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腹症诊断中联合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作用价值
2023-12-06豆丽琼
豆丽琼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超声科,广东 52002)
妇科急腹症是育龄期女性高发妇科疾病类型,其临床发病率达50%[1],病情进展迅速且具备凶险性,如异位妊娠流产、卵巢肿瘤蒂扭转等,可引发患者急性腹痛表现[2],部分患者可伴阴道出血症状,如未及时诊治可导致盆腔内大出血致休克、卵巢坏死等不良预后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殖功能健全,应引起重视[3]。超声诊断技术是临床妇科病主要诊断技术类型,具有无创、无辐射损伤及可重复操作优势[4],为妇科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5],也可为早期筛查提供支持。在临床实际诊断中发现,单一腹部、阴道超声检查的实施,虽可为患者疾病筛查、诊断提供相应角度超声声像图资料,但盆腔内器官生理结构复杂,且部分病变位置较细微,单一角度超声诊断存在伪影、征象模糊等问题,导致部分患者病情的延迟诊断,降低疾病预后质量[6-8]。采取腹部、阴道超声联合诊断模式,能提升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效果。结合上述背景,特纳入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62 例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20 年7 月-2023 年5 月期间经急诊入院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62 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入院后均依次接受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联合诊断。
62 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年龄最大者38 岁、最小者17 岁,年龄均值(27.56±3.48)岁,体质量(60.25±4.69)kg;患者均伴持续性腹痛症状,腹痛时间:1-3d(2.02±0.37d);伴阴道出血者51 例,出血时间:1-4d(2.56±0.45d)。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6 岁,均合并急性腹痛症状表现,经急诊初筛后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神志、语言功能正常,临床配合度尚可;患者均确认接受超声检查,确认依据诊断接受相应临床处理干预。排除标准:入院合并休克体征或无法自主配合临床干预措施者;明确阴道超声禁忌症者;临床资料缺损者;合并盆腔恶性肿瘤病史者;失访者或脱退研究者。
1.2 超声诊断方法
腹部超声:检查前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以确保膀胱充盈,如患者无法饮水,则需置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射氯化钠溶液(0.9%)辅助充盈膀胱。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超声诊断系统(型号:E10)和飞利浦EPIQ5。辅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将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后放置于腹部耻骨联合上方,行腹部超声检查,经横扫、纵扫查及扇形扫查成像后,观察、评估患者子宫、盆腔附件及周边器官组织形态,以明确盆腔内病变位置、病情情况。超声探头频率为3.5-5.0MHz。
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后告知患者排尿,排空膀胱后,辅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检查。将超声探头套入一次性安全套内后涂抹耦合剂,放入阴道内将探头紧密贴合于阴道穹窿位置,轻轻转动探头后完成对患者子宫、子宫附件等器官结构的扫查。
检查期间需对患者盆腔内实际超声影像学探查情况记录,含子宫体积大小、孕囊位置情况、积液范围大小、包块体积等。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比较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及腹部、阴道超声联合诊断中妇科急腹症临床检出率;分析不同超声诊断模式对妇科急腹症诊断效能。
图1-2 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患者,女性,32 岁,腹痛来诊,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边界清,内可见无回声区,周边血流信号稍丰富,包块周边可见液暗区包绕,透声差
图3-4 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患者,女性,31 岁,腹痛来诊,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混合性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内见孕囊回声,孕囊内见卵巢囊及胚芽,可见心管博动,包块周边见较丰富血流信号,盆腔可见大量积液
图5-6 黄体破裂出血患者,女性,35 岁,腹痛来诊,超声指示右侧卵巢内见混合性回声,周边见半环状血流信号。盆腔见大量积液回声,内混有凝血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用构成比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经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或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妇科急腹症临床检出率对比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中急性盆腔炎、卵巢肿瘤蒂扭转及宫颈/宫腔粘连检出率均达80% 以上,较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中异位妊娠检出率95.83%、黄体破裂检出率100.00%,高于单一腹部超声或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妇科急腹症临床检出率对比(n,%)
