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
2023-12-04叶根平
摘 要: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表现之一,审美教育是学生进行审美创造的助力。现当代散文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较能体现语文人文性的文体之一,具有突出的审美教育价值。文章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紧扣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教育价值,提升自身的审美教育素养,挖掘散文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善用多样方法实施审美教育,实现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教育价值,推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地,增强现当代散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0-009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审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大维度,并将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这表明,审美教育应始终贯穿语文课程体系。与其他文体相比,现当代散文在学生建立审美感知、树立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提升审美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然而,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忽视现当代散文的审美教育价值,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解读现当代散文,影响了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如何实施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提升教师审美教育素养
(一)更新审美教育理念
教师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影响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2]。为了在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落实审美教育,语文教师应以日常教学为契机,积极更新自身的审美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注意力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上转移到学生的审美感受上,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现当代散文阅读课堂上畅谈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教师要关注《课程标准》中的审美教育理念。如《课程标准》界定了“审美创造”,提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以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观念为重点,联系具体的现当代散文内容来设计审美教育方案。
再次,教师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审美教育理论知识。如教师要适当阅读以审美教育为主题的专著,尤其要做到边阅读边思考,多角度地建构审美教育认知;要利用网络渠道观看审美教育培训视频、语文审美教育教学视频、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教学实录等,认真探寻审美教育的内涵、方法等。
(二)坚定审美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了审美教育总目标和各学段的审美教育目标。为落实审美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应当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目标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将教学关注点放在学生受到的审美教育熏陶上。
具体而言,在实施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站在审美教育角度挖掘文本主旨,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品味文字背后的真善美;引导学生探寻背景知识,感受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浓浓情思;引导学生体验迁移拓展活动,使用多样的形式、方式创造出多样的美。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二、挖掘散文审美教育因素
现当代散文中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如语言、意境、情思、哲理[3]。审美教育因素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应细读文本,挖掘出散文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夯实审美教育基礎。
例如,《昆明的雨》这篇散文的语言平淡质朴、温婉细腻。以对“干巴菌”的描述为例,在看到样子极其丑陋的干巴菌时,作者将其形容成“半干的牛粪”或“被踩了的马蜂窝”,发出了“这种东西也能吃?!”的感慨。但是,当干巴菌被处理后,作者又惊叹:“这东西这么好吃?!”作者用略带幽默的语气表达了自己食用干巴菌前后的态度反差,令读者倍感亲切、有趣。为什么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细细品读文本语言可以发现,作者的语言表达十分精准,甚至具体到了标点符号。读者可以借助不同的标点符号感受到作者对干巴菌态度的变化。另外,作者细致、敏锐地观察事物,使用对比的方式展现出了美食留给自己的独特印象,并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此外,短短的两句话饱含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反复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可以深深地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同时受到语言美、情感美的熏陶,发展审美素养。
三、多样方法实施审美教育
(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美的场景
真实情境是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4]。学生在体验真实情境的过程中很容易拉近与阅读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产生强烈的审美兴趣,为深入品味散文中的种种美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春》这篇文章借助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早春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早已经历过早春,也从不同角度、层面欣赏了早春之美。教师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为抓手,实地拍摄“校园早春”主题外景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视频,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边观看边回顾生活经历,感受早春之美。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春》中,一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早春之美。
在教学情境的助力下,学生不仅可以走进真实的场景中主动感受其中之美,还可以养成积极的现当代散文阅读态度,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二)联想想象,使学生感受美的画面
散文是一种具有想象性的文体。联想想象法是学生阅读现当代散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想象,学生可依据文字在脑海中生成极具美感的画面,从情境、意境中品味一词一句之美,建立深刻的阅读认知,提升审美素养[5]。
例如,作者在《春》这篇文章中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春回大地后山“朗润”的景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在春风的吹拂下,山草由黄变绿,树木抽芽,山上的一切色彩变得鲜明起来,暗淡山色渐渐地明朗起来了。教师可以“朗润”的景象为着眼点,鼓励学生联想画面,
体会山草、树木的生命力,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通过想象画面,学生既可以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受到画面美、情感美、语言美的熏陶,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当代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是语文学科实现以美育人的重要助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认清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将现当代散文作为审美教育的“工具”,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并发挥审美素养的作用。教师要深入解读现当代散文内容,挖掘语言、意境、情感、哲理等审美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应用情境教学法、联想想象法引导学生体验美的场景,感受美的画面,创作美的语言,使学生在理解现当代散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增强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以美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梅睿.生态美育视域下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廣州大学,2023.
[2] 熊小芳.格式塔理论在初中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3.
[3] 张宁.部编本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审美教学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2.
[4] 夏琛琛.基于审美素养的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2.
[5] 卢抗抗.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现当代散文美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叶根平(1977.7-),男,福建邵武人,
任教于福建省邵武第四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邵武市优秀教师、邵武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