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新态势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2023-12-09程启寅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数字信息化

程启寅

(莆田学院 新工科产业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1]劳动生产方式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产业结构迅速变化升级,劳动形态也在随之不断更迭。传统的劳动教育方式已不能契合时代的需要[2]。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强调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3],对我国劳动教育提出了整体设计和路径规划。

因此,高校必须审视信息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态势,清晰劳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多视域积极寻求新突破,与时俱进把握新机遇,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劳动教育面临的信息化新态势

(一)劳动形态信息化

就劳动领域而言,产业转型升级将带来新型劳动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逐渐改变了劳动要素和劳动行为[4]。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更加多元化的新型劳动方式,越来越多的劳动过程发生在网络、云端、虚拟环境等信息化场景中。在信息技术革新的生产模式下,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万物互联、平台支撑、数据驱动和算法定义成为生产制造的核心要素[5]。这种劳动方式的特征有别于传统生产过程,表现在:一是自动化生产特性,由信息系统驱动智能机器、数控机床等先进装备进行生产,实现从单纯的机械加工转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新生产方式;二是数据信息流特性,在以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数据获取、传输、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得到显著提升,系统基于大量数据自行判断决策,实现无人化的精准处理和自动生产;三是“去时空”特性,劳动者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副本,这个虚拟副本包括物体的结构、特性和行为等多个方面,通过传感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实时监控、控制调节、预测维护等。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由自动化生产设备执行,而调控数据等信息型劳动将逐渐成为劳动者的主要工作内容。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经达到55.3%,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率达到74.7%[6]。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革新使劳动领域的职业形态和技能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虚拟和现实的结合、人力与技术的协同、时间和空间的弹性、传统工具与先进工具的转换等,经济社会对劳动者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学需求信息化

伴随信息化的加深和劳动形态的变革,流水线工厂中的“去技能化”劳动已不再契合信息时代的生产体系。社会对劳动者的劳动信念和劳动素养提出了更加复杂的要求,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

劳动教育正在面临信息技术革新发展的新态势。首先,信息化劳动技能成为大学生融入信息化社会的核心技能。一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作场域不再局限于传统办公场所,虚拟协作技能将成为劳动的重要技能之一,更加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协作、沟通、管理、控制等;二是劳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机协同能力,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领域的广泛应用;三是数据处理技能,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现实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劳动素养是帮助其适应未来生产环境的重要课题。其次,信息技术与教育手段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劳动教育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将信息技术赋能于劳动教育,通过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手段,有助于拓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高校劳动教育教学需求的转变,劳动教育需在相关层面调整转向,加强对学生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培养,以适应新型劳动方式的发展。

(三)网络文化复杂化

网络媒介迭代更新加速,信息传播门槛日益降低,使不良思潮极易在网络青年社群中泛滥传播。网络环境中不乏将工作与苦难、艰辛等同的思潮,并通过网络宣泄不断放大。以“躺平文化”“丧文化”“佛系青年”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主张的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放弃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而选择“躺平”过日子。这类不良价值观在网络中肆意传播,使人们不再珍视劳动,不再追求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降低了人们对劳动的热情和投入。目前,“躺平文化”受到我国一部分年轻人相当程度的认同和追捧,导致轻视劳动、拒绝劳动等错误价值观的蔓延。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逐渐盛行,误导青年群体将劳动的价值与金钱回报挂钩,从而忽略了劳动对自身成长和社会价值的贡献,劳动精神逐渐边缘化。

因此,信息时代,高校应通过更具时代意义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不良网络亚文化中拉回现实,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信息化态势下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劳动教育需要新形态:技术升级与教育创新缺位的冲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7]

创造性劳动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契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产业变革趋势。如今,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蓄势发展,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等革命性劳动新形态正逐步出现,社会整体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可以预见,未来高新技术产业或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劳动方式也必将对学生个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劳动形态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只有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推动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创新劳动观念并提升扎实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劳动教育呈现边缘化:技术扩容与教育内容守旧的矛盾

