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生草栽培关键技术
2023-12-06郭淑萍张永辉
郭淑萍,张永辉,金 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园,云南元谋,651300)
干热河谷受地壳运动和河流切蚀影响,形成河谷下陷,河谷深切引发河谷内部相对封闭,昼夜温差导致山谷风形成局部环流,造成下部温度较高且湿度较低,与周围湿润和半湿润的环境形成明显差异[1-2]。云南干热河谷面积约3.8 ×104km2,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怒江、红河和澜沧江流域[3-5],具有干湿度分明、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垂直变化大、热量资源充足[6-8]等特征。≥10 ℃积温在6 000 ℃以上;年平均气温20~24 ℃;极端高温达40 ℃以上;降水相对较少,年降雨量580~1 200 mm,90%降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6—10月),年蒸发量2 600~3 700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 倍以上[9-10](见表1)。
表1 云南干热河谷气候特征
截至2022年末,云南葡萄种植面积4.0万hm2,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4 位,主栽品种为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克瑞森、水晶、无核白鸡心等。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种植面积约3.21万hm2,占云南葡萄种植面积的80.25%。该区葡萄栽培不需要埋土防寒,而且具有早熟、高产、稳产、高值、生长好、果实品质优等特点。但干热河谷地区土层薄,砂石含量高,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较差;葡萄园清耕,行间土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高温,葡萄着色难、易日灼、白粉病严重,长期清耕会导致葡萄园生态退化。葡萄园生草后能降低园内温度,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果园小气候的形成,缓解高温造成的伤害,改善葡萄着色,提升葡萄果实品质,提高优果率,还可以增加地表覆盖,防治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为葡萄园土壤改良、气候条件改善、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葡萄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与当代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相符,在减少水土流失、生产高产优质的绿色食品中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一套云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园生草关键技术,实现葡萄绿色生产,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建园整地
选择地势开阔平坦,光照条件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风、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pH 值6.5~7.5 的壤土建园。
2 品种选择
葡萄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旺、花芽分化好、抗逆性强的早中晚熟优良品种搭配。如早熟品种选择“夏黑”“无核白鸡心”“无核翠宝”[13]、“瑞都红玉”[14];中熟品种选择“红地球”“阳光玫瑰”;晚熟品种选择“克瑞森”“新郁”“妮娜皇后”。
草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浅根系,能够培肥葡萄园土壤;水土保持效果好,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保持果园土层水分、温度和透气性;栽培管理容易;覆盖率高,不影响果树的光照,耐践踏,耐荫。适宜草种包括多年生矮秆的禾本科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 Pers.〕、多年生黑麦草(Loluim perenneL.)、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L.)、豆科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tativa)等。
葡萄定植:定植时间以12月至次年3月为宜。采用稀植,按照2 m × 2 m、2 m × 4 m、4 m× 4 m、2 m × 8 m 株行距定植于墒面中央,墒面宽1.5 m,墒面高60 cm,其中地上部分高30 cm,每公顷定植630~2 501 株。苗木选择优质、生长一致、无病虫害、粗壮嫁接苗,砧木以抗旱、抗病为主,栽种前要去除嫁接膜,修剪部分须根和毛细根,种植时扶正苗木,填土、提苗、踏实,栽好后浇透水。
3 生草技术
果园生草是指在果园或者果树行间进行自然或者人工生草的土壤管理办法[15]。自然生草大多根系较深,与葡萄争水争肥严重,植株高大,一般在60 cm 以上,葡萄易感染病虫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人工生草一般选择矮秆浅根系,适应性强,耐阴耐践踏,保墒效果好,与葡萄无共同病虫害的草种,可以减少葡萄病虫害,并能改善葡萄园微气候,改善葡萄着色,提升葡萄果实品质,提高优果率,与当代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相符,在减少水土流失、生产高产优质的绿色食品中发挥积极作用。
