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校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润校发展的价值维度
2023-12-04陈静周彤姜素兰
陈静 周彤 姜素兰
[摘 要] 高校校史文化对大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传承了大学精神的品质和文化特质。北京联合大学历经45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独特的精神品质。新时代,学校将“文化润校”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厚积校园文化,涵养大学精神,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关键词]校史文化;文化润校;北京联合大学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310(2023)06-0019-06
The Value Dimension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with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CHEN Jing, ZHOU Tong, JIANG Sulan
(1.Colleg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China;2.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3.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China;4.Archives & History Museu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universiti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s they inherit the spiritual qualiti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oasts a history of 45 years in running the university, and has condensed its unique spiritual qual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university puts “nourishing university with culture” to a strategic development height, adheres to the core value of putting people at the center, implement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practices a high-qualit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path, accumulates campus culture, cultivates university spirit, and nourishes the heart with culture and mora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strong impetu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University history and culture;Nourishing university with cultur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应用型大学以体现时代精神、回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特征,是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北京联合大学办学45年来,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 堅持办学为民的价值选择,把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要求,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特质。大学校史文化记录了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校史资源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它承载了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见证了高校发展的历史变迁,推动了大学发展理念守正出新。大学的精神、品质、文化浸润并滋养了高校的成长和发展。
1 文化润校
1.1 大学文化源远流长,为物质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大学文化是师生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对大学使命、发展目标和理想愿景等的高度凝练。大学精神在教学科研中得以提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彰显,在改革创新中得以发展,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品质是大学的气质和品格,是经过漫长的探索、传承、创新等建设过程不断丰富完善而形成的。新时代,追求高水平、高层次的大学优秀品质体现了大学勇担使命的精神信念,以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和责任。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性认识、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从应然性的角度对大学形成的基本观点,包含并决定着大学的功能、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指引着教育教学行为和管理经营等活动。以大学精神为内核、明晰办学理念、把握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要素。
1.2 大学文化浸润高校、润色品牌、滋养心灵,无声却充满力量
文化润校之“润”有3层内涵:一是《康熙字典》解释其为“泽也、滋也、益也”《说文解字》中讲的“水曰润下”,《汉书》中讲“泽加百姓,功润诸侯”。可见,“润”指雨水下以滋润万物,亦指使得到好处、扶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校精神谱系发展的根基、文化氛围营造的源泉、师生心灵成长的家园,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滋养着高校的成长。二是《广雅》中讲的“润,饰也”。《汉书·终军传》中有“必待明圣润色。” 显然,润也指修饰,使有光彩。学校的自然环境需要人文景观装饰,才更有筋骨;学校的制度措施、教学管理需要注入人文关怀,才更有温度;学校的发展理念需要融入理想使命,才更有靈魂。优秀独特的文化使大学光彩夺目,犹如装饰窗子的明月,熠熠生辉。三是文化润校的哲学底蕴,润物无声却充满力量。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折射出雨水滋润万物虽无声却使万物蓬勃生长的力量。再如《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美的音乐和形象如果与自然融为一体,美妙至极,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崇尚自然、顺其自然的,教育也要追求一种自然境界。教育的核心价值除了学科本身传递的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理素养、思维能力和精神成长。这些与文化浸润息息相关,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更深远,对学校的发展更重要。
以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工作内容的丰富性、育人环境的开放性、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为特征的高校“大思政课”工作格局的形成,是高校依据时代与发展的要求,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调动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也是文化润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切实提升“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把握格局、视野、主题、目标、课堂,开辟培养民族复兴先锋力量的新境界。
2 校史文化与大学文化的逻辑关系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大学校史文化的孕育从校史的产生开始。校史是高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载,它记录了高校在教学、科研、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内容,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质的积淀延续。因此,大学校史文化既是大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途径,是建设和传承大学品质的“源头活水”。准确把握高校校史文化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校史文化的资源优势,传承高校的优秀基因。
2.1 校史文化承载大学品质的核心内涵
以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为核心的大学品质在高校校史中得以真实记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成为高校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高校校史工作主要围绕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进行校史编研、展览、宣传,提高师生对大学品质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引导师生成为大学品质坚定的实践者。体现高校精神风貌、风格气质、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设计以电子资料、报刊和专著等形式记录在档案中;在校园扩建改建过程中,它又以雕塑、宣传画、展览等形式灵动活泼地出现在教室、操场、活动室中,使校园充满人文气息。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史、校歌、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方面,成为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纽带,它凝聚着人心,辐射着爱校荣校的情愫。校园制度通过编研发行《学校工作管理办法》《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等资料,对高校师生在长期科研、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及时建章立制,这些文书档案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
2.2 校史文化见证高校发展的历史变迁
