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特点、问题与思考
2023-12-04申莉
申莉
[摘 要] 中外合作辦学作为重要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应用型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中国学生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也包括国外合作院校的国际学生来华留学。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应用型大学开展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对助力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高校对海外本土中文师资的培养面临国际化发展、国别化培养以及学习者的汉语水平等各方面的挑战。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国际化发展,结合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培养的特点和需求,与泰国东方大学联合培养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为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提供新思路。其培养特点体现为:以泰方需求为主导,中方提供教学资源支持;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能力培养与知识讲授并重。今后,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应用型大学的优势,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推进中外学生的融合教育,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 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310(2023)06-0025-06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Thoughts of Overseas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Trai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ak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HEN Li
(Teacher’s Colleg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s,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project,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t includes both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foreign cooperative universiti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foreign cooperative universities studying in China. By collaborating with foreign universi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overseas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which can help promote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t present, domestic universities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in cultivating overseas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such a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try-specific training, and learners’ proficiency of Chines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s a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gives full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actively explores, practices, and develop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s, adher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train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ailand. By collaborating with Burapha University in cultivating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overseas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cooperation presen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Sino-Thai cooperation, being oriented by the need of Thai, and Chinese side provid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upport; focusing on language skill training, emphasizing both ability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teaching. In the future, the training of overseas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an further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advantages, fully reflect the practic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Overseas local teachers of Chinese;Cultivation
0 引言
文化强国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海外“汉语热”。据2022年6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2021年底,中文已经被76个国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带动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中文教师在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对中文教师需求的急剧上升,中文师资的本土化培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应用型大学的责任和义务。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职责。中文师资的本土化培养不仅能够为海外培养中文教师,解决当地的实际需求,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应用型大学的特色。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较早开展了泰国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应用型大学海外中文师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
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在向海外推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本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作用。海外中文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文化推广方式,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海外中文教育迅速發展,仅靠从中国派出中文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海外本土中文教师与中文学习者拥有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能够有效助力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因此,培养合格的海外本土中文教师已成为必然之势。
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应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问题驱动学习、实践教学和社会参与等内容,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师范类人才培养中,应用型大学注重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及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不仅限于对国内师范生的培养,也包括对来华留学的海外本土中文师资的培养。应用型大学对海外本土中文师资的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和师范教育理念,适应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充实海外中文教师队伍、促进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面临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助力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国内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比如,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国际学生;开展海外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培养;开发海外本土师资专业培训项目等。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方面具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国际化发展。本土师资的培养需要有较强的国际化基础,国际化程度越高,国际生项目越丰富,本土中文师资培养才能形成良性发展态势。近年来,国内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速度与规模普遍放缓,国际学生人数减少,为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带来了挑战。
第二,国别化培养。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环境和教师准入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每个国家对中文教育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很难形成全球统一的教育模式和认证机制。如何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进行国别化培养,为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带来了挑战。
