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参与状况和影响机制分析

2023-12-09

社会科学辑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动机志愿青少年

田 丰

一、研究背景

志愿服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弘扬社会新风、培养社会新人的重要方式。志愿服务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能够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提倡为社会、为他人奉献服务的社会实践,更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1〕。对青少年而言,参与志愿服务既可以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又可以增强社会认同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在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早在1993 年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 年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此后,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成为青少年志愿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和协调者。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范围的兴起,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更加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15 年,教育部出台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学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负责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2016 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落实推进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工作机构和职责分工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要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员专门负责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2017 年出台的《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进一步推动了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活跃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大型赛事、乡村振兴、扶贫支教、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成为构成中国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文献回顾及文献评述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中青少年不仅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参与群体,而且是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发达国家将青少年作为组织和动员的重点社会群体,将青少年志愿服务行为和习惯养成贯穿其成长过程中,全方位、全周期地形成了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和引导机制。特别是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和奖励青少年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提前扮演未来承担责任的社会角色,以适应其从青少年到成年和从学校到工作的人生转折点。〔2〕实际上,这一做法确确实实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加拿大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55%的青少年把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视为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远远高于其他年龄人群的比例〔3〕,英国的学者也有类似的发现。此外,发达国家为了鼓励青少年从小习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理念,学校对青少年志愿服务通常有明确要求,并提供了志愿服务兑换学分的渠道,且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申请大学履历中的重要部分。〔4〕当然,这些制度和机制的形成与发达国家浓烈的志愿服务社会氛围有直接联系,须有充足的支持青少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发达国家青少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素材,研究者对于发达国家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动机目的、参与形式、影响因素、活动效果等有较多的研究。各国鼓励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有四重目的:一是培养符合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公民,包括平等、正义、责任、奉献等价值信仰。〔5〕二是提倡社会参与和协作,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如帮助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成长,帮助移民融入社区。〔6〕三是增加人生阅历,获得职业体验。志愿服务可以让尚未进入社会的青少年增加生活经验,获得社会资本〔7〕,一些专业化志愿服务岗位还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8〕四是提升国际影响力,如德法共建的国际民众服务组织、德国“走向世界”国际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美国和平队也是以青年志愿者为主,这些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国外项目,成为输出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观念的重要力量。〔9〕

为了推动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各个国家都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方法和形式。最主要的策略有五种:一是教育培养,通过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和服务学习等教育内容,如韩国在高校开设的服务学习课程。〔10〕二是设立奖励和激励,设立志愿服务总统奖等国家级荣誉,在大学招生时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招录和提供奖学金的依据,比如美国1993 年出台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三是提供资助,为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提供补贴,减轻经济负担,为参与国际项目的青少年志愿者提供交通食宿费用。〔11〕四是政府出台法规政策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参与,如日本出台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12〕五是依托社区平台,让家庭中父母带着青少年共同参与满足本地社区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13〕此外,还通过一些有仪式感的社会组织来吸引青少年,如类似于童子军等制服团体。

近年来,国内关注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一是介绍国外青少年志愿服务经验,为国内发展提供借鉴。〔14〕二是侧重讲大道理,多从立德树人角度谈志愿服务对青少年思想教育、道德培育、品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5〕三是侧重案例分析,围绕大型赛事、学校社团、教育模式等方面,有针对性进行较为翔实的分析。〔16〕四是侧重局部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针对青年志愿者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17〕五是从心理学角度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进行实验研究。〔18〕六是围绕青年志愿服务的基础要素、理论基础和体系建设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19〕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了青少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方向,探讨了如何开拓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方法路径。

从文献检索角度对现有的青少年志愿服务研究作出梳理,可以发现当下青少年志愿服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献内容同质性强、学科视角单一、缺少实证研究方法。然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客观原因是关注中国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学者相对较少、研究力量薄弱导致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存在短板。〔20〕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偏向于说教和总结工作经验,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缺乏整体性分析,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现状和背后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关注不足。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学术研究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学校、社区、家庭、同伴等增强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诱因。〔21〕此外,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少担忧,尤其是发达国家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时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如只是为了修饰个人简历等〔22〕,而缺少了志愿服务所强调的奉献精神。〔23〕这种担忧恰恰契合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理论假设。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动机可以主要分为自主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24〕:自主动机包括个人行为由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驱动〔25〕,外在动机则是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或者规避某种惩罚的行为动因。〔26〕自主动机使人们能够满足更多正面心理需求,提高他们的满意度,进而激励他们自主动机的行为选择。〔27〕与一般的心理学理论过于强调微观层面不同,自我动机理论还强调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对个体动机的影响〔28〕,当然这也是外在动机的一部分。结合以往研究成果,依据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提出以下核心假设:(1)寻找人生目标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更大,参与频率更高;(2)有家长外在激励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更大,参与频率更高。基于上述两个假设,本文使用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进行全景式描述,进而探析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特点,试图分析影响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机制,并根据研究发现提出政策建议。

