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童性同频,助力幼小衔接
——一次『走进小学』体验活动的纪实与反思

2023-12-09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幼儿园南营留园区逯慧荣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10期
关键词:儿童幼儿活动

■文/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幼儿园南营留园区 逯慧荣

活动背景:

在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结束幼儿园的学习,进入全新的小学生活。他们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因为不了解小学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更快、更自主地适应小学生活呢?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梳理心中疑惑

在大班下学期,幼儿对升入小学既向往又忐忑,心中也充满疑惑与担忧。一次“走进小学的小问号”谈话活动,让幼儿大胆说出了心中关于小学的疑惑。

师:关于小学,你们有哪些问题想了解?

幼1:小学的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温柔吗?是不是都很凶、很严格?

幼2:小学里会像在幼儿园一样吃中饭、吃点心吗?

幼3:小学里除了有每个班的教室,还有什么活动室吗?

……

通过谈话,大家发现疑惑实在太多了,于是他们提出应该给问题归类,分开去解决。就这样,幼儿的想法被分成了三类,即看一看小学的样子,听一听哥哥姐姐和小学教师对问题的解答,学一学哥哥姐姐上课的样子。接着,幼儿经过自荐和他人推荐的形式选出三个小组长,分别负责参观团、记者团和体验团。其他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小组,然后由小组长带领大家有目的地参观小学,解答心中的疑惑。

幼儿是幼小衔接的主体,他们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和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解读他们的心声。通过汇总和梳理,教师了解到幼儿对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比较感兴趣,对小学要认真学习的认知较明确,但存在一定的担忧。为此,师幼走进小学校园和小学课堂,零距离接触小学,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

二、小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

结合活动“看看小学怎么样”,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分组情况,将活动自主权交给幼儿。幼儿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了一场有意义的探究行动。

活动开始前,幼儿通过儿童会议商讨每一组想要参观的地方,呈现参观收获的方式等。基于幼儿的需求,幼儿教师事先与小学教师进行沟通,根据幼儿制订的可行性方案开展活动。活动中,幼儿自主掌控参观路线,和哥哥姐姐一起体验上课,并运用摄影抓拍、记者采访、儿童绘画、口述日记等方式进行深度体验。参观结束后,各小组幼儿用图画、文字符号、照片等表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制作成作品集《小学印记》,与大家做了分享与交流。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教师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此,教师与幼儿走进小学,在实践中了解“真实”的小学。这样有目的的参观,能帮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体验、探究与记录,获得对小学的新认知。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地为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做选择、做决定。在儿童会议与小组实践中,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各方面经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体验时间,建立时间观念

参观结束后,各组幼儿及时整理资料,并分别派出小组代表进行分享与交流,最后提出各小组的疑惑与问题。

幼1:小学课程表里有很多活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安排类似的活动?

幼2:我想知道小学课程表里的每节课上课时间都一样长吗?

幼3:哥哥姐姐上课的时间是 45 分钟,比我们幼儿园活动的时间还要长,还好有课间10分钟,可以做游戏、休息。

幼4:休息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玩了1 分钟跳绳比赛,1 分钟到底有多长?

师:那你们知道钟表里什么表示1 分钟,什么表示10 分钟,什么表示 45 分钟吗?

对小学课程表的观察和讨论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并且有幼儿提出在班级里开展小学相关活动的想法。在大多数幼儿赞同的情况下,教师支持并引导幼儿创设了新的主题区域,模拟小学真实的环境和活动,带领幼儿充分认识自己即将扮演的小学生角色,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谈话活动中,幼儿对具体的时长表示疑惑。虽然大班幼儿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存在较大差异。他们认识时钟上的数字,却不能与对应的1 分钟、5 分钟、10 分钟等匹配起来。为此,教师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帮助幼儿获得关于时长的体验。在“魔力1 分钟”游戏中,幼儿挑战在1 分钟里自主选择活动。1分钟结束后,幼儿纷纷表示:“1 分钟太短了,还没玩够。”在指定1 分钟的扎马步挑战中,幼儿又说:“1 分钟好长,我都差点坚持不下去了。”通过“魔力1 分钟”游戏,幼儿感受到1分钟在不同情况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在“模拟小学”区域中,幼儿体验了“课间10 分钟”游戏,通过沙漏的流动直观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关于45 分钟的体验,教师选择在班级里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摆放计时器,让每一个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都能感受到45 分钟的区域活动时间有多长,加深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与体验。

四、制订计划,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一段时间过后,幼儿学会了使用沙漏、计时器等计时工具,初步建立起时间观念。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幼:老师,今天小老师一直叫我们跳绳,我都累坏了!

幼:小老师说上课的时候,点点迟迟不过来,而且总是在上课中间去厕所,上厕所应该在课间 10 分钟内完成。

师:小朋友们,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模拟小学”活动更加有序呢?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幼儿感受到因为上课内容没有合理地安排好,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到了大班下学期,幼儿已初步具备自我服务和自主安排事务的意识,但对于时间的管理经验还较少。可见,只是让幼儿认识时间和体验时间远远不够,还需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尝试自己管理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也将“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逐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作为幼儿入学适应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基于幼儿的问题,教师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制订计划表或任务清单,引导幼儿按时完成计划,体会有计划做事的重要性,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做好入学准备。随着“模拟小学”活动中的时间规划与实施渐趋合理,幼儿形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为今后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教师反思:

儿童视角下的幼小衔接,重点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在“走进小学”主题活动中,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在追随儿童的脚步中反思前行,获得了一些启示。

1.转变视角,从教师视角到儿童视角

教师需回归儿童立场,倾听儿童的声音,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倾听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疑惑后,没有直接告知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交流分享帮助幼儿梳理问题。在参观小学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合作,坚持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发展可能,并提供适宜的支撑,让幼儿自主解决心中的疑惑,在体验与探究中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

2.转变观念,从零星经验到链式经验

情感、认知、能力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利于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在“走进小学”主题活动中,教师从对幼儿灌输单一的零星经验,转变为让幼儿自主获得有助于其全面发展的链式经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积累小学的相关经验。如,在“模拟小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模拟、体验小学的学习与生活,通过深度学习将以往对小学的零星经验转化为链式经验,从而帮助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成长的新阶段。

3.转变做法,从单一体验到多元融合

在参观小学的活动中,教师改变了原来统一行动的方案,融入马赛克方法,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如,在参观小学前,参观团、体验团、记者团分别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在参观中进行记录、采访和体验。参观结束后,用不同的表征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有助于幼儿通过分享对单一的体验进行整合,从而丰富对小学的认识。

猜你喜欢

儿童幼儿活动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