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内涵与实践路径

2023-12-09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朱国河

师道(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共同体城乡成员

文/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朱国河

2023 年6 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围绕5 个方面提出19 项工作措施并明确多项重点任务。为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全面提高县域教育发展水平,该方案提出广东要在2025 年试点创建至少65 个城乡教育共同体。

一、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内涵

明晰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内涵,对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具有方向性的引导作用。

管理共进。 一是组建以各成员校的书记、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团队,共商发展愿景和发展规划,共享教育资源,共建治理体系,确保共同体的良好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组建学校管理干部、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班主任四支教师专业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大集团作战的优势。

资源共享。 建立共同体后,突破了资源的单一供给局面,提升了教育资源的总量,通过联合教研、课程共建等方式合作提升教育资源的转化质量,促进教育产出的优质化。如通过教师轮岗交流等方式实现人员互动,提升人力资本;通过共建课程资源库等方式,提升课程质量。

师资同盘。 通过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共同体无障碍统筹安排教师岗位。如各成员校因学科教师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教师短缺,由共同体以驻教、走教等形式统一调配。共同体统一规划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共建共享优质培训资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丰富的平台。

课程共建。共同体在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实现课程设置、教辅资料、教学进度、课堂教学理念、作业设计、学业素养检测等“六一致”,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远程直播教学。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鼓励各成员校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科技、人文、艺术、劳动、民族文化等领域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形成可推广成果后,在共同体内分享。

教研同步。 建立共同体学科教研组,采取现场集中或钉钉会议等方式,开展课标研读、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中考研究、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聚焦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采取共同的教学改进对策。

学生共育。 每学年各成员校所有新生集中开展入学教育,以塑造全体学生的精神风貌,增进城乡学校的同学友谊。各成员校各年级每学期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分批次派到核心学校插班体验学习,这些学生与核心学校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一段时间。这些“种子学生”返校后,向本校学生介绍、分享在核心学校的学习体验,达到提升全体学生学习品质的目的。

特色融合。 采取“共治”+“自治”的治理方式,为成员校特色发展授权赋能。各成员校根据自身的学段特色、办学历史等,将本校打造成体育基地、美育基地、劳动基地、科技基地等,通过共享、共赢、共进培植出了更多有生命力的特色课程。

文化共生。 帮助各成员校重塑乡镇教育的文化认同,帮助各成员校师生树立文化自信。一是深挖以“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乡镇教育内容,寻回“乡土性文化”;二是将乡土文化认同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合,弘扬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是打造以“地方性文化”为基础的乡镇教育路径,共促乡镇文化振兴。

考核一体。对共同体实施“捆绑式”评价,真正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大集体。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核心学校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等进行责任评价;二是核心学校对成员学校的参与度、贡献度、进步度等进行效能评价;三是建立共同体内教师一体化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乡镇教师出现“躺平”现象。

二、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为确保城乡教育共同体高效运行,拟设立六大中心,采用矩阵型治理机制,纵向上疏通各成员校的管理渠道,实行自治管理以激活组织管理动能;横向进行组织整合优化,转变管理职能,提高治理效能。

学校发展管理中心。 组建以成员校书记、校长为代表的共同体管理专业团队,深化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促进自我领导、他人领导和系统领导相结合,培养集体效能,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各成员校建立积极参与、互相联系的成功团队。

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心。 共同体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德育管理四个层面建设好教师专业团队。一是组建以管理干部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共同体,通过集中理论培训、外派培训、交流挂职等方式,提高全体干部的规划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一支懂管理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组建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管理共同体,建立年级组长定期交流机制,聚焦本年级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采取共同的教育对策;三是组建以学科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共同体,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共同教研机制,实现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常态化。四是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聚焦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采取共同的教育对策。

课程管理指导中心。 共同体在课程管理上力争实现“共建、共研、共享”,确保共同体内师资的优化利用,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做到课程设置、教辅资料、教学进度、课堂教学理念、作业设计、学业素养检测“六一致”。鼓励各成员校在特长领域大胆探索,在人文、科技、体艺、劳动、民族文化等领域形成1~2 个富有特色的课程群,并呈现、分享给各成员学校,以此照亮学生综合发展之路。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共同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开展学生学业指导、升学指导、生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促进、思想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工作。积极开展共同体内学生的交流联谊活动。将城市学生的思想政治、劳动教育等课程安排到乡镇学校现场教学,以培养城市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劳动习惯。各成员校联合举办社团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劳动实践节等活动,以增进城乡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增进城乡学生之间的友谊。

信息化建设指导中心。 共同体要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不断提升干部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开发,打造精品课程资源数据库,逐步构建互联互通、共研共享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

后勤服务中心。 各成员校都要为干部挂职、教师轮岗提供住宿、饮食等生活便利。共同体要制定干部挂职、教师轮岗的激励机制,并为干部、教师的往返报销差旅费用。

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推动,更需要共同体内部统一办学理念、建立“共治+ 自治”的治理体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才能确保共同体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城乡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