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3-12-04邓生伟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初中道德与法治价值

摘 要:在“唯分数”教育观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当前,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五育融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特点,以德育为基础,结合教学需要,融入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实现五育融合价值。文章先论述了五育融合价值,然后阐述了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五育融合;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0-0053-03

五育融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指明了新时期的育人方向。众所周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重在增强学生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法治素养等,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五育融合的价值,形成五育融合意识,继而根据教学需要应用适宜的策略,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增强学科育人效果。

一、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

(一)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初中阶段是个体发展智力、强健身心、塑造人格、学会劳动、建立审美观的关键阶段。坚持五育融合,可以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德育为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其他“四育”,可以切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受到“五育”熏陶,形成道德修养、体育意识、审美素养、劳动观念,从而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生在获得良好发展后,会获得学习满足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

(二)变革育人理念,助推思政教學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变革教育理念,是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前提。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以“五育”为重点,研究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此做法既可以摒弃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智力,又能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四育”(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熏陶,实现全面发展。

(三)强化思政作用,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五育”中,德育处于首要位置,是育人的核心和方向。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力推进学生全面发展[2]。同时,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其他“四育”融合,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守正创新,筑牢立德树人之基,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五育融合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综观上文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必须做到五育融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承载着德育重任,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德育为基础,融入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以“一育”带“四育”,实现以德定智、以德健体、以德悦美、以德塑劳,诠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五育融合价值。

(一)以德定智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3]。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正是进行智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自觉体验多样活动,在其中积极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建立道德与法治认知,同时发展多样能力。纵观传统教学,部分教师以知识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影响了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发展。对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实现以德定智。

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为例,在讲到“冷漠与关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探究与分享”内容,同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一幅漫画——《扶不扶》。在学生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教师提出问题:“一位老爷爷躺在马路上,但是过往的行人都视而不见。如果你此时经过,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在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思维,迁移生活认知,提出不同看法。面对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将他们分为正方(扶老人)和反方(不扶老人),组织辩论活动。在辩论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围绕本方的观点进行阐述,畅所欲言。例如,正方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要关心老人。在看到倒地的老人时,我们要将其扶起来。”反方说道:“有些老人摔倒是为了讹人。如果我们选择把他扶起来,会遭受无妄之灾。”此时,双方都意识到“扶不扶都有自己的道理”。教师可把握时机,进一步引导:“选择扶还是不扶,都有道理。但是要想一想,有些老人的行为确实存在讹诈的可能,但同时也有需要救助的概率。是否存在一些既可以降低双方损失同时又达成积极效果的方法呢?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向他人传递温暖,这样我们也能感受到温暖。”学生受到启发,继续思考和表达。

在课堂上,学生体验情境,积极思维,踊跃讨论,切实地展现了学习主体性。同时,学生因此达成合理的统一认识,建立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认知,有利于储备生活经验,践行良好行为。此外,学生还因此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利于提升智力发展水平。

(二)以德健体

体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4]。体育不只体现在体育课堂上,还体现在其他学科课堂上。例如,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这为进行体育提供了助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剖析教材内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并利用适宜的方式融入体育,实现以德健体,使学生塑造健康心理。

以“守望精神家园”为例,在这节课上,学生要了解民族精神。在之前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学习了排球,并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中国女排的发展历史,感知了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国家荣誉至上、团结协作、自我拼搏的民族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中国女排队员艰苦训练,胜不骄,败不馁,于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辉煌。基于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播放纪录片《女排姑娘》中的相关片段。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女排姑娘们在成功的道路上虽然遭遇种种挫折,但是在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支撑下,她们不断克服挫折。在不断克服挫折的过程中,她们积淀了女排精神。通过了解女排精神,学生可以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同时受到女排队员的影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在课堂上,学生不但丰富了体育认知,建构了道德与法治认知,还受到了美好精神品质的洗涤。

(三)以德悦美

道德与法治学科旨在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真正的善,源于对美的追求[5]。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真理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呈现道德的、善的事物,并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正确辨析生活中的“丑”与“美”,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基于此,教师可依据教材中的真理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挖掘相关素材,使用适宜的方式展示,引导学生感受、发现美,实现以德悦美。

以“爱在家人间”为例,为了使学生深化情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联想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一些矛盾。在学生联想的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在大家联想的事件中,父母做错了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换位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深入探寻父母一言一行背后的原因,感受到父母的真实意图,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围绕具体的亲子矛盾,探寻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归纳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则在赞赏学生良好表现的基础上,补充其他方法,使他们强化认知,丰富生活经验。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

透过故事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理解了课堂学习内容,还切实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有利于形成美好情感,学会谅解父母,并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

(四)以德塑劳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同时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劳动教育的落脚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诸多劳动教育资源,便于学生了解“什么是劳动”“如何劳动”。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劳动认知,增强劳动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研读教材,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融入劳动教育,实现以德塑劳。

以“创新改变生活”为例,创新过程正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创新的意义,意识到劳动的价值,学会用劳动改变生活。立足于此,教师可以创新的作用为重点,

呈现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让学生感到既新奇又震撼的科技改善生活的实例视频。结合视频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问题的推动下,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创新的影响。例如,有学生说道:“创新可以促进医学发展。他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立足于此,教師鼓励学生操作平板电脑,查阅其他创新成果,思索创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登录网站,

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创新成果。之后,学生综合阐述创新的影响。例如,“创新可以让人类生活愈加便捷、舒适;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让社会财富高效增长。”基于此,教师进行总结:“创新是创造性劳动。劳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劳动的结果。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劳动,为人类社会作出

贡献。”

在课堂上,学生思考、探究,逐步了解了创新的作用,理解了本节课内容,锻炼了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学生深入认识了劳动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为之后进行创造性劳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五育融合的平台。教师在五育融合下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扎实掌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尤其受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熏陶,获得全面发展,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育人意识。同时,教师要以德育为基础,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挖掘适宜的教学资源,应用多样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体验。通过体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掌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影响,发展学习能力,形成道德修养、体育意识、审美素养、劳动观念,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耀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五育”并举实践策略[J].吉林教育,2022(31):17-19.

[2] 惠馨.基于五育并举思想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9):153-155.

[3] 林晓冰.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2.

[4] 马峥.浅谈如何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3):110-112.

[5] 范美琴.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与美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67):130-132.

作者简介:邓生伟(1975.6-),男,江西大余人,

任教于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初中道德与法治价值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