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挖沟的大面积“稻—蛙—菜”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探讨
2023-12-05吴建坤颜桂海莫明严正东钟石军
◎ 文/吴建坤 颜桂海 莫明 严正东 钟石军
本试验在学习借鉴各地稻蛙生态种养殖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稻—蛙—菜”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探讨。试验结束测产,水稻647kg/亩、虎纹蛙1520kg/亩,取得了良好效益,为进一步推广“稻—蛙—菜”生态种养提供了技术参考。
近年来,以牛蛙、虎纹蛙等为主要食材的蛙饮食消费需求旺盛,在市场推动下,各地掀起蛙类养殖热潮。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个别业主选择不健康、不合规的养殖模式,滋生出一系列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不良影响。为遏制这股非法养殖势头,各地相继出台措施严控或禁止牛蛙等蛙类养殖,经政府规范与行业自律,目前相关政策有所缓和。为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满足人们对优质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在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推行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总结不少技术经验,本试验在综合各地模式基础上开展探索。
一、材料与方法
(一)田间工程设计
本试验基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项目实施主体通过政府招商模式流转约90亩连片的农用地,根据项目实施目标将之规划成尾水处理区、蛙苗培育区、稻蛙养殖区等功能区,并进行水网路网等设计和改造。
根据成蛙养殖区面积,配套规划5亩~6亩的蛙苗培育区。稻蛙养殖区面积约80亩,将土地平整,在养殖区中间设计主干道,主干道3m宽,方便生产资料的运输。将养殖区规划成每块5亩~8亩的田块,方便管理。在田基上每间隔5m,依田基横向(或纵向)设计一条宽约80cm、高25cm的投饲通道。为防逃,每块田四周用高约50cm的聚乙烯网围固。利用生态处理原理,规划5亩土地做尾水处理区种植蔬菜以吸收培育池尾水。几个功能区构成了整个试验区尾水不外排而自行消纳的生态种养系统。
(二)稻蛙种养
1.水稻品种选择及种植
本模式要求整个种养周期均保持一定水位以利于蛙生长,即不采用传统的露田措施。在水稻品种上选择抗倒伏、抗病能力强、茎秆较粗、分蘖力强的品种。种植密度参照南方地区种植方法,即1.2万株/亩~1.5万株/亩。将微生物发酵肥放入稻田翻耕深度发酵后再插秧。本试验水稻种植时间2023年3月22日开始插秧。
2.幼蛙培育
根据稻蛙种养生产进度安排,提前将幼蛙在培育池里培育到25g左右。从孵出苗到培育25g左右,约1个月,要结合水稻种植时间做好计划。
3.种蛙放养
水稻种植15d~20d,待水稻分蘖、根系发达后投放虎纹蛙,密度为8000只/亩。种蛙投放后,水稻种植不使用化肥农药,种植后一直保持适宜蛙生长的水深。
(三)日常管理
1.种蛙投喂
为保障经济效益,本试验放养种蛙数量,单靠摄食田间虫害不能满足生长需要,需要投喂饲料。本试验选择的是品牌蛙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9%~40%,每天投喂2次,7:00~8:00、18:00~19:00各投喂一次。投喂要科学按四定原则,切记不能过量,否则容易浪费饲料,且变质的饲料与蛙排泄物混在一起可能会污染水质,滋生病菌。
2.水稻管理
除插秧前用鸡粪和豆腐渣混合一起发酵好的有机肥外,后期不再使用化肥,而是充分利用蛙的排泄物作肥料。
3.病虫害防控
坚持生态种养殖理念,本试验水稻种植全程不使用农药,利用生物防治法,安置诱虫灯,利用蛙捉害虫的生态习性消灭害虫,同时增加蛙的饵料。蛙病害以预防为主,加强水体消毒,定期投喂黄氏多糖、多维提高免疫力,也可将中草药打成粉拌料预防胃肠炎、红腿病、腐皮病等疾病,使用丁酸梭菌调理肠道促进消化吸收。
4.水位管理
蛙类属水陆两栖动物,高温下适宜在水中或高湿度有遮阴处的环境中生活。稻蛙种养模式中,稻田要保持5cm~10cm水位,而且在高温时期要保持长流水以降低水温和保持水质清新。
5.田间巡查
每天早上进行一次巡田,一是检查蛙摄食和活动情况,如有病蛙及时处理;二是检查防逃防敌害设施有无破损;三是检查水位水质情况,发现水位过低或水质败坏要及时补水换水。
二、结果
本模式水稻收割采用人工收割,水稻收割后人工放笼收蛙。2023年7月11日,水稻经当地农技推广部门测产,测产面积0.22亩、产湿稻142.5kg,折算亩产647kg,水稻经第三方检测,品质合格。虎纹蛙产量见表1。2023年7月7日采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虎纹蛙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磺胺类、氧氟沙星、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6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合格。
表1 虎纹蛙放养与收获表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武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林德忠等人的《虎纹蛙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研究结果为水稻亩产约580kg、虎纹蛙亩产1000kg。本试验水稻亩产647kg,较林德忠等人研究结果提高了11%;虎纹蛙亩产为1520kg,较之提高了50%,差异在于本试验放蛙密度相对较大,而且辅以人工投喂饲料,能满足蛙的生长。
(二)生态效益
建立了稻蛙共生互利、促进能量物质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稻田为蛙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和栖息场所,稻田的昆虫等为蛙提供食物;而蛙捕食害虫利于水稻病虫害防控,且蛙的跳跃可除草,蛙排泄物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在稻蛙共生系统内,水稻种植不使用农药化肥,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社会效益
试验解决水稻农药残留、蛙类药物残留等痛点难题,为群众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绿色米、蛙),满足了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在当前蛙类食品消费需求旺而多地又因环保等问题存在禁养蛙类的形势下,满足了蛙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将大食物观贯彻落实到实处。同时,聘请当地群众(脱贫户或富余劳动力为主体)参与到生态种养中,提供就业增加收入。
四、讨论
与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莫亚琼等人开展的稻蛙种养模式对比,该模式显著特点就是田间工程不挖沟,直接投放蛙,水稻种植过程不用放水露田,稻蛙始终共处一个生态空间,水稻生长为蛙类生长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不存在稻田挖沟影响水稻种植收割操作的技术难题,故放养面积相对挖沟模式更大,适合在一年种植两茬的南方地区复制推广。
据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鲁艳红等人研究,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下若不额外投入养分或投入的有机养分不足以补充因水稻和蛙类收获带走的养分,长期下去可能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或某些养分的过度消耗。本试验发现,人工投喂蛙料,蛙排污物营养含量高,可能造成土壤局部过度肥沃。为维持土壤的养分平衡,使生态综合种养可持续下去,本模式计划采用轮耕轮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即种植第二茬稻蛙后,利用冬休闲田轮种蔬菜,吸收稻田富余营养,既增加收入,又促进稻田生态平衡。
当前预制菜是新兴业态,广东、山东等省份先后出台扶持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而蛙是湘菜、粤菜等预制菜食源之一,可加工成各类预制菜并备受欢迎,拓宽了稻蛙生态模式下蛙的销路,有利于持续发展。此外,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下,乡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乡村休闲游将逐渐盛行。抓住这一形势,拓宽经营模式,开展水稻收割、传统打谷、人工钓蛙、投喂等休闲农事体验活动,也是项目实施主体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利用所在地龙圩区的区位优势、政策支持等条件等进一步打造基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稻蛙菜生态种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