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瑜伽”
2023-12-07张励耕
“瑜伽”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词,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或接触过,那么,“瑜伽”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现代瑜伽馆里各种与身体有关的练习,还有些人体验过传统瑜伽中的呼吸、冥想等内在练习,甚至听说过瑜伽哲学、《瑜伽經》……确实,这些都是瑜伽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瑜伽又远远不止于此。
“瑜伽”的丰富含义
“瑜伽”原本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古老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冥想、哲学等内容,既提供具体的练习方法,也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如果能正确地在综合意义上学习、练习瑜伽,人们不仅可以获得身心的平衡与愉悦,还可以找到解答人生根本困惑的途径与方法。要想厘清这么多“瑜伽”,就要追根溯源,从瑜伽的起源地古印度讲起。
先说瑜伽的本意。从词源学上看,梵语中的“yoga”一词与英语中的“yoke”同源,字面意思是“轭”,表示调控、驾驭、连接、结合等意思,中国古代也译作“相应”。瑜伽的雏形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两三千年,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石刻上,就有一些人物的姿态类似于静坐冥想,被认为有可能是当时的修行者。到了公元前五六世纪至公元初,在印度最早的哲学文献奥义书中,已经明确出现了“瑜伽”一词,如“摆脱污垢和死亡”“达到梵”的“完整的瑜伽法”,通过控制感官和呼吸来看清自我本质、看到梵的“禅瑜伽”,能够达到与梵合一的瑜伽六支,等等(参阅黄宝生译《奥义书》,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可以看出,在最初的时候,瑜伽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冥想,二是通向梵(即印度人认为的至高存在)的修行方法。
第二说作为精神方面练习的瑜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瑜伽进行系统性的论述和阐发,此类著作的第一部代表性成果是帕坦伽利(也译作“钵颠阇利”)的《瑜伽经》(参阅黄宝生译《瑜伽经》,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研究一般认为其成书年代在公元2世纪至5世纪之间。在理论上,《瑜伽经》认为人生有很多烦恼和痛苦,因此需要修习冥想(中国古代译作“禅那”)和三摩地(中国古代译作“定”或“三昧”,与“禅那”一起合称为“禅定”),从而达到解脱——解脱正是古印度修行的最高目标。在实践上,《瑜伽经》介绍了包括调息(即控制呼吸)、选择特定的冥想对象等在内的修习方法,分类总结了不同状态的三摩地,还要求修习者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所有这些方法被归结为“瑜伽八支”。帕坦伽利的瑜伽体系在后来被称作王瑜伽,指以调息、冥想等为具体方法,致力于心理和精神方面提升的瑜伽,这个意义上的瑜伽有些类似于汉语中的“禅修”。
第三说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瑜伽。《瑜伽经》的哲学理论即瑜伽派的哲学,是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但是,冥想的方法并不为瑜伽派所独有,而是在各个流派中被广泛接受,甚至非正统的佛教和耆那教也使用这样的修习方法,而《瑜伽经》中的一些内容也受到过佛教的影响,这说明瑜伽实践和瑜伽背后的理论是可以分开的,瑜伽练习并不必然与瑜伽派哲学结合在一起,瑜伽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冥想被广泛应用于佛教的禅修,乃至演化为心理学中的正念疗法,在现代生活中发扬光大,这些都脱离了原本的瑜伽理论。但这也正能说明,瑜伽的本意之一“冥想”是从古到今帮助了无数人的方法,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样隐秘的渊源。
第四说作为修行途径的瑜伽。瑜伽的发展还有不同的路径,《摩诃婆罗多》的插话《薄伽梵歌》就代表了另一种对瑜伽的理解。《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薄伽梵歌》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却以诗歌的形式生动精彩地讲述了宗教哲学方面的深刻道理,因而也被单独奉为一部经典,在印度家喻户晓。这部经典的核心思想就是业瑜伽、智瑜伽、奉爱瑜伽(黄宝生译本译为“信瑜伽”),分别指通过行动、通过知识和智慧、通过虔信和崇拜的方式,最终实现与梵合一、获得解脱。可以看出,这个意义上的瑜伽的含义较为宽泛,指的就是修行途径,以冥想为代表的“瑜伽”只是这些途径中的具体方法之一,而且并不是必需的。
第五说作为身体练习的瑜伽。到了近现代之后,瑜伽练习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进一步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的诉求相结合,这其实属于哈他瑜伽。现在最常见到的瑜伽馆里的瑜伽,不管是较为传统的体系,还是阿斯汤加、艾扬格等诸多现代瑜伽派别,都是在哈他瑜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哈他”的字面意思是“力”,也有解释说指太阳和月亮。哈他瑜伽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主要经典包括成书于约15世纪的《哈他之光》等。传统的哈他瑜伽主要包括体式、清洁法、契合法、收束法等身体方面的练习,对调息的方法也有更多发展;而现代瑜伽基本就以体式为主。《哈他之光》说,哈他瑜伽是攀登王瑜伽的阶梯,但也说哈他瑜伽与王瑜伽是相辅相成的,哈他瑜伽的练习要以王瑜伽为目的,其第四章《三摩地》的内容更是与冥想、修行直接相关。总之,现代的瑜伽更多的是一种体育运动,既脱胎于原初意义上的瑜伽,又与之有不少区别,特别是在目的上有不一致之处。