三、研究数据和研究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合作的“数字社会未成年人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国内31 个省市自治区抽选有代表性的城市,每个城市选择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校,再在每个学校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班级,调查班级里的每一个青少年。同时,采用匹配调查的方法,调查青少年的父母及所在班级的老师。由于受到调查执行时点疫情防控的影响,2022 年度没有将上海市纳入调查范围,经过数据清理,共获得匹配样本18349个。

在志愿服务相关题目的设计上,是参照国际上相关调查的经验,询问“在过去一年内,您是否自愿有过不以赚钱为目的,帮助他人(不包括自己的家人)的活动?”这种提问方式充分体现了无偿奉献的志愿精神,同时规避了被调查者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市场行为或者帮助亲人的义务行为。然后,以此为筛答题,进一步调查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陪伴者、组织者、参与动机,同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收获、效果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价,回答这一部分题目的青少年样本数量为10022个。

四、数据分析和主要发现

(一)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比例整体较高

近年来,志愿服务的青少年参与得到了教育部门高度关注。早在2009 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2015 年教育部出台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方式包括学校组织开展、学生自行开展两类。中小学生以学校组织开展为主,高校学生可由学校组织开展,鼓励学生自行开展。在最新出台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也强调,中小学生都要参与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北京、成都等地方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具体规定。应当说,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中国青少年志愿精神传播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普及程度较高。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在过去一年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达到了54.62%。从不同学习阶段来看,小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为52.68%,初中生志愿服务参与率为54.20%,高中生志愿服务参与率为57.39%,呈现出随着学习阶段提高依次递增的趋势。同时,数据分析还发现,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率与家庭情况有关系,家庭经济状况自评越好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率越高,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属于上等的青少年参与率为62.14%,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属于下等的青少年参与率为51.48%,二者相差超过了10个百分点。

(二)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学校是重要的组织渠道

青少年受制于年龄、资历、经验等方面的因素,依靠自身能力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可能性较小,更多的时候是以参与者的角色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那么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则成为影响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是未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最主要组织者,占28.21%,也就是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少年中有超过一半(54.62%)是学校组织的。除了学校之外,其他比较重要的组织者还包括社区村/居委会和志愿服务组织,占比在9%以上。社区村/居委会属于居民自治组织,在实际运作中带有官方行政属性,目前不少地方社区村/居委会都建立了居民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组织的类型比较多样,一般可以分为正式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非正式志愿服务组织。正式志愿服务组织通常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有着完整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的组织;非正式的志愿服务组织多指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志愿服务团队,这些团队多依托所属社区开展活动,也是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较多的组织类型。其实,在北京等大城市较为普遍地出现了学校与社区协同为青少年志愿服务平台的假期活动。在暑假和寒假的时候,学校要求青少年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提供相应的活动内容来满足青少年的参与需求。但这种做法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将帮助父母做家务也作为志愿服务。总体来看,城市地区社区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更明显一些,而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则更倚重学校的组织,但与一般人群的志愿服务参与相比,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的组织化程度是相当高的。

(三)志愿服务的共同参与者以家长和同辈群体为主

参与志愿服务对青少年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不具备相应的独立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参与过程中通常需要成年人的陪伴和保护,参与一些志愿服务项目也硬性要求未成年人参与必须要有成年人的陪伴。此外,还有一些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有意识地让家长或者成年人与青少年共同参与,比如常见的“小手拉大手”通常是由“小手”所在的学校或者组织发起的青少年带动家长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大手拉小手”则是在既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中引入青少年参与。其实无论是何种说法和渠道,都能够看到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项目要求成年人的陪伴。调查数据也证明,接近一半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项目是有家长作为共同参与者的,有25.28%是和老师共同参与的,有11.36%是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此外,有52.21%是与同学共同参与的,有38.09%是与朋友共同参与,这也说明同辈群体共同参与在青少年志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从不同学期阶段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陪伴的变化来看,小学阶段家长共同参与的比例最高,为72.14%,初中阶段下降到50.15%,高中阶段只有32.38%。老师作为共同参与者的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而同学和朋友共同参与的比例则是逐渐上升,这意味着志愿服务参与的同伴效应也是显著存在的。实际上,从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来看,同伴影响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超过家长影响,志愿服务参与也是如此,因而,在青少年群体中建立志愿服务参与的社会网络,对强化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交动机也将有所助益。

