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步显微技术培训在临床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04梁敬心廖鑫倪永徐学友王博刘永茂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培训显微镜

梁敬心,廖鑫,倪永,徐学友,王博,刘永茂

1.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凯里 556000;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 550004

医学是关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实践科学,医学的目标是维护和恢复个体或群体健康,外科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专注于通过手术干预来治疗疾病和创伤,故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还要精通各项外科手术基本技能[1-2]。外科缝合技术是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一项必备技能,用于缝合切口、伤口或组织部分,可确保伤口愈合得当,降低感染风险,减少瘢痕形成面积,最大化恢复组织功能,所以说缝合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手术成功的细节,对其完成重点培训至关重要[3-4]。既往针对于学生该项技能主要实施常规培训,包括理论讲解、课堂操作练习、手术室观摩学习等,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互动性和沟通性,但同时常规培训模式中不足的实践机会少,无法面面俱到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医疗技术蓬勃发展下,显微外科技术在临床中应用愈加广泛,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可强化手术视野,完成组织器官移植等精细手术操作,避免肉眼操作误差,将手术操作从宏观世界带入微观世界,大大提高手术效果,恢复术区生理功能[5-6]。故现选取2022 年3 月——2023 年4 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培训和显微技术培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10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名。对照组中男29 名,女21 名;年龄21~24 岁,平均(22.27±1.23)岁。观察组中男30 名,女20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1.76±1.24)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本院医学专业学生;②具有良好学习、沟通、书写、理解等能力者;③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者。

排除标准:①学习依从性较低,无法配合带教老师完成研究过程者;②视听功能异常者;③身体条件不允许,需要请假或休学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培训模式:教师将课堂分为两部分授课,即课堂上半部分教师以理论授课为主,包括伤口分类、伤口愈合过程、缝合材料选择、缝合技术、伤口张力管理、瘢痕管理等。下半部分教师进行缝合打结操作练习,包括线的握法、循环结、平面结、方向控制、尾线处理、解结技巧等。临床实践部分由教师在手术科室轮转期间指导学生观摩,而后进行相关内容考核。

1.3.2 观察组 实施初步显微技术培训模式:(1)理论知识。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显微外科技术理论知识,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如何在显微镜下识别和操作组织结构,认识并详细了解微细的手术器械,如微钳、显微剪刀、显微缝合针等,以及手术操作技巧、组织处理,手术规划和预测等。教师带领学生全部学习完成后,由教师在课堂上任意出题,学生作答,当学生解答正确时,教师还应考虑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应对的全面性。对于学生解答出现错误时,应给予全面解释和正确结果,并告知学生重新复习该板块相关知识。(2)显微镜实践操作。由教师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的缝线操作,包括:①10-0 线在橡胶片上练习缝合、打结、剪线,具体指导内容为:连接缝合是将橡胶片作为模拟的皮肤表面,使用夹子将其固定在某一平面,教师演示握持缝合针,使用缝合针将10-0 线穿过橡胶片,模拟刺入伤口或皮肤,并指导学生练习不同缝合类型,如简单性缝合、连续性缝合等。打结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练习使用10-0 线打结,如平面结、循环结,另确保结紧牢固,保持线的稳定。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缝合过程中需控制线的张力,确保橡胶片紧密固定,但不会撕裂。剪线是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缝合剪,练习如何剪断10-0 线,确保剪线位置和角度。②10-0线在纱布上练习缝合、打结、剪线,所有练习步骤与在橡胶片上练习步骤相同,即将橡胶片替换为纱布即可,多次练习。③显微镜下预备和缝合大鼠的股动静脉、鼠尾动脉。教师指导学生在操作前,第一步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消毒所需的工具和器械,检查麻醉药物和生理盐水;第二步使用适当的麻醉药物将大鼠麻醉,确保大鼠完全无感和运动能力;第三步指导学生在手术区域消毒大鼠皮肤,通常选择为股动静脉或鼠尾动脉所在区域;第四步指导学生显微镜观察,找到股动静脉或鼠微动脉位置,可以使用透明纸片将动脉覆盖以帮助定位;第五步制备手术区域,保持工作区域无菌,使用全暖灯保护大鼠体温,使用外科手术器械,进行切口,以暴露股动脉或鼠微动脉后将缝合线穿过动脉下方,使用适当的缝合技术固定动脉后进行全面缝合,确保伤口牢固封闭。上述所有步骤指导完成后,由指导教师逐一检查学生显微镜下缝合效果,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亲身指导,帮助其消灭错误误区。

