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探析
2023-12-06李新升
李新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注重推进体育教育领域的发展,青少年是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作用。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结合体教融合的背景,有针对性地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深入剖析现存的人才培养问题,完善理论教学基础,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之上,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进而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
(一)体育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手段
在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注重提高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是后备人才培养的前期基础[1]。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不达标的人数众多,而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该种问题,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缺乏内动力,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体育素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无法得到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质健康问题成为阻碍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学校对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大力培养。我国所提出的相关意见中指出,在体教融合模式下,既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提升,同时也要紧抓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具有针对性。
(二)体育教育是解决后备人才短缺的途径
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竞技技能,个人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能够在体育领域快速成长,并且完成创造性体育运动。学校一直都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但目前所呈现出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学校能够直接输送到国家队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因为现有的体育培养模式并不完善,所开展的各项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原因之二是因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原有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较为陈旧,虽然原有模式能够对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进行保证,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国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吸取优秀经验,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直接采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到国家队的方式。通过该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三)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需求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学校注重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提高,并且具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体育教学工作,致力于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育。国家所提出的一系列意见和通知能够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培育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视度[2]。国务院办公厅所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增强。学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对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育,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正确的指导及高效的培育来构建完善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保证,更有利于对专业的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育,能够更好地达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体育强国战略目标。
二、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遇
(一)体教融合政策的时代转机
我国所提出的政策引导对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转机。我国自2020年起就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指导意见,结合当前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对青少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以及管理运行提出了明确的工作发展方向。至此,教学改革工作的目标逐渐转向学校的体育领域。在体教融合背景下,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同时培育出优秀的后备人才。随着意见的出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对体育教育的大力支持
《学校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学生进行锻炼的重要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注重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工作已经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学校需要以体教融合背景为基础,对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大力培养。以国家所提出的相关意见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凸显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学校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以此为基础来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工作,注重对优秀人才进行大力培育。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体育与教育部门缺乏协同性
虽然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需要面临一定的挑战。体育和教育是我国两个不同的部门,目前所呈现出的发展形式是并未进行有效结合,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协同性[3]。二者在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工作上没有树立相同的发展目标。体育部门作为单独运行的系统在开展工作时会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和单一性,这导致与体育教育的内在联系较少,部门之间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会阻碍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育。
(二)学校单位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目前部分学校并不注重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甚至还有体育课经常被占用的情况。即使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也会因为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而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目前所呈现出的体育教学质量较差,既无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育,动力输出存在不足会制约学校体育的稳定发展。
四、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学生内动力缺失,缺乏积极主动性
在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时能够发现,现存问题仍然较多,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仍然较多,如目前各阶段的学生都存在肥胖和近视的问题,而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该问题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针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但是部分政策的提出仍然仅停留在认识方面,并没有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落实,这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之所以会造成该种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自身缺乏内在动力,自身缺乏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再加上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欲望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课程体教分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工作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缺乏衔接性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是单一地让学生对各项体育技术的要领进行掌握,忽视了要系统性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此外,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未重视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导致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但并不懂得如何应用,这就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法与当前的比赛竞争模式相适应[4]。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既要有与体育有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包括心理、健康、战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师资队伍短缺,多元需求无法满足
学生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专业的教师作为前提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学校都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多元化的教学需求。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体育教练岗位。由于现有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导致所呈现出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多项问题叠加在一起导致目前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多种问题。
(四)体育比赛失衡,影响学生长远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并没有给予体育比赛高度重视,体育比赛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影响了体育后备人才的高效培养。学校所构建的课程评价体系只是对学生的技能动作要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考核,这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体育技能,但是并不能使之在体育比赛中得到有效应用,这就无法达到学习体育技能的目的。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注重举行各项体育竞赛活动,也不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政府举办的体育赛事,这会导致学生缺乏全面展示的机会,比赛参与的不足会影响学生的经验积累,不利于推进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
五、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体教思路融合,提高主体责任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时,首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5]。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设置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比赛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感,让学生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学生主体意识进行提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此环节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注重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内容,以趣味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体教价值融合,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远比想象的要更大,在体教融合模式下,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进行体教价值的融合,注重对师资队伍进行强化。教师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主体,其能将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连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懂得运用原则,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加深入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想要实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对体育教师的数量进行保证,使得现有教师的数量能够满足体育项目的教学需求,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能够掌握1~2项体育技能。其次,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体育技能,可以将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或者是教练引进院校来担任体育教师,该种方式既能缓解体育教师储备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当师资队伍得到强化后,便能够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可以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三)体教功能融合,完善比赛机制
体育比赛是体育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注重对体教功能进行融合,对现有的体育比赛机制进行完善。开展体育比赛,能够激发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和个人潜力,有利于学生在参加比赛时对自身的专业运动技能进行提升。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比赛中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解决在训练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在比赛过程中取得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来了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而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无论学生参加比赛的输赢结果如何,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比赛结束以后要带领学生总结经验,以使学生个人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体教目标融合,构建课程体系
为了大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需要将体教目标进行融合,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重体能、轻技能的问题,这会导致人才的培养出现一定的偏差。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既要提高学生的体能,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技能。在开展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工作后,可以组织相应的体育比赛,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在内,以此来确保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能够掌握1~2项体育技能,同时也能为学校后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提高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比赛为重点,通过各种比赛来掌握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积极总结在比赛过程中的经验,让学生自主挖掘在比赛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体育技能,在此基础之上,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育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需要积极开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抓住当前的人才培养机遇,克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人才培养工作,注重明确现有的主体责任,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完善比赛机制,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从多方面入手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