(四)志愿服务参与频率较高但评价一般

由于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较高、参与比例较高,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他们的参与频率也相对较高。调查数据发现,在过去一年里,参与过志愿服务的青少年中有超过70%参与了两次及以上。具体来讲,过去一年中只参与过1 次的比例为28.17%,参与过2—5 次的占54.58%,参与过6—10 次的占10.20%,参与过11次及以上的占7.05%。分不同学习阶段来看,小学阶段只参与过一次的比例为32.80%,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分别为25.76%和25.86%,这也反映出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受到自理能力的限制,而进入初中和高中之后,参与频率有所增加。如果按照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过去一年里以参与志愿服务平均次数来计算,小学阶段平均为2.07次,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平均为2.31次和2.29次。可以看到,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应当有阶段性区分的,小学阶段的青少年自理能力较弱,更多的应当是教育和引导,到了初中阶段之后则可根据青少年自理能力的增加提高实际参与活动的频率。

(五)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回馈以非物质奖励为主

志愿服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奉献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大部分青少年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中提倡以精神奖励为主,不提倡有过多的物质性回馈。调查过程中发现,在青少年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绝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奖励回馈,其中最多的是集体合照,比例为32.07%;其次是小礼品、纪念品、衣服,比例为22.29%;第三是奖状、证书、荣誉称号等,比例为20.96%。其他的奖励回馈还有聚餐,比例为9.48%;积分兑换礼品,比例为7.80%;储蓄服务时长,比例为6.28%;去公园免门票,比例为4.95%。此外,还有接近30%的青少年表示有其他形式的奖励回馈,而完全没有任何奖励回馈的比例只有3.06%。志愿服务虽然提倡以精神奖励为主,却也需要给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支持,包括补贴和保险等内容。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参与过志愿服务的青少年中有14.78%拿到过交通、餐饮补贴,有12.81%购买了意外保险,有31.72%获得了其他形式的保障,但也有42.77%表示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保障,还有2.47%表示不清楚。可见,部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少必要的保障,考虑到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和支持的措施。

(六)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较强的组织性有利有弊。好处是能够提升整体的参与率,弊端是存在一些被动参与的情况,可能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9.61%的青少年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很好,22.88%的青少年认为活动效果比较好,52.26%的青少年认为活动效果一般,4.39%认为活动效果不太好,0.87%认为活动效果很不好。总体上来看,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评价偏向于正面。

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评价是随着学习阶段的提升而下降的,在小学阶段有24.91%认为志愿服务效果很好,初中阶段下降到19.92%,高中阶段进一步下降到15.42%。这种变化趋势意味着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与青少年成长的贴合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项目和活动设计应该更加符合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需求,尤其是要关注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增强和自主性增强。

进一步的分析也发现,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不足之处的感知主要是参与者缺乏热情(16.65%),组织分派缺乏自主性(13.79%),计划不充分、组织者和参与者疏于沟通(13.72%),形式主义,不讲求实际成效(12.50%),不能获得个人成长(8.14%),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未来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七)缺少组织和时间是未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原因

在学校和社区的组织下,在团组织的带动下,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特点,但没有人组织依然是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足的首要原因,占比为29.57%。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在生理、心理和价值观方面尚未成熟,尚且不完全具备志愿精神的要求,因而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需要引导和组织,否则可能会出现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自发性和自觉性不足的问题。

影响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第二大因素是没有时间,占比为28.59%。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在小学阶段的青少年表示没有时间参与的比例为23.39%, 初中阶段为27.73%, 高中阶段为33.70%,呈现出依次递增的态势。事实上,志愿服务多以校外活动的形式出现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他们学习阶段的提高和应试压力的加大,学校和家庭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课程学习和应试教育,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类似志愿服务的课外活动上,进而导致青少年没有“多余”的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除了缺乏组织和没有时间之外,没有能力参与和没想过要参与的人数比例也比较高,分别为19.92%和15.82%。而选择活动没意思、活动不符合实际需求的青少年也有一定比例,分别为7.47%和7.24%,可见,如何激发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满足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要点。

五、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寻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行为背后的机制机理,本文分别以青少年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和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频率为因变量,使用Logit 回归模型和定序Logit 回归模型,分析学校、家庭、同伴及个体层次因素自变量的影响机制。在选择自变量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及以往研究发现,分析学校类型、对学校的喜欢程度、家庭生活水平、家庭子女数量、对家长沟通方式满意度、现实生活中好朋友数量、学习阶段、性别、城乡等自变量的影响;同时,将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如帮助陌生人、捐款纳入模型。根据研究假设,本文重点关注了青少年自主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差异,将青少年“生活有明确目标”和“为生活寻找意义”两个题项作为自主动机,将家长是否培养孩子责任感和家长参与志愿服务频率作为外在动机纳入模型。