校史是记载高校创立、发展、变迁过程的历史文献, 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承载了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发展的历史足迹生动再现了高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使学校在国家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保持生机与活力;教师辛勤付出、授业解惑的先进事迹,激发了教师钻研教法、专注科研、敬业奉献的教风;校友刻苦读书、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可以激励在校生养成拼搏进取的优良学风。这些宝贵资料对开展校史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校史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其文化内涵,对校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将育人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使高校的优良传统持续传承下去,使正确的世界观在大学生心中扎根,使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得以形成,使经历了历史变迁的大学品质不断焕发生机。
2.3 校史文化推动大学精神品质守正出新
对一所大学来讲,需要坚守的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包含价值追求、客观规律、道德操守和正确理论,也包含经过实践检验以及从失败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学校的发展见于校史文化之中,它十分明晰地阐明了我们的坚守和根本。大学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源于对自身文化品格的坚守和捍卫。它在探究真理方面的作用、探索新知的能力、服务文明社会所做的贡献都是无与伦比的。坚守不是故步自封,守护也不是停滞不前,它蕴含着传承,奠基着超越。“出新”是创新、是变化。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大学必须拥抱变化、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一味教条就会陷于僵化;不懂变革,就会被时代抛弃;一味求变,事事盲动,就会打破矛盾的统一,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背叛根本,不忘初心,当变则变,变则通矣。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守正”是根基,“出新”是希望。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适用于每一所大学的进步和发展。
3 挖掘校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润校发展
校史文化中蕴藏着使高校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核心价值,更加鲜活地呈现了大学精神品质的传承。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结果。一所机构为了生存,除了必须稳定地保持它得以产生的理念,还必须与支撑它的社会保持联系。高校发展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及时把握时代特征,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与时俱进、变革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与社会保持互动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更高标准地服务社会。优秀的校史文化经过传承、坚守、淬炼,一定能获得延续和新生。如何更好地挖掘高校校史文化的优势资源,传承大学精神品质,推动文化润校战略的实施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
北京联合大学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从改革开放走向新时代。新时期,学校明确提出:“更加着力深入凝练联大精神,以立德树人的育人自觉为核心,筑牢联大人的精神纽带,建设具有鲜明联大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丰富的校史文化资源使北京联合大学优秀的精神文化得以传承,使学校得以蓬勃发展。自强担当、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融合创新,分别从国家使命、人民立场、治校理念、发展动力4个维度反映学校与众不同的特色和品格。自强担当承载了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的家国情怀,以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學的决心和责任;以人为本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服务首都市民的政治立场,以及提升立德树人能力和成效的自我要求;求真务实表明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态度与理念,以及对“学以致用”校训的坚持;融合创新体现了包容开放、多元发展的姿态与格局,以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3.1 自强担当——深厚坚定的家国情怀
北京联合大学45年的办学实践是一段“自强不息、勇担使命”的历史。作为市属高校,北京联合大学始终坚守“立足北京、融入北京、服务北京、发展北京”的使命,艰苦奋斗、砥砺前行。1978年,为解决大批返城知识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36所大学分校在3个月内先后创办起来,实现了1.6万学子上学的梦想,这一壮举生动诠释了“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涵。1985年,顺应北京市发展需求,36所大学分校合并组建为北京联合大学。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的转型带来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学校率先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1世纪初,国家出台了大学扩招政策。学校克服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引进教学科研人才,成功实现大幅度扩招,为北京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新时代,北京联合大学继续传承“自强不息、勇担使命”的精神,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优势学科,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巩固其在应用型高校中的领先优势。“十四五”时期,北京进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学校与时俱进,在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标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蕴含了学校扎根京华大地、服务首都市民的坚定决心,以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担当。学校以提升服务北京的贡献度为导向,着力提升应用型科学研究水平;以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建设适应型专业体系;探索构建新型发展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学校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道路上走在前列,为北京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及时回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对自身办学定位的调整与聚焦,是对“自强不息、勇担使命”的传承,展示出深厚坚定的家国情怀。
3.2 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民至上”摆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 “以人民为中心”表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立场、依靠力量和发展目的,必须将其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高校承载着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向往,北京联合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一方面,提升服务北京“四个中心”的建设能力,集中优势和特色学科的专业力量,聚焦“三山五园”“三个文化带”“食品安全”“社区治理”“学前和基础教育”“市民学习网”“2022 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贡献“联大智慧”,有效解决了一批关乎北京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品质的重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践行党的使命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从教育主体来看,着力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水平,持续推动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创新发展和升级跃迁。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北京联合大学出色地承办了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现场交流会、北京高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推进会,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了立德树人的大格局。学校不断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升其立德树人的能力。从教育客体来看,尊重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18—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获批12个国家级和22个市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得19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校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平台,构建院、校、市、国家4个层次的学科竞赛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
