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23-12-09化州市第二中学吴伟贞
文/化州市第二中学 吴伟贞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感受与体验,而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则有助于学生掌握与文本对话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效率与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功利性不能太强,单纯为了迎合考试而设计的阅读活动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给学生留足思考和分析的时间。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效的阅读是学生对阅读内容不断内化的过程,要想使阅读始终基于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的积极情感需求,教师要设法确保学生对阅读内容感兴趣,好奇或质疑等,这样子能够成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阅读情境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无论是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还是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阅读之前做好阅读准备。
例如,在教学《短歌行》时,教师首先通过短片创设了多媒体情境,简单介绍了诗人曹操的生平,加深学生对曹操的印象。其次,教师利用讲解故事的方式,把诗人的创作背景说明白,使学生沉浸在诗人曹操的经历中,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这使学生在尚未阅读时就对这首诗歌产生了好奇心,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主动阅读。因为诗歌中的用词凝练,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疏导学生遇到的阅读难点,并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随后将二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告知教师。
二、重视阅读分享,在解读中产生感悟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主体地位这一点毋庸置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回归阅读本位,引导学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实现阅读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阅读过程,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想法与感悟,因此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阅读思想这一点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思路,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张扬个性,同时了解其他人的阅读思路,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会了分享式的合作阅读。
例如,在学习《祝福》时,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课文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自己感知到的人物悲剧原因阐述出来。而课文内容的描写较为隐晦,其中肖像描写、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等较多,需要学生注意课文的细节部分。因此,教师组织学生以分享阅读经验的方式,说出自己阅读之后印象中的祥林嫂。不同的学生将自己注意到的细节部分分享出来,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的阅读更加自由、自主,体现出学生个人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对祥林嫂的形象了解得更为全面。
三、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以教材为主要模板,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训练材料,无论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还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式,都致力于学生吸取教材语言的精华,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最终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揣摩和感知,使学生可以找到文章的主旨,并且具备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
例如,《窦娥冤》与普通的课文不同,其元杂剧的题材使学生在初次阅读时感觉新奇,而在人物的对话中,学生需要建立起丰满的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元杂剧主题的认识,让学生在戏剧冲突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互动中,教师注重以课文中的内容提问学生,让学生始终在阅读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如“窦娥是怎样被‘冤’的?其中都有哪些人物的参与?”问题聚焦在蔡婆婆、张驴儿、张父等人身上,让学生在阅读中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并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反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