降认识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二、解题——贯彻素养 回归教材
从近代史破题,于古代史解题。学生在挖掘出题者立意的基础上,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抓住主旨——“民德”。设问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梳理解题思路。思路一——在肯定梁启超对民德等次梳理基础上探究民德兴衰的时代背景;思路二——客观评价梁启超对不同朝代民德变迁梳理的局限性,强调民德标准的多元化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展开论述阶段,学生需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结构,按照一定的逻辑划分层次。论述过程中要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基石,以教材史实为支撑,实现从史实到史观的进阶。如何用核心素养的层级要求来解读这道题,可参考如下:
三、悟题——把握方向 指导教学
(一)关注培养学生问题追踪意识
历史追踪思维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认为它是学生解题的前提。历史学科本身呈现的特点就是在无数的历史事件串联基础上,宏观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势所趋,因此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追溯是学生把握本质的关键。追踪思维锻炼学生通过挖掘事件间的因果联系找到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要求学生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有利于锻炼学生从更深层次把握题目主旨。
(二)关注培养学生史料证据意识
史料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是认识和重建历史的重要媒介。英国历史教育法专家汤普森认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高考历史小论文往往都是以史料为媒介,考查学生辨析、整合、运用史料得出客观历史结论的能力。历史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证据意识,让学生明白史料是构建史实和结论的重要桥梁,史料是结论的证据。要训练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收集丰富的资料,“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得出系统、科学、缜密的结论。
(三)关注培养学生心系国家的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说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青春。”本题以梁启超为开启民智,回归传统,强调以“民德”为情境,彰显近代有识之士在民族危难之际心系家国,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出题者希望学生通过此题,学习先辈们身上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精神,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报效国家寄予的厚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应当有意识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广泛学习先辈报效国家的事迹,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强化家国情怀。
小论文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出题者、创题者和做题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问渠”,开拓追踪思维,发挥历史教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时代价值。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孕育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握对学生价值观方向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