第三,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海外本土中文师资需要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并顺利开展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然而,在长期缺乏中文浸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海外本土中文师资的汉语水平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直接影响到海外中文的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播效果。海外本土师资来华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培养时间内迅速提高其汉语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是应用型大学本土中文师资培养面临的又一挑战。
3 北京联合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泰国“汉语热”不断升温,促进了泰国中文教育的发展。当地中小学对中文师资的需求急剧增加,泰国政府开始关注对本土中文师资的培养,并寻求与中方合作。北京联合大学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挥学校的师范教育优势,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与泰国高校联合培养本土中文师资的实践项目,构建了中泰本科联合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3.1 泰国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特点3.1.1 政府重视、举措得力
泰国对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始于1992年,当时泰国政府对中文教育放宽限制,泰国的中文教学获得合法身份,中文教育迅速发展。中国为帮助泰国顺利开展中文教育,派遣了大量“输入型汉语教师”,虽然为泰方解了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中方派遣的教师由于语言文化差异、教育理念差异和任期限制,会产生跨文化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输入型汉语教师”到泰国后需要适应期才能顺利开展教学,适应期过后又面临任期结束返回中国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泰国中文教育的发展。本土中文教师在泰国出生和成长,熟知当地的语言文化和风土人情,熟悉当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中不会由于语言背景、文化差异而产生影响教学交流的障碍,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本土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泰国本土中文教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汉语热”带来的中小学中文教师匮乏的问题,因此,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开始引起泰国政府的重视。
基于培养高质量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的重要性,泰国政府积极寻求中国政府的支持,开展合作培养模式。泰国政府制定了《泰国促进汉语教学,提高国家竞争力战略规划》,与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培养泰国本土中文教师的合作项目,如中泰两国合作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项目、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本土汉语教师招聘项目等。这些项目为泰国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本土中文教师。
3.1.2 开设汉语教育专业,开展职前培养
泰国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另一个特点是高校开设汉语教育专业,专门培养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2004年初汉语教育专业创立,2007年之后进入专业建设阶段,并逐步发展成熟。泰国的汉语教育专业依据、汉语教学相关的专业大纲和泰国教育部的学士学位学术标准制订培养方案,目前,该方案是每5年修订一次,学校按照培养方案开展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职前培训。2008年,泰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本科汉语教学专业(五年制)大纲》,对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出了专业指导意见,要求课程设置分为4大类:教师专业课、汉语专业课、通识课(人文学、社会学、科学技术)和选修课。2019年,泰国教育部出台了教育和教育领域(四年制)学士学位的学术标准,对包括汉语教育专业在内的外语专业提出了专业建设要求:培养过程中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外语教学,解决学习者的问题,评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果;能够进行教学创新,开展教学研究,促进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和发展。对培养目标也提出了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语言、文化、文学、外语翻译等方面的技能,能够深刻理解目的语及其文化。
目前,泰国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汉语教育专业对中文师资的培养还缺乏统一的全国评估标准,培养方案的制订没有参照中小学中文教师准入制度的内容,培养过程与教师准入制度的关联性不大,未能真正做到按需培养,存在培养目标无差别、师资队伍无标准、人才培养无方向等问题。
3.2 北京联合大学的培养特点
国际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北京联合大学自1996年起就在努力发展国际学生教育。2020年之后,学校原本专门开展国际学生教育的国际交流学院被撤销,不同专业的国际学生开始入系学习,学校逐步推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虽然国际学生的规模缩小了,但是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继续开展国际学生教育,积极应对国际化发展放缓所带来的挑战。与泰国东方大学开展的联合培养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项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2.1 以泰方需求为主导,中方提供教学资源支持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中文教育基础和发展各不相同,对海外本土中文师资的培养无法做到全球统一,国别化培养是必然趋势。泰国的中小学教师有公务员教师、政府雇员教师、协议教师、任职教师和特聘教师5种类型。公务员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是多数汉语教育专业学生希望获得的职位,但是入职要求较高,申请者除了要有教师资格证之外,还要通过各省基础教育委员会的考试。考试内容一般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教育专业相关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第二部分包括特定职位的学术知识、能力和专业知识,如本土中文教师入职考试会考核申请者在中国语言文化方面的相关能力和知识;第三部分包括专业能力和执教能力面试,主要考核申请者是否能够胜任教师工作。
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是师范教育的一部分。师范教育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应能够体现其应用性特色。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师范教育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为培养海外本土中文师资提供了条件。北京联合大学自2007年与泰国东方大學建立合作关系之后,遵循国别化的培养原则,在培养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培养过程以泰方需求为主导,针对本土培养的特色和问题,充分发挥应用型大学的优势,为泰国东方大学提供师资培养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持;在遵守外方教育教学制度的前提下,表现出尊重国别特色和按需培养的特点。双方主要依据泰国相关标准,制定师范类本科生联合培养方案,开展师资培养。依照泰国“五年教师计划”,师资培养采用“2+2+1”模式,即泰国东方大学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第1、2年(课程学习)和第5年(教育实习)在泰国培养,第3、4年(课程学习+教育见习)在中国培养。学生在泰国学习的课程包括通选课(英语、通用技术、科学、数学、心理健康和团队领导力培养等)、教师专业必修课(教育心理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等)、汉语专业必修课(汉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汉语专业选修课(中国文化等)、汉语专业教学课(汉语二语习得等),这些课程全部对应《本科汉语教学专业(5年制)大纲》的课程要求;在中国学习的课程以汉语专业必修课和汉语专业选修课为主。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的教师专业相关课程都按照专业大纲要求在泰国完成,在中国学习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汉语水平和能力,课程内容与专业大纲要求相匹配。中方认可泰方教师专业的相关课程,泰方认可中方汉语专业的相关课程。截至2023年,北京联合大学和泰国东方大学联合培养了15届汉语教育专业学生,为泰国培养了大量本土中小学中文教师。据统计,大约50%~60%的汉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到泰国中小学中文教育教学一线岗位工作,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为泰国的中小学中文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其余40%~50%的毕业生,有的从事翻译、中外贸易等工作,有的开办中文培训机构,有的继续深造后到大学工作,在泰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实用性。
3.2.2 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能力培养与知识讲授并重
