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23-12-06张彩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文旅融合旅游管理

张彩霞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契机,不仅旅游模式越来越多元化,旅游层次也越来越丰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存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脱节,课程体系设置有待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为了能够与行业的发展相匹配,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文章站在文旅融合视角,深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文旅融合;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旅游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77

[中图分类号]G712;F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8-0236-03

0     引 言

自2018年国务院对文化部和旅游局进行优化和调整,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来,文旅融合发展一片向好。从本质来讲,文旅融合是一种在传统旅游业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开发的“旅游+”产业模式,其主要是为了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来提升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并以此为基础来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文旅融合发展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而要想确保其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承担起为文旅融合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以文旅融合为指引,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创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不断提升旅游人才的综合水平,以便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1     文旅融合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人数的不断攀升,旅游产业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推出了相应的文旅融合产品,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旅游市场的划分更为精细,旅游市场原有边界变得更为模糊,这给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相应的市场的变化也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1   人才的文化知识储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使得人们对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要求逐渐提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市场上的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高要求 [1]。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更多具备丰富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1.2   产品设计

纵观当前的旅游市场供给情况,旅游产品整体呈现出了文化内涵不足、类型单一以及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而这就导致旅游产品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2]。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人们对于旅游产品要求的提升,仅仅依靠观光旅游产品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行业迫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懂旅游产品设计的人才。

1.3   人才综合能力

导致当前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缺乏创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可以将文化和旅游进行融合创新的人才 [3]。通常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多数机构或者开发商都存在对当地特色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而当地的专业人才虽然对本地特色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但大都缺乏相应的旅游专业知识,这就导致旅游发展和文化发展各自独立,无法做到有机融合。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行业迫切需要既懂得民俗文化知识,又具备专业旅游管理能力的人才进行旅游规划,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产品需求。

2     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脱节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紧跟市场和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当今我国推行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酒店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要求具备专业的技能,也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将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就与酒店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出入 [4]。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定位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酒店管理专业较为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一目标定位和酒店行业的发展方向存在着不匹配问题。此外,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有待提升。考虑到高职院校所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而在校学习期间,高职院校也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忽略了他们的文化知识,导致他们大多综合文化素养水平不能够满足酒店发展的需要,无法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

2.2   课程体系设置有待更新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课程类型、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学时等。从整体上看,现行的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等内容组成 [5]。其中,在课程时间分配方面,专业课程课时最多,职业素质科目的占比最小,存在着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问题。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酒店管理专业多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这也导致了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文化课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较少。

2.3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都存在跨专业教学的问题,再加上他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深造学习,造成了他们对该专业发展前景的预判有偏差,这也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此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数量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短缺,甚至部分院校还存在着聘用外来兼职教师的现象,虽然从专业技能和行业经验方面来讲,外聘兼职教师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他们教学经验相对较少,且在教学完整性和連续性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对该专业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4   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在当今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了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行的人才评估体系都没有和文旅融合发展相关联的内容,即便是有相关的描述,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7]。此外,高职院校现行人才评估体系还存在着评价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的问题,这也是无法全方位评价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文旅素养的主要原因,因此也就无法激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开展自主学习的热情。

3     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3.1   以文旅融合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今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酒店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能够与社会需求相匹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以酒店人才的需求为方向,优化院校的人才培养策略,使之能够与行业发展相匹配。人才培养的策略主要是由方向和素质两方面内容组成 [8]。具体来看,培养方向指的是职业和岗位方面的内容,而素质则指的是人才的综合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所应达到的水准和规格。依照该思路,高职院校在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应从上述两方面入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例如,在人才的培养方向方面,高职院校应与酒店的发展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培养学生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做好基本的酒店服务教学工作,还需要向着酒店文化产业培养方面靠拢。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酒店文化产业的培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中也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应针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以满足当今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高要求。

3.2   借助课程融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酒店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酒店管理专业应完善和优化自身现行的课程体系,使其与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点在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因此,在当今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针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应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入手。具体来讲,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不仅要丰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同时注重文化素养教育的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9]。此外,还应推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和文化专业内容的融合,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创新发展出诸如酒店文化素养课程、酒店建筑文化课程等,以扩大专业课程的覆盖范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比例,适当调整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的课时,做到专业技能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保持协调的比例。其次,优化调整选修课程的占比,协调好技能必修课和文化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在确保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增设与酒店管理相关的艺术、设计等课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3.3   持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授业者,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将会对人才培养产生直接影响。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酒店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作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此,高职院校在引导教师开展持续性学习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重视对教师专业知识学习的督导,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准[10]。例如,可以采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交流会,也可以推荐教师到各院校合作的酒店进行挂职锻炼,以方便教师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其次,高职院校还应培养和引进酒店管理相关文化类专业教师,定期组织酒店管理专业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并结合课程内容引进相关的文化专家来为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进而有效提升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3.4   构建与文旅融合相匹配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只有构建与其相匹配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够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具体来讲,首先,应确定人才评价的对象。基于文旅融合素养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仅包含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以及文旅素养等部分内容,还包括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育理念、师资、设备以及环境等不同对象。因此,在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中具体的评价对象之后,还应对各个评价对象的权重进行计算和排序 [11]。其次,应用多元化人才评价的方式与主体。除了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还应新增市场调研、模拟仿真、互相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充分发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所具有的综合性优点。在进行人才评价时,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他评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自评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能够实现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机融合,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高要求。

4     结束语

在当今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多维度综合性学科,为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与酒店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应该调整和优化酒店人才培养的策略。对此,高职院校应以文旅融合为导向,以酒店发展需求为目的,从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通过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培养出兼具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徐丹.双创导向下酒店管理专业多元协同育人驱动路径探索:以阳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J].黑河学院学报,2023(3):107-109.

[2]李旭.校企合作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4):54-56.

[3]罗伟妮,曾秀玲.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專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西部旅游,2023(1):97-99.

[4]汤文奇,茅曼裙,张远连.文旅融合背景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J].黑龙江科学,2022(23):97-99.

[5]王洪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J].成才之路,2022(34):17-20.

[6]秦瑞鹏.“1+X”证书制度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5):91-93.

[7]王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J].职业,2022(19):35-37.

[8]文凤平.旅游管理专业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路径与标准[J].大众标准化,2021(22):129-131.

[9]李雪.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20(22):24-25.

[10]李章鹏.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273-274.

[11]潘澜,周寒琼.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智库时代,2019(42):206-207.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文旅融合旅游管理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