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外的七千年
2023-12-07许诗怡
许诗怡
谈及上海的历史记忆,会触动起我们怎样的回忆?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腾飞活力,是一百年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出版了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创办了第一份机关刊物《共产党》的红色嘹亮,还是再早一些的十里洋场、百年外滩的风云集会,抑或是更早的小渔村的刻板意象。那么让时间轴继续往前拨动,地域继续扩大,7000年前的长三角是什么样子的呢?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文献里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吗?《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一书,将会带领大家重返原初历史情境,凭借丰富的田野样本,“接地气”的田野经验,逐一为大家揭开种种疑题与困惑,在万年的文化脉络中,透彻的认知和整体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历史地位与意义,理解玉文化先统一中国所带来的巨大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究其书写背景,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進口博览会上,国家领导人正式宣布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三省一市看成一个经济发展互动的区域整体。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就此及时做出学术的回应:长三角地区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形成明显的一体化格局。其主要考古依据就是良渚文化遗址的环太湖分布现象。并于次年4月8号-12号,成功举办了第十五次玉帛之路(环太湖)文化考察活动。此次文化考察目标很明确:一是要重新认识玉文化发展如何用两千年时间在长三角先获得统一的: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年)——崧泽文化(距今6000年)——良渚文化(距今5000年);二是梳理清楚玉文化统一长三角、再统一中国的文化历程。考察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王仁湘、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国家文物出版社高级编辑张征雁等12位专家学者组成。随即汇总学术观点、调研感想、记者访谈等集结完成本书,全方位立体化清晰地呈现出第十五次玉帛之路的全过程。
就全书的学术突破性而言,“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这个命题的重要意义,是对文学人类学派在2013年提出的“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宏大命题之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其探索集中在把“神话”观念真正和文明的源流研究融为一体。即试图更加明确而具体的描述出,玉作为一种先于文明国家而存在的信仰系统,其所衍生出的,具有万年之久的玉文化传承与传播,是如何在距今四千年之际,逐步统一中国的,其间关键的步骤是什么,这个统一过程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又是怎么样的?进而将焦点锁定在史前玉文化发展脉络上,在史前期玉礼器不断衍生和传播变化的具体过程中,找出先于青铜时代和文字书写时代的文化聚合力量,从而说明从“满天星斗”格局到夏商周文明国家的催生过程。
叶先生指出玉文明的起源有两个条件:一、把玉神圣化的文化观念;二、是玉矿的资源供应。进而提示出在中国“多元一体”文明进程和王权意识形态建构中,玉石神话信仰的跨地域交流与传播是最为活跃和显著的动力要素。其基本信条是:玉代表天,天也就代表神,神能代表永生不死。由此,玉石神话研究,属于比华夏国家更早的信仰之根的探寻。与玉相关的礼制、神话、信仰是统一的关键,并通过文学人类学15次玉帛之路所掌握的丰富材料,充分显现出中国史前玉礼器发展的万年历程,是在距今五千年的长三角地区,第一次完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化建构。在具体的器型分析中,叶先生将在长三角地区,经过漫长石钺礼仪化过程,最终形成的作为礼器的玉钺,和未经过铺垫与准备阶段,在5300年之际突然出现的中原最早的玉钺,形成了鲜明与有效的观照。进而提示出:是石钺、玉钺引领着长三角地区史前玉礼器传统的发生,并相对形成玄黄二元色对应的用钺制度之雏形,在后世中原文明国家形成的礼制化进程中发挥着文化基因的作用。唐启翠教授点明夏商周以来王权意识形态中的六种核心玉礼器中,器型被确认的,率先出现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并发挥着文化交流使命的就有璜、琮、璧、圭、琥五种玉礼器。她指出长三角史前玉礼器直接奠定了中国王权礼制话语建构中的玉礼器基础,构成了重述中国的重要物证来源。王仁湘教授、易华教授则从器制考究、器型演化等层面出发,结合中国早期的社会秩序、宇宙观与礼制话语体系,深入探究齐家文化、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关系。此外,《人民日报》主任记者杨雪梅提到环太湖领域的史前文化虽发展并不平衡,但出土玉器体现出高度一致的演化步伐。杨骊副教授以玉衣、玉钺为例,结合文献,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神话思维,指出玉石崇拜体现了最典型的中国式神话观念,神话的物质文化证据在中国的大地上比比皆是,我们生活在神话的大传统中。
诸上研究,振聋发聩地昭示玉不仅是长三角文化最深远的精神原型,更是早期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以玉为神的信仰和对玉礼器体系的崇拜,先统一了长三角,即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率先实现了玉礼器的体系化和规模化发展。随后,该玉器体系部分沿着长江西传,又越过长江向苏北和山东地区传播,再沿着黄河向上中游地区传播,基本上覆盖了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所带来的文化认同过程和地理路径,也是中华民族多元走向一体的见证。
