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传媒人才培养的方法与实践总结
——评《全媒体报道实践:思政教育导向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2023-12-05霍睿
文/霍睿
书名:全媒体报道实践:思政教育导向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者:王凯山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定价:98.00元
传媒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而重新建构。如何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提升传媒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锻炼全媒体行业的采写实践能力,是传播实践者值得思考的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凯山主编的《全媒体报道实践:思政教育导向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一书,以新闻传播发展历程为起点,论证了思政教育融入传媒事业的必要性,架构起了信息化时代思政教育与传媒人才培养的逻辑框架,为我国传媒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思政教育与传媒人才培养的融合现状。首先,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促使互联网移动端下沉和普及,在信息传播迅捷的同时,也让信息环境变得“喧嚣”。即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传媒行业需要为用户辨别真假信息、传播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要具备敏锐的思政意识。但在当下高校培养传媒人才的理念中,依然还是以专业理论与实践为主,思政教育融合意识欠缺,多为“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思政教育融合传媒教学的创新动力不足。其次,思政元素融入传媒教学的实践机会欠缺,如本书作者所言,传媒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亲身实践的积累,然而当下大部分高校主张让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实践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也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思政融合传媒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检验。最后,传媒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代代传承,当下高校教师皆有着丰富的传媒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性的思政理论储备,导致思政元素与传媒专业融合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思政教育与传媒人才培养的融合价值。互联网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空壁垒,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同时,互联网也为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思政教育能够建构健康的青年形象与青年文化。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传媒人才培养体系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当下各高校的传媒专业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传媒人才,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思想理念层出不穷,难辨真假的信息很容易将青年一代引向“歧途”。其次,传媒工作者是承载着提高受众思想政治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使命。因此,思政元素走入传媒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新媒体、AI等创新传媒教学模式,在无形中将思政知识融入学生心中、脑中,将进一步提高传媒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最后,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锻炼其在工作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将更加有利于引导其在工作中理解受众、走向受众。
思政教育与传媒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互联网信息的更新变化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思政教育融入传媒人才培养拓展了思路。首先,树立思政融合教学培养理念,拓宽传媒教学方式,为传媒人才埋下思政意识的种子,在未来的实践报道中合理应用。其次,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思政融媒体平台,为传媒工作者提供一方学习交流天地,他们在该平台中学习优秀思政融合报道案例、探讨思政融合报道方式,将极大地提升理论及实践水平。最后,高校应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即通过学校思政教师资源对传媒专业教师组织教学理论培训,培养传媒专业教师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融入传媒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传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