播种前准备:生草前人工或机械翻耕疏松土壤,行间或全园深翻30~40 cm,不应伤及葡萄主干和根系,清除土壤中石块、树枝等杂物。对草种子进行处理,豆科类草种播种时,用0.05 kg钼肥液拌种子1.00 kg。
播种时间:生草全年可播种,适宜在葡萄采果追肥后至点芽前(有灌溉条件的)完成播种。
模式:葡萄园生草模式有行间生草、墒面生草、全园生草。(1)行间生草。在葡萄园行间种植草本植物的土壤管理方法,可采用撒播、条播。肥水供应条件差、幼龄果园可采用行间生草。行间生草能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有效降低土壤盐渍化[16]。行间生草可明显改善葡萄园夏季干旱、高温季节、强光对葡萄叶片和果实的灼晒,提高贫瘠土壤中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含量,明显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盐碱土壤中的含盐量,促进树体的营养生长[15]。秦文利[17]研究发现,行间生草提高了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显著降低了含酸量,说明行间生草能改善苹果果实品质。(2)墒面生草。葡萄墒面高20 cm,宽100 cm,土壤和有机肥按照6∶4 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在墒面生草,采用条播或者撒播,墒面生草适用于幼龄葡萄园和成龄葡萄园,墒面布置3~4 根孔距30 cm的滴灌带,也可以使用喷灌。(3)全园生草。在肥水充足的成龄果园或者盐碱地果园可采用全园生草,将草种撒播在园内。
播种方式。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和点播。条播是沿葡萄树行向开沟,沟宽3 cm,深2 cm,沿着沟播种,播完种后覆盖0.5 cm 细土,条播行距25~30 cm,播种后浇透水。条播的优点是省时省工,不足之处就是撒种时候容易多撒或少撒种子。撒播是最省工省时的,用适量的细土或者细砂与种子拌匀,人工手撒,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用钉耙轻轻覆土,喷灌浇透水,该播种方式缺点就是多用种子。点播是穴播,这种播种方式节约种子,但是费时费工。全园撒播播种量37.5~45.0 kg/hm2,条播的 播种量 30.0~37.5 kg/hm2。
5 施肥管理
葡萄施肥:基肥以施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采用沟施,45 000~75 000 kg·hm-2,10月底前施结束。催芽肥从萌芽前10 天采用滴灌施催芽肥,以氮肥为主,促进葡萄发芽。在葡萄花序显露期追施氨基酸类平衡水溶肥,萌芽后至成熟前20 天按照7~10 天施一次。葡萄着果后施磷肥、钾肥,用量5 kg/667 m2。幼果膨大期施氮磷钾平衡肥,用量8~10 kg/667 m2,以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树体贮藏养分。着色期施钾肥,用量10 kg/667 m2;在果实膨大期除根部施肥外还可追施叶面肥,通过叶面施肥,快速补充树体营养,每15 天施0.2%~0.3%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和0.2%氯化钙。
草施肥:幼苗期以氮肥为主,随着水灌溉施肥。成坪后以磷钾肥为主。刈割20 天后,追施尿素75~120 kg·hm-2。全园生草在雨后土壤湿润的情况下撒施肥效更好。
6 水分管理
葡萄水分管理:在干旱和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采用滴灌+喷灌,每7 天灌溉一次。
草水分管理:播种初期每天浇透水,采用喷灌;萌发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及时浇水。发芽至生长到20 cm,人工拔出其他杂草。
7 病虫害防控
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控:葡萄病虫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防大于治。葡萄病虫害防治必须卡住关键时期,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实现绿色生产[18]。要加强果园管理,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葡萄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和日灼病。采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霜脲氰等防治霜霉病。采用石硫合剂、三唑酮、保备福美双、腈菌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治白粉病。采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防治炭疽病。采用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防治黑痘病。葡萄常见的虫害有蓟马、蚜虫、红蜘蛛等。蓟马:在田间布设黄色和蓝色黏虫板,利用蓟马趋性诱杀成虫。也可采用噻虫嗪、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治。蚜虫:采用吡虫啉、啶虫脒乳油等进行防治。红蜘蛛:冬季刮除枝干老翘皮,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螨源,萌芽前喷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清园;还可采用阿维菌素、噻螨酮等药剂进行防治。鸟害:可拉防鸟网或者套袋避免鸟害。
草主要病虫害防控:草萌芽后期将鸡群养殖在园中捕食害虫。
8 草刈割与利用
6—9月为刈割期,当草生长到40 cm 高时使用电动割草机刈割,留高8~10 cm。刈割下来的草可直接饲喂牛、羊等草食动物,也可以还田,直接覆盖在树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