就研究方法而言,以叶舒宪先生为代表的文学人类学学派针对文献材料出现时间晚,地域相对集中在中原地区的两重局限,强调从二重证据(出土文字)、三重证据(非文字的口传文化与仪式民俗等)和四重证据(出土的遗址、文物及图像)整合而成的“证据链”和“证据间性”视角,融合文、史、哲和考古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范式,对七千至五千年前长三角地区玉文化进行系统调研采样,从中国礼制文明发源地高度重新认识长三角。在具体路径上,依据非文字资料重写“大历史”的旨趣,立足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玉礼器系统实况,在器型学研究与工艺学研究的范式外,通过对21个实地遗址、工作站与博物馆的梳理,寻找先于夏商周的玉礼器传承主脉,演进过程与模式。进而遵从四重证据法所提供的线索,对《周礼》六器说做出实际的修订补充,判明六种玉礼器的历史发生谱系。不断揭示出潜藏在文本之下的历史真相,为聚焦本土文化精神与思考本土知识信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认识途径。
此外,探索与争鸣同在。学者们针对“四重证据法”存在的诸种争议进行了探讨与反思。如胡建升教授提到了专家们四个方面的理论焦虑:1.“文”与“物”的矛盾;2.“想象”与“实证”的矛盾,3.如何处理文学人类学过去与现在的矛盾;4.四重证据法的焦虑。在回应中,他指出与传统学界重视文字文本不同,文学人类学旨在运用有形的出土器物揭开被文字遗忘或遮蔽的文化编码与精神信仰,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加重视与平衡实证与想象的文化关系。同时,在文学人类学学派从早期着力运用跨学科理论来阐释文字文本,到现在走向文化文本的学科范式转型过程中,需不断解决与弥合大小传统范式之间的裂缝。并强调,文学人类学是从四重证据的整体信息出发,重视证据之间的信息连贯与历史链条,并非忽略意义生成的文化语境与社会语境,也绝非证据越多,越藏匿证据的有效性。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永基先生则指出大数据的建立,在于其结果的相关联性,这是其他研究模式不可取代的全新模式。也恰如叶先生所言,不同证据的间性互阐效果,要远比单纯一重证据视角的“死无对证”有利得多。书中对文学人类学理论的相关讨论,反思了文学人类学在构建兼具世界性和本土性的理论话语中的经验,充分彰显了其有效性与开拓性,检讨了其革新与不足,更助力于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与追问中的不断深化与完善。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連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叶先生曾提到过,文化自觉不是口号,而是对中国文化整体、深度和全新的认识。玉帛信仰的深度发掘,或能为中国文化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开辟出本土文化再自觉的认识方向。整体而言,“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等文化命题的提出,有助于从学术上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礼制起源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物质,找到中华文化与民族认同的信仰之根;对于理解与阐释华夏文明的史前起源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对于如何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学科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有助于建构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理论,引领文史哲的学术改革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最有力的学术支持。其视野之广,笔力之扎实,田野调研之深耕,吾辈亦叹服与学习之。
同时,这一文化命题凸显出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区别于既往“上海过去是个小渔村”,缺乏历史文化底蕴的认识误区,旗帜鲜明地提示出7000年前文化发展领先一步的地方就在长江三角洲,为重新认识与解读、宣传上海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学术契机。对相关玉石神话的探索与解读,更为符号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的提取与转换、遗产线路的设计提供了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推进区域发展、发掘与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力,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以文化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正如学者们所慨叹的那样,玉学观察的路还很遥远。玉文明沟通了东亚世界,塑造了玉之东方,内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巨大的理论张力和学术生长空间。在从物质和神话信仰传播的视角,深入挖掘东亚地区的史前玉文化传播线索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处理与看待在世界不同文化形态中,如贝加尔布里亚特地区、亚马逊印第安人地区、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等未被本土学界所深知的玉文化;如何认知和思考其不同的延续路径、用玉习俗、玉文化特质与核心的内在驱动力,深入开展中外玉石神话的比较研究;如何着力于用世界性眼光看待文明起源问题,反思世界各大古文明发生期的共同要素,在交流与互鉴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理论、中国方法走向世界,也值得进一步追问与深化。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专业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