模型1的数据分析发现,学校层次变量影响不显著,是否为重点学校学生、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对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影响差异不显著。从家庭层次来看,家庭生活水平和家庭子女数量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影响也不显著,与家长沟通方式越满意,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越大。从同伴层次来看,现实生活中好朋友数量越多,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大,但显著性水平较低。从个体层次来看,男性和城市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大于女性和乡村青少年,高年级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高于低年级。有慈善捐赠行为等亲社会行为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更大。从自我决定理论对自主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分来看:自主动机越强,生活越有明确目标,为生活寻找意义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越大;外在动机同样能提高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家长有意识培养孩子责任感和参与志愿服务频率越高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大,假设1和假设2均得到部分证实。

模型2数据分析发现,学校层次因素对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频率均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尽管学校是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组织方,但从提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角度来看并无很大的帮助,多次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少年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学校组织安排的结果。在家庭层次变量中,家庭生活水平越高、子女数量越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频率越高,而对与家长沟通方式满意度影响并不显著。在同伴层次上,现实生活中好朋友数量越多,志愿服务参与频率可能越高。个体层次变量中男性和城市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频率更高,高年级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频率更高,有慈善捐赠等亲社会行为的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频率越高。从自主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分来看:自主动机中生活有明确目标,为生活寻找意义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频率并无显著差异;外在动机中家长有意识培养孩子责任感影响不显著,但家长参与志愿服务频率越高,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也越高,假设1 和假设2 均没有得到有力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特点,如果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来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会更好地调动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来看,青少年的自主动机对他们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有显著影响,对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内在动机对参与志愿服务连贯性影响不够,也有可能与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及青少年自身兴趣有关,毕竟调查也发现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从外在动机来看,青少年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身边的人是否做志愿服务影响较大,无论是家长参与频率还是朋友数量,都会影响到青少年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和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所以,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青少年志愿服务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在发挥作用。

表1 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

六、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结合描述性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学校、家庭、同伴、个体层次因素的影响明显不同。从学校层次来看,尽管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少年中有超过一半是学校组织的,但学校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这说明由于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是按照教育部门要求统一组织导致学校之间差异性减弱。组织性是青少年参与青少年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引导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少年志愿服务不能只是停留在刻板说教和单向灌输,而是需要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塑造观念,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收获人生阅历、实践经验和心理满足。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全国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党政各部门高度重视推动青少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长足进步。调研发现,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了54.62%,参与率高于预期,说明青少年已经成为志愿服务中最活跃的社会群体。当然,调查数据可能也存在一些偏差,在部分地区把给父母帮忙做家务作为志愿服务的一种形式,显然不符合严格的志愿服务界定,这也反映出在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出现与当前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理解相对滞后、志愿服务普及度和参与度不高有一定关系。

青少年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明显的组织性特征,其中学校是最重要组织者。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引导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在校内组织的活动中学校组织者的角色更为突出。在校外活动中,社区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社会组织也同样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而学校则是对在校的青少年提出了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要求。无论何种方式,拓展青少年志愿服务的领地,需要学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合作,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融入社区生活之中。

在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家长、同学和朋友是主要陪伴者,低年龄段青少年的家长陪伴比例最高,说明在缺少足够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家长在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同学和朋友会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伴效应在发达国家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虽然在青少年的同伴效应中缺少社会资本的影响,却能够让青少年习得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调查数据分析也发现了当前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活动效果评价不高,感觉到自身收获较少,活动保障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存在不成熟不健全之处,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抑或社会组织,对引导和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少足够的经验和模式。且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只强调青少年的参与和奉献,忽略了青少年自身的需求,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参与过程中的风险性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不足可能导致当下志愿服务参与非但不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反而会让青少年形成抗拒意识,降低未来持续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和可能性。

结合自我决定理论,本文在使用Logit 和定序Logit 模型分析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现,青少年的内在动机对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显著影响,内在动机越强,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越高,但内在动机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志愿服务活动带有强组织性特征降低了内在动机的作用。外在动机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可能性有影响,外在动机越强,参与可能性越高,但对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频率而言,只有家长参与频率有显著影响。从中可以发现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机制,目前学校通常以学期或者学年为周期组织和要求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青少年日常化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则与学校关联性不大,故而可以将学校周期性要求视为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性机制,也可以视为外生性动力。但在现有的组织性机制下,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与学校组织能力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存在问题较多,导致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整体评价不高。模型分析还发现亲社会行为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这意味着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方面应当注重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全面引导。

此外,还需要重视的是研究中青少年反映的缺少组织、缺乏热情、自主性缺失和保障不足的问题。青少年群体虽然自身行为能力相对有限,作为独立行为主体参与志愿服务面临一些限制,却不能忽视青少年的主体性。事实上,以往研究发现志愿者主体性是他们产生内在动机的重要机制之一,因而在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主体性和自组织性特点,提供更为完善的保障措施,方能真正地让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真实需求得到满足。

猜你喜欢

动机志愿青少年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我志愿……
青少年发明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