许多高校没有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导致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沦为边缘课程。在信息化背景下,劳动教育教学需要合适的技术设备和实践场所。但很多高校在劳动教育资源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实践设备和场地,没有增加更具信息化特点的设施,使得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实践载体陈旧单一,实践场景缺乏创新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这表明,传统的劳动教育设施无法满足现代劳动教育需求,无法应对劳动形态的信息化变革,导致劳动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多数师生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内在驱动力不足,加剧了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受重智育观念影响,教育者过度强调专业知识教育,忽略了价值观教育和劳动价值观对个人及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劳动教育的实施者往往由非专业教师兼职担任,缺乏专业化的教育观念,对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储备不足,将单调的体力劳动视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劳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操作和理论指导。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仍沿用传统的集中讲授和日常劳动教学模式,忽视了专业性劳动操作技能的培训,也忽视了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三)网络文化冲击:劳动价值认同的消解

社会风气对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决定性作用,劳动教育的成效依赖于良好的社会风气。当前,劳动功利化的不良风气普遍映射于网络社会中。

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网络成名的方式实现一夜暴富,这种现象会误导年轻人认为不需要努力劳动也可以获得巨大成功,从而削弱他们对劳动价值的认同。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具有去中心化特性,允许信息在不同节点之间自由流动,信息来源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辨别,且内容良莠不齐。海量复杂难辨的信息在网络社会中容易形成特定的网络文化,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号召”和“示范”作用。部分网络文化传播的是消极、负能量的信息,如“躺平文化”等,使大学生对劳动产生消极情绪,对劳动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一些流行的观念和舆论过分强调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传播功利主义价值观,使人们更关注劳动带来的物质回报,而忽视劳动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这类文化价值偏差曲解劳动本意、扭曲劳动价值、抽离劳动实质,加速了劳动价值观向功利化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劳动与物质财富的联系,使劳动与个人发展脱钩。这些错误价值观与劳动教育理念产生冲突,误导了学生的劳动认知,使大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劳动教育的价值,对劳动教育缺乏兴趣并产生消极的劳动心态,排斥无偿劳动、义务劳动、志愿劳动等饱含积极意义的劳动,乐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漠视劳动。

三、信息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一)优化教育形式:建立资源依托,拓展教育平台

1.统筹校内资源作为内部依托

统筹校内资源,坚持劳动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原则,“劳动课程”与“实践平台”两线并举,创设多元化劳动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强化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以实践平台为媒介促进大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学科教育中,在专业学科中加入与劳动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模型制作、实验测量、代码调试等,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提升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通过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特性开展“劳动竞赛”“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硬实力,为其步入社会、立足岗位夯实基础。

因此,学校需要提供政策、场地、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积极构建丰富的劳动情景。一是建立实践育人基地,分门别类地建立服务型劳动基地、创业型劳动基地。配套实践导师,在经营、管理知识上给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开展自力更生的劳动实践。同时,实践导师聚焦具体实践并提出改进建议,加强从规划到实施的全程教学反馈。二是建立技能培养基地,开设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实验实训项目,将前沿技术、学术应用于劳动创新教育,加强项目指导孵化,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把握机遇,实现劳动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动手与动脑的有机结合。在实践教育中,构建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和具有专业元素的劳动场景,促使大学生主动下沉心态、回归劳动。要求学生参与日常劳动,号召学生积极响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教育学生逐步提升专业硬实力,引导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多层次开展劳动实践,逐步提升劳动能力,适应更加复杂的复合型劳动。大学生以日常劳动为起点、专业劳动为阶梯、创新劳动为升华,既要身体力行也要有所感悟,逐步形成劳动主体意识,培养起以劳动实践与创新理念相融合的劳动观。

2.拓展社会资源作为外部依托

劳动必须面向真实世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劳动教育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现象。个体的思想转化必须经历实践锤炼,通过丰富的经历引发心理活动变化,理解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内涵。真实世界的劳动过程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的过程,能够将传统技能训练提升到真实情景演练,通过体验新产品的生产、新技术的发展、新模式的运作,强化信息时代劳动教育的真实性和创新性。