简而言之,从瑜伽的本意衍生出了不同的瑜伽观念,它们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改善身心的练习实践,这在古代仅指以冥想为主的、精神方面的王瑜伽,在近现代则出现了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哈他瑜伽和各式各样的现代瑜伽;另一个方向是作为修行途径的人生道路——“瑜伽奥义丛书”主要涉及的就是这个方向上的瑜伽。而对这些不同的“瑜伽”做出系统整理、使之现代化并将其推向全球的人,正是印度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瑜伽大师辨喜。
辨喜和他教授的瑜伽
辨喜只走过了不到40年的生命历程,真正用来进行自己事业的时间只有不到10年,却是向西方乃至全世界传播印度瑜伽和吠檀多哲学(和瑜伽哲学同为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派)的第一人。他师从在印度极具影响力的瑜伽士罗摩克里希那,并在1893年赴美国芝加哥参加世界宗教大会而一举成名。此后他一方面在西方传播古老东方的思想、文化和哲学,主要采取演讲或讲座的形式,然后由弟子或其他人员记录下来并出版;另一方面在印度建立组织,推动罗摩克里希那思想的实践和印度社会的改革。他的思想在印度和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包括甘地、阿罗频多在内的无数人深受他的影响,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与他有关的传道会或研究中心。
为什么辨喜的思想和他教授的瑜伽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这个问题需要亲自阅读他留下的文献、接触他的理念才能解答,但译者在此可以先概括介绍一下,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印度思想相比,他的思想至少在三个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
其一是完备的系统性。印度的思想文化丰富而复杂,无论是在历史、哲学还是文艺领域,想讲清楚和印度相关的东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浓厚的宗教因素,给这些领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读者们难以捕捉其背后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辨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清晰的体系,他把吠檀多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旗帜,把印度最核心的思想和智慧概括为四种瑜伽:智瑜伽、王瑜伽、奉爱瑜伽和业瑜伽(其中王瑜伽源自帕坦伽利体系,另外三种则源自《薄伽梵歌》),分别指通过思考、通过冥想、通过爱、通过行动来修持自身、实现自我。这个框架就像思维导图,从根本上囊括了印度传统智慧的精髓,让不同情况的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他的人生之路。
其二是充分的现代性。辨喜为什么能够比其他思想者更出色地完成阐述印度思想的任务呢?这恰恰是因为他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精通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思想,能以更贴近当今生活的方式更严谨地阐发古老的智慧。尼基拉南达撰写的较为权威的《辨喜传》的第四章曾这样概括辨喜的贡献:
无论多么有价值的钱币,如果仅仅属于已经过去的历史时期,就不能再作为货币流通了。神在不同时代会采取不同的形式,以服务于当时的独特需求。
辨喜很好地克服了印度传统的宗教色彩过强、神秘主义浓厚等缺陷,又汲取了现代模式的长处,将流传千年的智慧讲得清楚明了、易于理解,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说,他的方法和思路也值得我们在发掘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传统智慧时参照学习。
其三则是“全程高能”。我們常常可以发现,思想的力度与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并不是一回事,往往是分开的,而真正同时包含这二者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以至于有人认为它们是相冲突的、不可兼得的。在复杂而精巧的哲学中,虽然充斥着理智上的精彩之处和思辨的力量,但我们的心灵却很少得到真正的震撼;在艺术等领域内,我们的灵魂可能会被崇高感或美感击穿,却又找不到能持续指引我们的思想力量。相比之下,辨喜留下的文字既不是干巴巴的哲学或说教,也不是让人一时满足的心灵鸡汤,而是同时具备精致的思想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译者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到辨喜的文字时,在思想和情感上受到的双重震撼,而且在后来的翻译和研究中也一直感受着这样的力量。这的确是与其他思想、哲学或宗教文献非常不同的,让读者始终觉得像是在辨喜身边,聆听他将最高的智慧娓娓道来——“坐在老师身旁”,这恰恰是“奥义书”一词本来的意思。可以说,通过辨喜的话语,我们似乎直接与更高层的存在产生了某种连接。
瑜伽所揭示的根本性的问题