2.2 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效能对比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诊断敏感度为94.74%、诊断符合率为93.55%,高于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诊断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8.18%,较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诊断四格表(n,%)
表3 诊断效能对比(n,%)
3 讨论
妇科急腹症临床病例类型多样,以异位妊娠流产、黄体破裂为高发疾病类型,起病急,且起病早期无明显先兆症状表现,发病后以急性剧烈腹痛症状为主要表现,可伴阴道出血,少数患者可合并盆腔内凶险大出血症状,存在较高临床死亡率,需在出现症状后积极就医,经确认疾病后经对症治疗,延缓病情进展,降低临床不良预后风险[9-10]。而在临床诊疗中,妇科急腹症症状相似度较高,无法从患者体征表现对其病症进行预判、评估,应积极借助影像学诊断技术,明确患者病变类型,为后续临床治疗的合理开展提供依据[11]。
临床研究指出,妇科急腹症以育龄期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以异位妊娠、黄体破裂为主要病变类型,可在确诊疾病后经对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超声诊断作为妇科疾病主要诊断技术类型,具备确切临床安全性、可重复操作优势,对多类妇科疾病临床诊断符合率可达90%,故在妇科急腹症患者病情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可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有效诊断、筛查[12]。
盆腔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器官主要生理结构分布位置,多数生殖系统器官均围绕子宫分布,且盆腔内还含有其他组织器官结构,故超声诊断中存在一定伪影、成像清晰度低等问题,影响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效果。且超声诊断对操作者临床经验积累要求较高,存在主观依赖性,应调整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应用模式,以期为患者病情的积极诊断提供可行超声诊断依据[13]。
研究结果表明:①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中急性盆腔炎、卵巢肿瘤蒂扭转及宫颈/宫腔粘连检出率均达80% 以上,较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中异位妊娠检出率为95.83%、黄体破裂检出率为100.00%,高于单一腹部超声或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诊断敏感度为94.74%、诊断符合率为93.55%,高于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诊断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8.18%,较单一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本次研究中纳入妇科急腹症患者类型后可知,异位妊娠是主要发病类型,患者多在急性腹痛同时伴阴道出血症状,且血HCG 呈高水平表达,超声检查中子宫内无孕囊,但可见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表现,部分异位妊娠受精卵着床于子宫附件者可见附件区域内包块影像;黄体破裂为本次研究纳入患者中次要疾病类型,常见于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解大便,或性交下腹受到强烈冲击,突发一侧下腹剧痛、持续性坠痛,可逐渐减轻或又加剧,一般无阴道流血或出血如月经量(外出血),内出血严重者可有休克。超声检查或可见卵巢内混合性黄体样包块,且伴有盆腔内可见大量游离液性暗区及凝血块;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急腹症另一常见疾病类型,以卵巢囊肿蒂转扭为常见,患者病变前期可出现月经紊乱、腹围增加等症状,且当囊肿或肿瘤体积因病变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可发生蒂扭转,病变侧卵巢血供阻断后由卵巢组织坏死引发急性腹痛表现,典型病例超声可见包块蒂扭转区域呈条索状低回声,血管旋涡征;急性盆腔炎病情进展期间,可由盆腔内炎症累及患者输卵管、卵巢,诱发上述器官组织的炎症表现,可伴盆腔内炎性渗液,故在超声检查中可见子宫附件周边区域或盆腔内液性暗区影像。
上述疾病类型患者二维超声诊断中均可在影像学特征分析基础上,实现对患者病情的积极筛查、诊断,且随当今超声影像技术发展,可进一步配合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成像模式,在常规超声基础上,积极提升超声影像分辨率,并配合子宫附件及周边区域血流信号筛查,进一步提升患者盆腔内病变定位准确性。故可确认腹部超声、阴道超声的联合应用可在经腹部超声基础分析患者盆腔内子宫、子宫附件形态变化、回声信号变化特征后,实现对盆腔内病变的基础定位,而阴道超声检查则可在腹部超声基础上经多角度分析患者子宫、子宫附件形态变化后进一步定位病变位置,其后通过针对性影像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技术配合,实现对患者妇科急腹症的积极筛查、诊断[14-15]。
综上所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可采用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联合诊断方案实现对患者急腹症类型筛查、诊断,为患者后续临床治疗的合理实施提供可行诊断依据,临床诊断效能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