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探索
2023-12-06周立斌王希艳
周立斌,王希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可见,探索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内在要求。然而,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战略问题,不仅涉及课程思政的总体建设,而且涉及如何处理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关系,还涉及协同学、战略学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以强化理论的解释力。
一、协同的战略性规划:“一体两翼”
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系统学中的协同和战略,因此,既要从协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又要用战略的思维来对待这一问题。
(一)协同视域下的工学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关系
什么是协同呢?在课程思政下,如何以协同的视角来看待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关系呢?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2]。协同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立在协同概念基础上的,以协同的视角和方法审视在一个环境下不同领域因素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关系。在我国高校,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原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由不同的院系负责,两者很少有交集,然而,在课程思政下,两者却产生了交集,即《指导纲要》要求的“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因此,引进协同学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成为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探索所需。
(二)战略视域下的工学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关系
在课程思政下,从协同学的理论视角审视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确保两者同向同行的协同目标达成,还必须强化战略思维,以战略的眼光审视两者的协同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3]。以战略的眼光审视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系统科学的内在要求,“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实施着某种不太明确的战略”[4],而且是确保这一协同的整体性和长期性的条件之一。以战略的眼光审视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必须从整体出发看待两者的关系。从《指导纲要》出发,两者之间的协同,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要求,也是高校工学类课程思政的整体要求,即工学类课程思政必须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甚至同频共振。
(三)“一体两翼”战略规划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
在《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下,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是“一体化”。然而,任何“一体化”的战略都需要相应的支持配合,即“两翼”。如果说,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是“一体”的话,《指导纲要》要求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教育”就是战略规划的“两翼”。
二、“一体两翼”战略规划的作用
在课程思政下,以“一体两翼”战略规划推进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与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相符合的。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5]。在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中,“一体两翼”战略规划的作用是什么呢?第一,避免工学类课程思政的“两张皮”“硬融入”等现象发生。专业课课程思政出现“两张皮”“硬融入”等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工学类教师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教师缺乏对本专业或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挖掘、提炼、融入等能力造成的。“一体两翼”战略规划,通过工学类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思政能力,不但能避免工学类课程思政的“两张皮”“硬融入”等现象的发生,而且能保证工学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第二,促进工学类教师的课程思政向更高阶迈进。“专业课教师不仅传授业务知识,更要努力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一体化”[6]。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是专业课课程思政进入高阶阶段的体现。工学类教师要想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就必须具备高阶课程思政能力。以“一体化”战略推进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在思政课教师的协同下,工学类教师对本专业或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探矿”“挖矿”“炼矿”等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促进其专业课程思政向更高阶迈进。第三,促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在新时代,无论是课程思政建设,还是“大思政课”建设,都推动着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以“一体化”战略推进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个有力举措,同时也促进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大思政课”所关注的高质量目标并不是单纯地指一门课,而是重在打造兼具内部协同性与外部开放性的思政课课程群[7]。
三、协同的“大国工匠精神”之“翼”
在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一体两翼”建设中,大国工匠精神之“翼”不仅起着支撑作用,而且能为“一体”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大国工匠精神呢?大国工匠精神为什么能成为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之“翼”呢?
(一)大国工匠精神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阐明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8]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就是大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已经成为时代的精神之一。
(二)大国工匠精神与协同之“翼”
在课程思政下,通过大国工匠精神这个德育元素,能够确保工学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主要理由如下。
1.大国工匠精神是工学类课程思政的主要思政元素之一。工学类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未来工程师而开设的,而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中,明确要求工程师应主动思考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探索工程与人、自然、社会良序共存共在的理念[9]。“大国工匠精神”不仅包含这样的“最终目标”和“共存共在的理念”,成为大国工匠群体特有的品质,更是广大技术工人心无旁骛钻研技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强调在追求卓越中超越自己。精益求精是大国工匠共有的精神气质,正是因为追求完美,才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10]。因此,在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核工程、信息与大数据工程、医学工程、化学工程等工学类课程思政中,都要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以促进工学类未来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2.大国工匠精神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有利于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11]。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大国工匠精神”不仅是工学类课程思政的共识元素,而且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元素,应在思政课和工学类课程思政中发挥出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从一桥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到时速350公里的京张高铁,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个个超级工程、一件件国之重器、一项项高精尖技术的背后,除了科技发展的突破,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10]。
四、协同的工程伦理教育之“翼”
在“一体两翼”战略规划中,工程伦理教育之“翼”主要起着支撑、助推等作用,即助推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
(一)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学类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工程伦理教育的思政元素。例如,在环境工程中蕴含着环境工程伦理、生态伦理等;在水利工程中蕴含着移民公正补偿、水资源分配公正、河流生命健康等工程伦理;在化学工程中蕴含着责任关怀、事故预防等工程伦理;在核工程中蕴含着核工程决策、实施、应用等工程伦理;等等。工学类教师如果探明这些思政元素、挖掘这些思政元素,把这些思政元素与所讲授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但能有效展开课程思政教学,而且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因为这些工程伦理教育的思政元素就内含在专业知识之中,即工程伦理教育的“盐”溶于工学类专业知识的“水”中。然而,由于大部分工学类教师对于何为“工程伦理”、“工程伦理教育”如何与专业知识的讲授结合起来等,不仅找不到答案,而且找到答案的能力也有所欠缺。
(二)思政课教师协同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因
有些思政课教师错误地认为,学校的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和其他公共课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上好自己的思政课就行。殊不知,要想真正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离开了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建设是很难实现的。在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的“一体两翼”战略规划下,思政课教师在工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中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有协同意识,要及时而恰当地“补位”。
(三)工程伦理教育协同之“翼”的要点
既然思政课教师有能力在工学类工程伦理教育中发挥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协同好工学类工程伦理教育呢?如何使两者同向同行,使工程伦理教育的协同之“翼”发挥作用呢?第一,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协同进行工学类课程开发和教材设计。工学类教师通过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外脑”并采取协同式工学类课程开发和教材设计,就能确保在教材和课程开发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第二,以“工程伦理”课程为载体,建设思政课与工学类课程协同的教学团队。“工程伦理”是跨领域、跨专业的课程,“以全面树立与强化工程活动的伦理意识为基本目标;在探讨具有普遍性的工程伦理问题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不同专业领域工程伦理问题的特殊性,强化工程伦理规范的针对性”[9]。从课程思政角度上说,“工程伦理”是思政与工学类融合的课程,适合于思政课教师与工学类教师协同授课。因此,以“工程伦理”课程为载体,以工程伦理教育为主题,建设思政课与工学类课程协同的教学团队,不但能确保“工程伦理”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而且能从人员协同的方面促进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第三,思政课教师协同“探矿”和“采矿”,共同提炼工学类课程中的工程伦理思政元素。工学类课程不但蕴含着大量的工程伦理思政元素,而且蕴含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思政元素,需要思政课教师“探矿”和“采矿”,共同提炼思政元素。“标志性的工程还会成为所在地和所属民族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进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凝聚力”[9]。例如,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增进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当然,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工作内容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展开分析了。
结语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课程思政下的工学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探索,在广度上和深度上还不够,分析的严谨性还有待改进,希望学术界同人不吝赐教,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