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2023-12-09王金玲付潇钰
王金玲 付潇钰
(1.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2.鞍山市铁西区实验学校,辽宁 鞍山 11401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方向的重要任务。初中生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尤其需要精心的引导和培育。赏识教育法的本质就在于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将其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适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赞美与激励,给予他们正面的积极评价和信息反馈,既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内驱力,又有益于实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课程目标。
一、赏识教育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必要性
赏识教育法是以学生为对象,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关爱为前提,对学生表示重视、理解、激励与肯定,认可学生并赞美学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挖掘其成长潜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科学认识赏识教育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价值,可以从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来分析。
(一)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
卢梭在《爱弥儿》中主张,学生可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去发展自己并依据自己的能力来逐渐取得进步,而教育者需要做的便是用爱与赏识去引导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让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或是获得相当的荣誉,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格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并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与价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就是不再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将重点投注在学生的均衡发展上,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赏识教育法运用的前提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通过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用肯定式和表扬式的语言或行动来赞美学生的闪光点,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频率,从而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能够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上的理解上升到情感上的共鸣,将体悟到的课程内容在内化为思想认同的同时外化为行为习惯。
(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在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层面,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因为大多数学生在课上缺乏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下也很少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主动进行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行的转化成为奢谈。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应当以初中生实际日常生活为前提,以培育初中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素养为核心目标。赏识教育法的目标是致力于调动全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去引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与赞美或是耐心地解释与引导,这既会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又会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虽然他们通常是容易被课堂教学忽视的群体,但是当他们的进步被教师肯定与赏识时,学习的动力就会得到激发,而消极厌学的情绪也会明显降低,那么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然会得到显著提升。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会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增强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发挥。
(三)培养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1]。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初中生的心理状态、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等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向往,形成积极的、美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还要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条文并自觉遵守和践行法治,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责任意识与政治认同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采取赏识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赏识教育法,教师要从内而外充满对学生的关爱,用肯定的眼光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独特之处,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被赏识的喜悦和激励,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要对犯错误的学生循循善诱,使其真正认识并反省自己的错误,并逐渐信任和亲近老师,从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个体差异性来确立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理解教材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充分积极发挥自身潜能,以此来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发展。
二、赏识教育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赏识教育法与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较为契合,并且有助于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但由于受到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够、课堂教学能力不足以及教学反思不深刻等因素的制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普遍存在着赏识教育法运用不够广泛、运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不充分等问题。
(一)赏识教育法的运用不够广泛
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课上教师利用较多的教学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次数较少,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机会偏少。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仍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升学率看成自己首要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轻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收获。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水平,大多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的赏识次数远远超过对后进生的赏识次数,有些想参与课堂发言和互动的后进生常常被老师忽视和冷落,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赏识教育的“马太效应”。赏识教育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不广泛,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无法真正做到一视同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和育人质量。
(二)赏识教育法的运用形式较为单一
虽然绝大多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上有运用赏识教育法的意识,但是受自身能力所限,常常出现赏识教育形式单一、赏识教育时机把握不准等问题,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大多在课堂上随机利用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赏识,“回答正确”“表现得很棒”等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赏识用语,但这种缺乏针对性和实质内涵的赏识用语难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存在着赏识时机选择不准确和赏识程度把握不适度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在学生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时才进行相应的赏识,这一方面使赏识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激励作用随着时机的错过而有所减弱,另一方面甚至会让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泄气,从而失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情绪;有的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法时过分夸大学生的表现,言过其实的赞美和肯定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赏识教育法积极作用的发挥。
(三)学生对赏识教育法的课堂参与不够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大多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师性”,学生们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对教师自然地亲近、信任、尊敬,甚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崇拜感,把教师视为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源泉和依靠。但是,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学生们对教师在课上采用的赏识教育法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积极的反应,加上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赏识沟通互动有限且单调,这就弱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亲密感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赏识教育法的运用效果不够理想。
三、赏识教育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法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因此,要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提出赏识教育法的科学运用策略,从而充分发挥好赏识教育法在培养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方面的独特功能。
(一)要树立运用赏识教育法的科学理念
首先,教师要清楚认识赏识教育法与普通的夸奖与表扬之间的差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时,教师要深刻认识理解赏识教育法的本质内涵,决不能将赏识教育法与普通的夸奖与表扬画上等号。教师要在夸奖与表扬学生的同时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和合理的建议,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以及要付出努力的程度。
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运用赏识教育法的重点所在。当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已经取得一定进步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夸奖与表扬学生所得到的、所呈现出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要赏识他们在得到结果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要着重肯定他们在行为实践中所体现和发展的驱动力与意志力。
再次,教师要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运用赏识教育法的最终落脚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时,教师要紧密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价值观与道德素养方面所表现出的成长和进步进行赏识,从而真正将赏识教育落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实处。
(二)要提高运用赏识教育法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科学设定课程教学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时,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根本遵循,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赏识教育法时,不同教学目标所起到的赏识作用完全不同[2]。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来制定教学目标,既立足于普遍学情,又关照到特殊群体,从而充分激发最广大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提升学生接受知识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备知识的准确性、学情的针对性和能力的合理性三个特点,以此保证全体学生能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思路明确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教学目标对赏识教育的引领性作用。
其次,教师要丰富赏识教育法的课堂呈现形式。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载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教学情境和不同学情,运用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赏识语言,既让所有学生产生新鲜感,又让被赏识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自觉挖掘学习潜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赏识教育情境,增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默契与和谐。适当的教育情境不但能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以及语言行为的表达感染力,而且能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这些赏识心理暗示都会渗透性地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暗示越积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效果也会越好。
再次,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赏识教育法的积极性。只要教育的方法合适,大多数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所以教师要让孩子们在赏识中成长[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调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为课程学习的出发点,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贴近学生身心特点和日常生活实际来创新赏识教育形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要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和教学的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切实的行动根据更新教育方法,树立科学合理的赏识教育价值观,从而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个人分享、小组合作等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赏识教育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对参与个人分享活动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既增强了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荣誉感,又激发了其他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活泼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观察和指导“生生协作”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将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及时发现不同学生的独到见解,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的同时,切实增强学生参与赏识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要重视对赏识教育法的反思与强化
首先,教师要对赏识教育法的运用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的成长是教师的经验与反思的结合这一论断,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快速成长的需要。通过对赏识教育法的运用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有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真正聚焦培养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促进学生知情信意行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切实提高赏识教育法运用的实效性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教师要通过课后作业强化分层赏识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分层教育理论的实质就是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情况“因材施教”,这与赏识教育法“认同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运用原则是一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布置相应层次的作业,作业设计既要依据教材,更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向外延展。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确定的难度分层作业,不仅激发学生们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在强化分层赏识评价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初中生知行合一的课程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