其实,辨喜所说的瑜伽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之物,也不是象牙塔里枯燥无味的学问,而是与人们生活中最根本性的那些困惑息息相关。无论身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总有一些的问题不断困扰着我们。有时它们会以比较简单的形式出现,比如“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这样的“保安三问”;有时会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样子,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爱是什么?”“灵魂到底是什么?”“宇宙是否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样子?”“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是否有不变的东西?”等等。无论具体形式如何,也无论对日常生活的留恋和面对更高级的存在时的怯弱如何阻止我们去直面这些问题,我们在内心最深处都明白:它们是最为根本性的,绝不是无意义的妄想——它们最终说来是不容回避的。但令人极为困惑的是,发达的科学技术、烦琐的宗教仪式、浩如烟海的书本,最终都无法在这些问题上给出完全令我们满意的回答,更不用说对财富、权力、名望和享乐的追逐了。我们仿佛被困在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中,最终不得不选取某种并不满足的答案接受下来;但这样的自欺欺人终究不会令我们自己满意。
既然这些问题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也会很自然地发现,古老的智慧对它们的回答往往更直接、更富于启发性。很多事情的确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但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解答则不然。与向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求助相比,去古老的思想中寻求答案可能是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但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人,我们也会苦于无法拉近和古人的距离。古往今来,语言、说话方式、生活形式、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究竟该如何越过这些障碍、直击思想的核心呢?应当说,辨喜所做的工作很好地帮助今天的我们化解了这一难题。他站在新旧时代的交汇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印度智慧的宝藏呈献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巨大的瑜伽宝库,其中既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也有适合不同个体的修习方法。相信读者们可以在这座宝库中找到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契合本人的道路和具体方法,实现自我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印度文明的悠久历史中,“瑜伽”始终是一条极为重要的脉络,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串联起对智慧、解脱、至高存在等最重要事物的追求。辨喜在《一种普遍宗教的理想》一文中概述了四种瑜伽,并将瑜伽定义为“结合”:
对于行动者来说,这是人与整个人类的结合;对于神秘主义者来说,这是他较低级的自我和更高级的大我的结合;对于爱者来说,这是他自己和爱之神的结合;对于哲学家来说,这是一切存在的结合。这就是瑜伽的意思。……行动者被称为业瑜伽士,通过爱来寻求这种结合的人被称作奉爱瑜伽士,通过神秘主义来寻求它的人被称作王瑜伽士,通过哲学来寻求它的人被称作智瑜伽士。“瑜伽”这个词包含了所有这些方面。
“瑜伽奥义丛书”按照辨喜的这种精神和思路,对他留下的大量演讲记录、文章、书信等进行了编译,以印度加尔各答不二论净修林出版社的九卷本《辨喜全集》为底本,按照主题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了新的编排。目前已出版前三卷,主题分别是:吠檀多、智瑜伽、王瑜伽与《瑜伽经》,未来还将出版奉爱瑜伽和业瑜伽等卷,搭建起完整的四瑜伽体系。这样既尊重辨喜已出版的重要著作的原貌,又使得每一卷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便于阅读和思考;读者可以单独阅读其中某一卷,也可以将丛书作为一个整体深入体验。
卷一《古老智慧的现代实践:辨喜论吠檀多》总体性地介绍了印度哲学皇冠上的明珠——吠檀多哲学,是辨喜整个思想体系的纲领和导论,也是理解博大精深的印度智慧的极好切入点。辨喜对哲学问题的讲解不是只停留在书面上,更可以切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解决“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问题。
卷二《智慧可以带我们到哪里:辨喜论智瑜伽》是辨喜在哲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其生前就已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智瑜伽”意为通过理性的思辨来看待问题、获取知识、实现内在成长,在辨喜提出的四种瑜伽修行之路中居于核心地位。
卷三《从冥想到三摩地:辨喜论王瑜伽和〈瑜伽经〉》的前半部分即辨喜当年在西方传授瑜伽时的授课记录,系统讲解了冥想和呼吸练习的具体方法,及其背后的哲学理论基础;后半部分则是对王瑜伽最重要的经典——帕坦伽利《瑜伽经》的解读,适合广大希望学习冥想的人和瑜伽老师。
看到这里,或许你对“瑜伽是什么”这个话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或许仍然觉得太过复杂。其实,瑜伽可以是体式,瑜伽可以是冥想,瑜伽可以是哲学,瑜伽可以是修行,瑜伽可以是一种精神,瑜伽可以是看待世界的思路,是指引人生的攻略……你也可以抛开这些定义,深入进去,静静体会瑜伽给你带来了什么。
(作者张励耕系“瑜伽奥义丛书”译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方叒系“瑜伽奥义丛书”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