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外部真实世界,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变化,积极向外拓展、寻找有利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引入真实世界的劳动场景,挖掘劳动教育新理念和新路径。为此,优化产学研融合、加深推进校企合作是必要手段。首先,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职业为基石开展劳动教育,将教育目标对标企业优秀人才,为国家产业升级打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提前量。其次,建立校企联动机制。高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统一人才输出标准,实现校企在人才输送通道上的高度衔接,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参与做好充分准备。

充分的校企项目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切实体会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创造世界的过程,加深对劳动意义和劳动价值的认识。将劳动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可迁移劳动的能力,离开校园后能够进行“自循环”式的自我发展和提升,不断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和精神基石,适应未来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二)创新内容形态:培养数字能力,适应劳动新形态

当下,以信息技术革新为主导的“非物质性劳动”将逐渐取代“制造性劳动”,劳动形态发生的巨变给传统劳动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数字技术是劳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数字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适应劳动新形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必要之举。

劳动生产领域对人才提出“具备综合数字素养”的新要求,为高校劳动教育赋予了新使命。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这要求劳动者不断在学习中提高信息化劳动素养。劳动教育应通过开设信息技术相关劳动课程、组织数字化劳动相关比赛等措施,确保学生保持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数字能力的养成,通过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和数字工具,并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数字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让学生亲手完成各种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机会,培养其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主动应对未来的劳动生产需要,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上作出新的贡献。为了达到数字素养教育的目标,高校还需要完善数字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掌握数字技术在劳动中的具体应用,善用数字手段解决工程场景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通过完成各项实际工作和工程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个人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劳动创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关注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字技术的最新应用,在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环境中了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生活底层逻辑,进一步认识数字世界。

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劳动的形态,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劳动需求,高校应该重视数字能力养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和数字工具,并注重实践教学和数字创新精神的培养,对焦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提升大学生对信息时代职业要求的胜任能力。

(三)强化价值导向:营造清朗氛围,构建价值认同

1.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协同应对网络言论失控

近年来,网络成名现象层出不穷,但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一些言论和行为暗含“轻松致富、名利双收”的价值观念,无形中助长了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主要受众,很容易受到这种观念的侵蚀,过度追求网络成名而忽视学业和现实生活,动摇脚踏实地的劳动理想,劳动价值认同不断消解。社会对劳动价值认同的程度决定了劳动教育成效,因此亟须树立一个正确清晰的价值取向。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网络信息进行约束和管控,规范媒体传递的价值观,并限制错误言论。媒体应主动辨别并抵制错误思潮,严格把关内容产出,严厉打击依靠炫富、暴富和不劳而获等低俗话题吸引流量的行为。同时,政府还应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力量,纠正不符合主流思想的内容,拒绝拜金主义,对带来恶劣社会影响和严重歪曲青年价值观的账号进行整改或取缔,共同规范网络价值传递。

在微观层面上,高校应加强对网络不良价值观的防范。首先,思政工作者应确保占领网络阵地,关注学生网络社交动态;其次,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对信息过滤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筛选网络信息,规避不良内容,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传播。此外,进一步引导学生以正能量网红为榜样,传递有益于社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引领偏离的价值观回归正轨。

2.网络助力劳动教育:全面拓展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渠道

网络信息传播的无时空限制特点与隐性教育相契合,为思政工作者在劳动教育方面提供了新的隐性教育途径。当下,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利用网络进行劳动教育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首先,思政工作者应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建立稳定的思政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优势。在主流社交媒体上设立劳动教育相关的公众号或页面,定期发布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章、视频或图文信息,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支持和鼓励思政类活跃账号,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内容,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其次,推广线上劳动教育课程。线上课程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通过网络教育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分享实践经验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此外,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线上劳动教育主题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并分享自己的劳动故事和经验,以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如直播、短视频等形式,邀请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分享他们的劳动故事,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敬仰和向往。在内容上,除了展示各行各业劳模和身边先进人物事迹外,还可以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结合时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劳动教育与时政热点紧密相连,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形式上,借助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等多样化手段传播先进思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大学生。此外,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征文、摄影比赛等活动,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充分利用网络阵地,营造契合主旋律的舆论环境,为后疫情时代贡献积极的劳动育人成效,促进社会经济生活回归正轨,完成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建设。

猜你喜欢

劳动数字信息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月“睹”教育信息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答数字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数字看G2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