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泉市山杏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12-09王佚名龚春启谭靖彤

山西农经 2023年20期
关键词:平泉山杏活性炭

□高 翠,王佚名,龚春启,谭靖彤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探索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的农业产业延展链条[1]。

河北省平泉市原为国家级贫困县,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和引领,大力发展山杏产业。曾经在贫瘠的土地上作用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的山杏,在立足市域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了“产业与脱贫互促、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了“山杏树林防沙固土—山杏果助农创收—山杏壳科技赋能—山杏仁饮品畅销”等多条循环产业链,年产值9.87 亿元,山杏树成为了乡村振兴致富树。同时,平泉市充分利用山杏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各种能源和废料。杏壳经过碳化制成的活性炭广泛用于有机物溶剂的提纯、精炼以及污水的净化,碳化过程中的热能吸收再利用,废渣也成为有机化肥促进农作物生长,实现了电热肥联产,构筑了一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链条,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到了最低,践行了二十大报告中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要求。

如今山杏产业链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旨在结合平泉市的具体发展状况,为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快山杏产业链的发展。

1 平泉市山杏产业链发展现状

1.1 山杏植林涵养水源,打造生态屏障

平泉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燕山山脉深处,受地形、纬度的影响,天气冷凉,土地瘠薄,一般树种极难成活。近年来,平泉市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动当地农民群众种植山杏的积极性。从2006 年开始,平泉市山杏种植面积以每年约3 333 hm2的速度增加,截至目前,平泉市山杏总种植面积已经达约46 667 hm2,占全承德市总面积的7%、总林地面积的14%。山杏树种的种植发挥了其固沙保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作用。经专业测算,每种植6 667 hm2成林山杏,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30 万t,种植山杏林的生态效益非常显著[2]。

1.2 杏壳变废为宝,促进绿色发展

杏壳活性炭可以充分发挥活性炭强大的吸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领域。杏壳活性炭作为较好的黄金制品提取物,可以被广泛应用到金矿采金生产中。

此外,杏壳经过高温碳化制成的黑色固体状碳颗粒或粉末,再经过压制工艺,配合美术大师设计的精美图案,可制作成布糊、金属掐丝等室内装饰画,对于建筑装修后甲醛等污染性气体的物理吸附和净化具有强大作用,且杏壳活性炭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可以应用于化工、电子、医药、除杂等方面,也可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净化,可有效除去臭味、氯、氰及多种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和脱色。果壳变废为宝,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

1.3 科学技术开发引进,提升企业产能

平泉市致力于建设“工业强市”,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留住科技人才,并与林业科研部门开展广泛合作。2002 年,平泉市与河北省林科院联手,研究晚花山杏技术,促进山杏种植提质增效;2009 年,平泉市为北京林业大学提供了建设用地和试验用田,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北方科研基地,帮助平泉市山杏繁育推广工作走上快车道。

企业也在不断地寻求科学技术创新。亚欧食品有限公司独立研发了杏壳破碎技术,用技术代替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华净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杏果产量逐年上升,企业设备升级制造,实现了产能的创新提高。

1.4 农民就业岗位增加,拓宽收入来源

平泉市的山地多于平地,山杏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就业提供了契机,山杏产业支撑起山区农民的新希望。早些年,山杏处于野生状态,收益较低,在产业链模式下,农民参与发展,成为山杏产业链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山杏企业振兴计划的推进,农民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带动家乡逐渐走上致富之路。

随着山杏产业链的不断拓宽和延伸,平泉市从事山杏加工制造的企业达到66 家,山杏产业链的产值达到9.87 亿元,市场拓展到西北、东北和华北。多家本地企业形成的产业链已经带动7.5 万人在当地就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也使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2 平泉市山杏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

从山杏产品本身的特点来看,山杏成果保质期较短,受天气影响,容易腐烂,销售渠道相对狭窄,产品特色不突出,一旦出现滞销,将会给农户造成损失。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越来越普遍,农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最终导致农产品滞销。以个体为经营单位的种植农户往往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利润空间有限,销售效率不高;规模种植的农户由于所在地区较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容易错失销售机会,也易导致农产品滞销。

2.2 山杏产业链产品特色不突出

平泉市山杏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产品品类较多,但平泉市以外的消费者对杏仁露、活性炭画、杏仁油等产品知悉程度不高、印象不深。以炭画或其他活性炭手工艺品为例,多数活性炭手工艺品仅经过简单装饰,没有或者很少结合平泉市当地特色契丹文化以及承德地区的避暑山庄文化打造独特产品,产品品牌特色不突出,缺乏自身独特性与市场竞争力,难以给消费者留下鲜明印象。

2.3 企业联动性能差,资源利用不充分

虽然平泉山杏产业链链条上产业、产品居多,但大多数是单独发展,本地企业没有形成互推的良性动力[3]。企业的经营秩序混乱,出现不规范的恶性竞争、抬价收购和压价倾销的现象,使得山杏加工企业收益增长乏力,企业发展艰难。企业也存在资金利用率低、设备闲置、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2.4 核心技术突破存在瓶颈,人才流失存在弊端

产业可持续发展必定离不开核心技术与人才。拥有高效化、精确化的核心技术以及引入高科技、高技术人才可拥有发展的原动力。核心技术的缺失提高了规模较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使生产制造受制于人。平泉属于县级市,交通、教育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技术型人才往往选择前往邻近的地市进行就业;另外,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培养需要较长周期,这些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5 政策宣传方式传统,部分群众对政策缺乏了解

