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等级考真题之根,用好用活教材之学
2023-12-09李春忠
李春忠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众所周知,无论是高考还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有的地区称之为选择性考试)命题的原则之一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尤其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复习备考负担,考试题与教材的学习栏目与问题设置等有割不断的关系。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卷的历史试题,还是各地的学业等级考(又称选择考)试题,都与教材有一定的关联度。现在能看到的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和全国乙卷都比较关注考题与教材的关联。根据考后的试卷解析看,2023 年北京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与2022 年一致,依然关注新课标新教材,紧扣教材的“史料阅读”等辅助栏目和活动课。2022 年的北京市历史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试题中,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大量教材中历史纵横、活动探究课等学习栏目的影子。2022 年的等级性考试题也充分体现了统编历史教材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方法、学科思维等,可以说教材是命题知识、方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例1.(2022·北京卷·20)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一
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材料二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3 分)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 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9 分)
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从试题形式上看,这道题类似于课题研究或研究性学习或项目式学习,实质上就是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论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考生反映看到这道题时有点懵,不知该如何作答,甚至有的任课教师也觉得这道题超出了平时的训练。但是,如果老师和考生在平时复习备考时关注了统编教材内容,会发现不仅“华工与一战”的部分素材直接来源于两册必修课本,而且试题在价值理念上与统编教材一致,呼应了教材中“活动课”的设置理念,注重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综合考查。这也是与2017 年的课程标准中对选修部分《史学入门》的要求相一致,“(学生)选定一个与历史有关的问题,自行拟订研究的计划和方法,在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辨析相关的历史材料,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所写的论文有一定的逻辑层次,体现出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论文中的引文与注释符合规范。”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后续学习研究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对主题进行研究的思路和能力。
例2.(2023·全国新课标卷·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此题着重考查学生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可以说紧扣教材,呼应“学习拓展”、地图等栏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 页的“学习拓展”要求学生阅读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的一段话,“查阅相关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考察其分布特点,就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新教材的使用,充分利用教材,营造新情境,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将大量的、零散的、多角度的史料进行分类整理,进而提高历史研究的能力。
一、加强教材研究,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把握教材
教材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式展现出来的,供教师和学生上课、复习用的文本材料。它集“精神—思维—知识”于一体,具有比较广博而基础的内容和多样的视角,而不是简单知识零件的堆积。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在研读理解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阅读研究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理解教材单元和课时标题、导语、正文、历史纵横、史料阅读、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等内容所蕴含和隐藏的丰富内涵和育人要求。研究教材不仅要厘清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的;而且要用学生的视角理解、解读教材,看每节课应学习的内容,进而弄清每节课应把学生“引到哪里”;不仅要分析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且要分析学生的实际现状与需求、教与学要达成的目标;不仅要关注教材的前后联系,而且要分析教材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总之,教师在研读分析教材时,需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刻认识,才有可能将“教学内容简洁、明了、系统地展现给学生”,才有可能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把握内容,拓展思维”,形成自己的观念和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课时,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把握。从宏观的世界史发展视角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一个整体,西方霸权下的全球体系随之形成;但资本主义时代尖锐的阶级矛盾以及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形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本课上承第10 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下启第15 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 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第20 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与《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中观的单元教学看,本课所在的第五单元主要包括两个专题: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两课的内容联系密切。工业革命在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社会贫富分化等一系列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联系工人运动实践,在继承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工业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微观上把握,本课包括三个子目,“早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读,可以发现教材编写者对本课内容的编排充分遵循了历史思维,三个子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背景、内容和影响,即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主要内容和世界意义展开论述,从总体上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影响改变世界的历史。
二、增强课程标准意识,聚焦问题认识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张海鹏先生曾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适应和掌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意见》一文中指出:编写高中历史教材必须执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坚持贯彻课标要求的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要把五个核心素养融入历史史实的叙述中。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增强课程标准意识,以新课标理念要求为指导理解和把握教材,讲好、讲活教材,把靶心瞄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对内容要求的叙述,基本上都是通过知识运用对历史重要现象、史实或问题进行认识或理解,问题也多集中在原因、意义、影响、特征、局面、变化等。例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定位,基本聚焦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这就要求在用教材进行教与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解决历史问题,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时,可以引入中外史料创设问题情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3 月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虽然直到1917 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832 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
19 世纪80 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了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929—1933 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
——安启念《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
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曾经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 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
——张晓松、黄小希、罗争光、林晖《永恒的真理 时代的篇章——写在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之际》
学生在阅读材料,并结合本课内容及《中外历史纲要(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相关内容很容易得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理解课标“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的要求,强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用好用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辅助栏目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除了正文外,还有众多辅助栏目,包括单元导语、每课正文前的导入图及其图解、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思考点、学思之窗、历史图表、探究与拓展等。这些辅助栏目不仅充分延展和加强了课文内容,而且形式丰富、活跃,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符合中学生认知和阅读习惯。众所周知,单元导语概述的是这一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学生阅读学习了单元导语基本就可以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和学习目标。每课正文前的导入图及其图解,多数都比较生动,图解文字比较简洁,在导入等教学环节可以用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图片史料的解读能力。正文的每个子目标题旁都会有一个学习聚焦,通过简洁、精炼的文字展示本子目核心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和方向。为了补充或拓展教材正文,每课都会设有史料阅读栏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该史料,可以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纵横,往往是为了弥补教材正文难以展开叙述的,但又是学生必须知道的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等知识内容,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都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北京市2022 年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卷中的第9 题:
(2022·北京卷·9)1950 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 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 )
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
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
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选项涉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教材正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是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2 页的“历史纵横”栏目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思考点”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正文知识的注意,帮助其理解正文内容的栏目。“学思之窗”一般是以“史料+问题”的形式呈现,旨在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材中还会出现各种文化遗址、文物、历史文献、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照片、图画、历史地图、地名对照表、反映一定历史现象的统计数字图表等。这些图表都与教材正文内容相辅相成,在教与学中要给予其正确的解读,进而加深对教材正文的理解,提升历史问题的认识水平与能力。每节课后都会有一个“探究与拓展”栏目,即“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问题探究”一般是与课时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学习拓展”一般也是与学习内容联系比较紧密,但课文正文未展开叙述,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学习方式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这两个栏目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归纳、考证、探究、建构等历史高阶思维能力。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史料、问题设置,教学中尽可能用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当教材中史料不够支撑其教学过程时,再从其他渠道精选史料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教材中呈现的每一道题,都是经过教材编者深入思考、精心设计而成,有其明确的意图和作用,在教与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不能用教辅资料的习题替代教材中的习题。前文已经提到,高考命题者在命题时一定会关注教材内容,包括问题设置。例如本课的问题探究,节选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段话,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学生在作答时,首先要阅读材料提炼出观点,再从来源、目的(或者说从社会背景、政治状况、作者世界观)等方面说明恩格斯为什么有此观点,这一观点的历史作用等。这道题属于历史解释的水平3 要求:“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类似的试题在各地高考中也时常出现,如2022 年辽宁省卷历史试题的第20 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此题的问题语言表述用词虽然和本课的问题探究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素养立意和作答方式基本一致,考生首先要认真观察图片及相关文字解释,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根据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提炼一个观点(论题);其次,综合材料情境信息和所学知识,围绕提炼出的观点展开分析阐释,说明自己持此观点的依据;最后进行总结,回扣观点,升华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高考试题紧扣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要求,与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日常教与学中要以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引,要深挖教材,寻找考试题的根;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抽象的素养目标与具体的学习内容搭建起一个学生可顺利往还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