1.4 观察指标

1.4.1 学习趣味性 选择本院自拟评分表,包括学习兴趣、知识接受情况、注意力吸引等3 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0~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学生学习趣味性越高。

1.4.2 临床思维能力 采用本院康复科自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表评价两组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该评分表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评价、学习策略4个项目,满分60 分,得分越高代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越好。

1.4.3 学习成绩 对两组学生成绩进行测试,包括实践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40%;理论测试,占总成绩的40%;课堂表现情况,占总成绩的20%。最终成绩以百分制核算,分值越高代表学生学习成绩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学习趣味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学生学习趣味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学习趣味性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学习趣味性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学习兴趣90.36±3.89 88.62±4.18 2.155 0.034知识接受情况92.17±3.78 89.93±3.75 2.975 0.004注意力吸引92.84±4.32 90.42±4.68 2.687 0.008

2.2 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学习意识50.12±5.62 47.72±5.34 2.189 0.031学习行为48.73±5.71 45.98±5.94 2.360 0.020学习评价47.38±6.23 43.99±6.08 2.754 0.007学习策略49.26±5.31 45.31±5.67 3.596 0.001

2.3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评分比较

观察组学生学习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实践操作94.36±3.66 92.57±3.64 2.452 0.016理论测试95.26±3.73 93.43±3.86 2.411 0.018课堂表现95.88±3.44 93.77±3.71 2.949 0.004

3 讨论

显微外科技术为可广泛应用于软、硬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也被称为外科手术中的高级操作,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显微外科纳入医学生日常课程学习之中。自1963 年后我国完成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术至今,显微外科飞速发展,如今已经在骨科、烧伤科、整形外科等多领域中广泛应用[8-9]。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可以完成微小组织、主要脏器、血管神经等精密手术,而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操作,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失败率[10]。故为了提高储备医生个人实践能力,从本科阶段开始实施显微外科训练内容,完成显微外科培训,价值深远。

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学生学习趣味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①视觉体验。显微技术培训可以通过显微镜放大微小的结构,使得学生在视觉上获得全新体验,这种视觉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加学习兴趣[11]。②互动性。显微技术培训通常涉及全程的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观察、操作和实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其学习投入度[12]。③发现和探索。显微技术培训能够让学生在显微镜下发现微小细节和结构,激发其探索精神。④视觉效果。显微技术培训可以展示出微观世界的奇妙,如细胞结构、微生物等,另外在显微镜下练习缝合技术,可以扩大视野,增加缝合成功率。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更好(P<0.05)。分析原因:①显微技术培训要求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微小细节和结构,这培养了其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于在临床实践中捕捉细微变化和异常至关重要[13]。②显微技术培训,可以强化学生识别细胞和组织的病理特征,帮助其在临床实践中更加准确地判断疾病。③显微技术培训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和组织结构及功能,加强其病理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病理分析能力,从而综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14]。此外,观察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显微技术能够放大手术场景,使得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微小组织结构及缝合线走向,减少了操作难度。其次显微技术下缝合操作可以更加准确地将组织边缘对齐,使得缝合线可以更紧密地被固定于组织上,提高愈合效果[15]。最后显微技术培训强调对缝合线张力的控制,避免过紧或过松的缝合,减少伤口张力,从而学生学习成绩更好。

综上所述,在临床本科教学中应用初步显微技术培训可显著改善学生学习趣味性、锻炼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技术培训显微镜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显微镜
显微镜下看沙
如何加强数字电视技术培训工作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