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农民的配合,但目前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进程、政策开展等方面了解不到位。各级单位职工老龄化严重、多媒体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多数与惠民政策、工作开展情况相关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形式发布,使得农民接受度低、缺乏参与感,工作人员与农民互动性差。

3 平泉市山杏产业链发展对策建议

3.1 拓宽营销渠道,打开市场

3.1.1 探索直播带货途径

网络直播销售所需成本少、门槛低,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性。当下,许多农产品都在发展网络直播带货这一销售途径,网络直播不仅能够让消费者所见即所得,提高其购买信心,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使消费者获得满足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和主播的个人效应,可以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3.1.2 推进建立供销合作社

按“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山杏林基地,以山杏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影响力,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促进企业与基层农资网点的高效对接。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促使企业与农户顺利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前端生产综合化,后端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模式,更好服务“三农”,保障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

3.2 融合契丹文化、山庄文化,展示本地特色

活性炭手工艺品如炭画、装饰器皿等应充分吸收平泉市契丹文化元素,将契丹图腾、文字等民族特色有机融入活性炭工业品中作为物品自身装饰。此外,也可以用精致外包装介绍宣传契丹文化来源、习俗、以及与炭的渊源。通过与平泉市博物馆合作,仿照契丹文物样式,利用现代技术将其在活性炭上复原,让消费者通过工艺品体验到几百年前古人的智慧,得到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同时承德地区还有独特的避暑山庄清廷皇家文化,在工艺品的制造设计中也可以结合清朝皇家设计元素,与避暑山庄园区合作,开发相关文旅产品,充分挖掘本地独特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

3.3 政企携手,为山杏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3.3.1 政府给予优惠政策

平泉市政府部门应继续出台鼓励政策,给予山杏产业链企业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避免技术导致的发展“后劲不足”,在企业用于研发的贷款上提高支持力度,鼓励其研发创新,降低特定贷款利率,提高特定贷款额度。在提升科技研发方面,突出企业的信誉度,使其更易获得优惠补助资金,促进企业更快发展。管理部门应出台政策,稳定市场竞争模式,避免恶性竞争,促进良性发展。利用上级项目政策,引导鼓励造林大户及企业建立山杏种植基地。

3.3.2 大厂带小厂,助推共同发展

山杏产业链要谋求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除了本地政策的扶持以外,规模企业的示范带动,产业链相关上中下游所有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也是保证整个产业链有效运行的因素。

规模企业应当积极与本地中下游相关企业合作,宣传自身产品的同时发挥联动作用,提高相关企业知名度。山杏产业链中的制造加工企业应加大与本地其他同质企业合作力度,共享部分基础设施,闲置设备可采取产业链合作模式,在产业链中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利用率[4]。缩短原材料运输距离,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依托承德华净、承德亚欧果仁、绿世界等龙头企业,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山杏产业示范园区为中心,发展山杏产业链,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经济格局,打造产业集群。

3.4 大量吸引相关人才技术

3.4.1 健全人才落户优惠机制

为鼓励高技术人才选择落户本地,同时防止本地人才外流,可以提高就业薪资,增加福利优惠政策,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待遇差别。同时可为相关技术型人才提供住房便利,购房优惠,吸引其落户本地。在本地从事农业生产和科技制造业专业人才的子女可享受优先入学、选择入学等便宜条件,从而大幅提升人才保留度,为平泉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保障产业链可持续生产。

3.4.2 签订培养协议,缩短技术型人才培养周期

缩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周期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可在大专及高职院校选择性培养人才,建立技术人才专项培养机制,签订人才保留协议,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前期做好铺垫,“锁住”技术人员,从学生时期开始培养专项人才,能够有效提高效益,推进产业链发展和当地致富进程[5]。

3.5 及时更新信息,政策落实有序进行

3.5.1 建立大数据智慧管理系统,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有序进行

将本地资源利用开发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数据信息录入统一的乡村振兴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计算机云计算、数据统计等多种科学技术实现动态实时监测,整合各乡镇土地资源利用、农作物生长、交通实况等信息,打造数据体系。

根据一村一户建档的精准扶贫模式经验,将每户的情况上传至统一平台,建立标准,识别原贫困人口是否符合相对贫困认定标准,实时跟踪农户情况,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时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带来的便利,根据近期状况对未来一年的情况进行预测,并制定多种常规计划或应急计划。

3.5.2 做好细化区分工作,实现政策平稳落实

前期的脱贫工作主要围绕评定标准以下的贫困户开展,对于评定标准以上的家庭来说,惠民政策力度有待提高,因此要区分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实现惠民政策的全覆盖。对于返贫风险高的农户,要积极安排预算,探索村干部重点监测、部门资金打捆支持、社会筹资辅助支持的帮扶模式,同时完善农业大棚、生产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实现一户不落,全市共同致富。

4 结束语

目前,平泉市循环经济已积累了很多发展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平泉市应该从销售方式、产品特色、政企合作、人才技术以及政策宣传等方面完善山杏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助力平泉市山杏产业链发展。

猜你喜欢

平泉山杏活性炭
平泉市万寿菊带农增收致富
山杏苗繁殖技术
平泉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做实联动监督“后半篇文章”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玩转活性炭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神奇的活性炭
彰武县山杏良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平泉发改局:打好立县富民“三张牌”
亲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