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红河州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3-12-05包荣

中国水产 2023年11期
关键词:示范场红河州种养

◎ 文/包荣

渔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风景线。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近年来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加快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方向,以期为其他地区多措并举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调整,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水产养殖面积有一定量的减少,为保障水产品产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质优量足的水产品,红河州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围绕渔业减排增汇目标,多措并举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大力发展水产低碳养殖,加快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为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了保障。

一、发展概况

红河州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哀牢山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3074m,最低海拔76m,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红河州流经河流主要有南盘江、红河、藤条江、李仙江等,有7个天然湖泊,渔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随着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和环保要求的日益增高,渔业减排增汇成为新发展阶段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红河州明确渔业减排增汇重点任务和减排途径,加快构建现代水产养殖体系,以强化水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重点任务,引领渔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发展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增养殖、鱼菜共生等健康养殖模式,合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渔业机械节能改造升级,加快构建支撑绿色养殖体系,提高渔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2022年,红河州水产养殖面积71733.56亩,比2021年增加0.44%;水产品总产量为42116t,比2021年增加3.7%。

二、主要做法

(一)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红河州持续开展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2021年~2022年,红河州共承担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三个,资金总额305万元,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池塘面积1323亩,养殖池塘产能提高,带动周边养殖户开展标准化池塘改造,成为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推广工作的重要抓手。

(二)推广运用现代设施渔业技术

红河州大力推广现代设施渔业,以解决传统渔业水域不断减少、养殖空间受限的发展难题。近年来,以陆基圆池养殖为代表的现代设施渔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6月,红河州共建有陆基圆池330个,养殖水体37152m3;养殖集装箱310口,养殖水体7130m3,主要养殖大口黑鲈、鲤鱼、鲫鱼、罗非鱼、本地江鳅等品种。现代设施渔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养殖产能,丰富了养殖品种,拓展了渔业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红河州特色渔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

红河州依托丰富的梯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在重点区域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个,带动引领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促进梯田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红河州南部四县共完成稻渔综合种养26.66万亩,比2021年增加25.8%,比2020年增加32.9%;投放鱼种824.2t,比2021年增长37.1%,比2020年增长173.2%。

(四)创建渔业健康养殖典型

红河州充分运用“典型引路法”,组织辖区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积极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共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6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标准化健康养殖场3个,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1个,省级水产良种场4个,荣获“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称号2个,充分发挥了行业典型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五)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

按照《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红政办发〔2019〕62号)文件对养殖功能区的划定,红河州有禁养区水库74座,水域面积81206亩,库区鱼类以鲢鳙鱼为主,不投饲,以鱼净水;限养区水库66座,水域面积17669亩,大部分不投饲,主要为“人放天养”养殖方式,发展休闲渔业居多;养殖区水库147座,水域面积17013亩,提倡发展绿色生态特色养殖,结合垂钓餐饮、渔事体验、观光旅游等休闲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水库生态水产品附加值。2022年,水库水产品总产量8448t。

(六)推广“鱼菜共生”养殖模式

“鱼菜共生”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通过合理运用养殖水域,充分利用水体中过剩营养的一种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方式。近年来,红河州连续实施“鱼菜共生”示范项目,试验塘种植空心菜对鱼类生长影响效果明显。与对照塘相比,试验塘溶解氧升高、透明度增加、氨氮下降,饲料投喂量有所减少、鱼产量增加,鱼病发生率降低、用药量下降,有力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七)加快渔业机械升级换代

目前,红河州渔业机械主要为养殖机械,常见为投饵机、增氧机、水质检测仪和水质处理设备等,捕捞、加工、辅助机械普及率不高。近年来,红河州加大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养殖设备和智能化管控技术的宣传,大力推广现代渔业新科技,促进渔业机械升级换代,发展高效生态渔业。

三、发展方向

(一)强化政策引导,引领健康发展

建议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认真实施好各级渔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科技、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如加大财政资金对现代设施渔业及渔业机械的支持补助力度。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渔业行业,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渔业健康养殖技术和先进养殖模式,鼓励养殖从业者对养殖模式进行改造升级,补齐渔业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新模式接受度低的短板。

(二)加大科技投入,升级养殖模式

注重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配备水质监测等设施设备,运用信息采集与传输、远程监控、在线监测、智能识别等手段,对养殖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实现养殖全过程信息感知,从而实现精准投喂、养殖环境及时调控等智能养殖生产,改变传统水产养殖环境容易受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影响的情况,为健康养殖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挥本地优势,借力旅游带动

红河州拥有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应结合不同地区气候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健康养殖,以绿色健康为导向,充分运用好哈尼梯田、地下泉水、山涧水等各类宜渔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形成特色地域品牌,并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水产品餐饮消费、促进休闲渔业观光消费。此外,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延长产业链,做好水产品加工,将本地特色水产品做成可以带走的特产,畅通特产线上消费渠道。

(四)创建优秀典型,强化示范引领

充分运用“典型引路法”开展渔业健康养殖推广,组织养殖企业积极创建各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继续培育一批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带动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倡导健康养殖方式,支持健康养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养殖户积极性,增加农户经济收入,让看得见的案例带动周边养殖户学习效仿并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示范场红河州种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农业部取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资格170家
湖北蕲春再添3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