中文教师汉语水平的高低、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中文学习效果,因此,中国语言文化是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核心所在。中外联合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中文沉浸式学习环境,对学生整体中文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在培养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课程设置以汉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课为主,并增加了语言学相关专业课程和中国文化课程。语言技能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短期内迅速提高中文水平,语言学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旨在提升学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能力,中国文化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培养过程体现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统一。能力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入学汉语水平测试,北京联合大学把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分入不同层次的语言课班级,进行全方位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使他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接触,体验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魅力,促使他们在提高汉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获得跨文化成长。另一方面是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指导泰国本土中小学中文师资在中国的第2年完成8 000~10 000字的全中文学士学位论文。在对学生进行基础学术训练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在中文学术网站查找文献,提高他们阅读中文文献的能力和中文学术研究能力,全方位提升他们的中文运用能力,为他们学成归国后进行汉语第二语言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汉语语言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提高联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知识传授方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与中国文化知识的结合。通过开设中国概况、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简论、现代汉语、语音学基础、词汇学、汉语语法理论与实践、汉泰翻译等课程,帮助学生夯实专业技能,丰富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为未来在泰国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北京联合大学还利用丰富的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与签约的教育实习基地联系,为泰国本土中文师资提供到中国中小学教育见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中小学的教学情况,了解中国基础教育体系,提升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
4 关于应用型大学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反思
4.1 发挥应用型大学优势,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应用型大学一般为地方高校,有着地域、资源等方面的办学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把适应社会需求放在第一位。在海外中文师资培养方面,应用型大学还应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参照海外的教师准入制度,精准设置培养目标,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充分体现应用型大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等。
教师准入制度是教师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职业管理制度。该制度对即将进入教师行业的人员提出了职业要求,在专业知识和技能、道德水平、理解能力、价值观导向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自19世纪以来,泰国从师范教育开始,对准教师进行了严格系统的职前教育,师资培养历经多次改革。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催生教师准入制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准入制度应成为师资培养的风向标,从宏观上指导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培养过程的实施。但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为培养泰国本土中文师资而设立在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汉语教育专业,由于师资培养过程和教师准入制度关联性不大,造成其培养目标模糊。应用型大学强调实际应用与职业技能培养,我国应用型大学在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海外本土中文师资联合培养时,在国内培养阶段尽力弥补国外培养阶段的不足:把海外教师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融入培养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优势;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地教师入职考试的要求与内容,增加了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把本土中文师资培养与当地教师准入制度联系起来,按照准入标准修订国内培养阶段的教学大纲,依据大纲修订培养方案,加强中文师资培养对当地教师准入制度的适切性,使培养目标更加精准化,从而提高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培养过程应进一步探索适合本土中文师资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
4.2 促进中外学生融合教育,提高培养质量
应用型大学注重培养与实际需求紧密契合的应用型人才,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也应关注目标地区的中文教育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教育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高质量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需求,留学中国的经历对提高本土中文师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外联合培养模式能够为准中文教师提供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的机会,增加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及中文教师身份的认同感。语言技能训练对提高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化水平固然重要,但在中国语言环境中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来提升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力更为重要。2019年,泰国教育部对教育专业本科学制进行了再一次改革,师资培养时间从5年缩短为4年,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没有毕业即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优势,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总学制的改变势必影响联合培养模式,这为汉语教育专业的中泰联合培养带来了挑战。以泰国本土中文师资培养为例,按照中方高校的规定,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留学,必须撰写中文论文。如果缩短培养时间,论文撰写将很难完成,势必影响他们获得中方大學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进而影响他们来华留学的动力。为促进中外学生的融合教育,帮助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在接受专业培训的同时,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运用能力,是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内高校通过与国外高校密切合作,使学生获得外方特定的课程学分认可和留学证明,也许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5 结束语
教育国际化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重要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型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对中国学生的培养,还包括对国际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还要开展中外合作,联合培养熟知中国语言文化、理解中国精神的海外本土应用型人才,进而助力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传播。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楚国清.关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战略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1,35(4):1-5.
[2]苏志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9(6):4-8.
[3]吴勇毅.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养及培训模式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4-7.
[4]张军广.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
[5]冯忠芳.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标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6]邵力敏.泰国本土汉语师资培训现状综述与思考[J].中国学研究期刊·泰国农业大学,2022(1):168-184.
[7]郑婷.本土化中小学汉语教师培养模式探析——以泰国师范生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2):185-187.
[8]潘佳盈.泰国汉语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
[9]何丽英.泰国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220-223.
[10]汪明帅,谢赛.基于教师入职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8):53-58.
[11]张清雅,王中岱.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之辩证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7):128-129.
(责任编辑 柴 智;责任校对 白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