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
2023-12-08李慧琪洪云翔宁鹏飞
李慧琪 洪云翔 宁鹏飞
摘 要:本文探讨了物流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文章指出,物流包装法律规范的完善有利于规避物流风险,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同时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保。针对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监管机制和明确环保要求等措施。
关键词:物流包装;物流行业;法律规范;完善;制度
一、绪论
物流包装是对商品进行保护、快捷运输和促进销售的技术过程,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材料等来实现。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流包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生产的末端和流通的始端。包装赋予了产品流通能力,在整个物流环节中发挥着保护作用。可见包装对物流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我国关于包装的法律规范分散在各个相关法律规范中,如《商标法》、《合同法》等,缺乏体系性。现存的一些行业标准和规范又缺乏强制力和执行力。完善物流法律规范有利于规避物流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执法环节的法律依据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并能及时预测风险,从而进行有利的管理和防范。同时保障了物流环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便接下来的各个物流环节能够顺畅进行。因此,完善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是必要的。
二、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现状及问题
(一)法律规范不健全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缺乏专门的物流法律规范。目前,物流法律规范主要散见于《合同法》、《海商法》、《港口法》等法律中,但这些法律规范大多是从旧的经济体制下沿袭至今,与现代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隔阂。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领域和环节广泛,物流法律规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于各类相关法律规范中,导致物流业者难以掌握并执行。同时,这也对整个物流流通环节不利,更不利于形成行业优势。我国物流法规多由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人大或政府制定颁布实施,形式多样且层次较低,给物流业者从事物流活动带来困扰,同时也给查阅造成障碍。我国物流业发展至今仍存在许多“真空地带”,许多物流关系没有法律规范加以规制。
(二)主体监管不到位
由于缺乏专门的市场监管体制,市场上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选用相对廉价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这违背了包装的重要保护功能,导致一些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外力或环境变化而受损。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货物,如农药、液化气体、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货物,如果包装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对于承担包装完成后的货物运输公司也缺乏有效的监管。这导致了许多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外力或环境的影响而遭受损失。
(三)环保要求缺失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过度包装的现象,如“天价月饼”、“天价馍馍”等。这些过度包装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此外,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经济收益,常常采用有毒有害的塑料制品当做包装材料,这些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且在遇到高温高压时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有些甚至会残留在食品或药品中,危害人类健康。
三、完善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发展,正悄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物流业相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一个健康、有序、高效的市场首先需要一个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制度化主体的良性建设,这有离不开有关物流主体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调整,完善的物流包装法律规范必将为物流市场的发展,和各类企长造出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完善监管机制
我国仅靠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大监督监管机制,来保障物流包装相关法律规范的执行和物流市场的有序。首先,要注重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监督监管作用。为了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自律能力,应尽量细化每个重要环节,建立区域化的物流协会组织,加强协调作用,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于不符合包装标准的货物,应严格按照包装基本原则进行筛查,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罚款或追究法律责任。对于易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的货物,应严格把关包装和提前预防措施。对于恶意降低物流成本的企业,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明确环保要求
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加大对绿色物流包装的扶持力度。财政部门《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指出,支持包装行业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包装产业发展。这些项目包括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包装减量化和节能化、包装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等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项目。这些优惠政策是政府对物流包装发展的引导,推动着我国现代物流包装业的发展。应在法律规范中加强对环保要求的表述,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减少过度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
四、结论
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新型产业正在快速融入市场经济环境。然而,落后的法律环境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规避物流过程中的风险,为物流包装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针对物流及其各环节的立法缺失导致风险扩大,不利于物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为物流包装立法并加强执法,是综合考虑潜在风险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健全的制度、周密的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实现我国物流的高速、有效、健康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章海帆,蒋菲,周伯煌. 物流包装绿色化法律回应及制度构建 [J]. 法制博览, 2020, (13): 72-73.
[2]王铮. 物流包装法律规范的完善 [J]. 现代经濟信息, 2016, (22): 283.
[3]那娜. 完善我国物流包装法律规范分析[D]. 新疆财经大学, 2013.
[4]时晶. 物流包装法律规范的完善途径分析 [J]. 物流技术, 2012, 31 (13): 160-161+199.
[5]陆辉. 完善物流包装法律规范的有效途径分析 [J]. 中国商贸, 2012, (08): 140-141+146.
作者简介:李慧琪(2001—),女,广东湛江人,学历:本科,单位:广州工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
项目来源: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物流包装在社会公益中的应用研究(xj2023137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