新时代,北京联合大学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服务首都发展,紧密对接北京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建设北京高校的高精尖学科;对接北京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聚焦智慧北京、文化传承、大健康产业等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问题,汇聚众多学科资源,创新研究机构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提升服务北京、服务市民的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立德树人能力,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学校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水平和质量,着力培育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六要”思政课教师队伍,推进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常态化和科学化,打造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深入探索更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实践,争取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和育人能力。学校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育人自觉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从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构建协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3.3 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要求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北京联合大学提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体现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45年的应用型办学之路,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以新工科为引领,强化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紧贴一线需求,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建设,围绕北京城市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应用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地位更加稳固。北京联合大学“学以致用”的校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强调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学”的目标是“用”,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只有这样,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认识和美好的理想,才能逐步实现。教师学以致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注于应用型科研和技术研发,将科学理论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学生学以致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展开深入研究,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的价值理念。
新时代,学校必须直面新问题、把握新要求、开展新实践,并将此作风努力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北京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不断提升首都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将基本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作为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学校面对新形势,科学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深入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学校建立常态化的校内学科建设考核评估机制,结合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新要求,完善校内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办学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机制,贯彻配置均衡、功能合理、设施先进、绿色环保、环境优美、安全有序、智慧便捷、服务到位的保障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学校坚持面向需求、面向应用、面向市场,努力培养学以致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应用型建设人才。
3.4 融合创新——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
融合是指多个不同事物、理念或文化之间的合并或混合,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整体,实现共同发展。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打破常规,改进或创造新事物,产生新思维。融合意在包容,以包容为前提,才能实现互相嵌入融合。创新意在开放,以开放为理念,才能发现异常、突破常规、创造创新。从历史逻辑来看,大学分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创新精神是北京联合大学的精神特质。北京联合大学的创建是一个融合发展的过程、改进创新的过程,形式上是36所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的联合,本质上是精神品质的构建、传承和发展。1985年,北京联合大学成立,将大学分校的精神交汇融合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现实逻辑来看,学校与外部环境的融合符合阿什比的“遗传环境论”,是学校与社会保持互动的方式,也是学校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以服务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为使命,响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所在地方的行业、产业和企业融合,蕴含着开放、包容、多元的气质格局。大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
新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需要学校与时俱进,在科技发展和思想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历史的创造源自一种“时代精神”。为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学校不断完善内部结构,构建有效的制度体系,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学习型城市”等要求,创新城教融合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强化科教融合、学专融合,对接产业、亲近行业、携手企业,推动学校全方位融入首都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为适应北京产业调整,学校整合学科专业资源,促进多学科广泛交叉、深度融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深入探索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实践,全面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深入探索并落实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建设适应型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构建一流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等。北京联合大学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摸索前行,彰显了开放包容、融合发展、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2.
[2]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0-56.
[3]姜素兰,王岩.从校址变化看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J].北京教育(高教),2019(11):34-36.
[4]楚国清,王勇.“大思政课”格局下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蝴蝶结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3):10-15.
[5]楚国清.善用“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J].中国高等教育,2022(7):25-2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7]姜素兰,徐娟.北京地区利用高校档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北京档案,2018(4):36-38.
[8]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44-45.
[9]埃瑞克·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5,138.
[10]姜素兰,陈静.北京联合大学精神品质的演进逻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34(2):44-49.
[11]姜素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探索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2):1-5.
[12]张玉如.张玉如文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117-135.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17-10-28(1).
[1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2).
[15]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3.
[16]张楠.谭元堃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62.
[17]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9.
(责任编辑 柴 智;责任校对 白丽媛)
[收稿日期]2023-08-13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大学分校的整合发展对校史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ZGD-YB-2020-48),北京联合大学“校史故事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研究”(SK10202003)。
[作者简介]陈静(1981—),女,河南安阳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學院讲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周彤(1968—),女,江苏常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姜素兰(1966—),女,辽宁海城人,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 馆馆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档案管理。E-mail: sulan@bu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