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防标识系统标准设计要点研究

2023-12-03葛怡璇

中国标准化 2023年3期

摘 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人民防空工程的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局面。为打造与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人民防空工程形象,規范人民防空工程标识系统,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制定了《上海市民防工程标识系统技术标准》。本文基于该技术性指导文件的规定,对现有相关标准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切实、有效、可行的人防标识系统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以期更好地帮助人民防空工程得到正确识别、安全使用和维护管理,有效发挥战时防护效能,为形成全国统一的人防标识系统制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防工程,标识系统,掩蔽疏散,导引标识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3.009

Study on the Key Points of Standard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se Marking System

GE Yi-xuan

(Shanghai Underground Spac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the functions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have also become diversifi ed. In order to create an image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that fi ts in with Shanghai as a moder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nd standardize the marking system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the Shanghai Civil Defense Offi ce has developed th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hanghai Civil Defense Engineering Mar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technical docu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standards and the actual demands,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ffective and feasible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air-defense marking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which can better help civil air defense identify object correctly, work safely and achieve saf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o as to play a effective role in wartime.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uniform air defense marking system.

Keywords: civil defense engineering, signage system, shelter evacuation, guidance signage

1 引 言

根据上海市民防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1]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符合上海超大城市人民防空功能定位,与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相适应、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民防治理体系。扎实做好人防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防空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围绕人防军事斗争准备这一主线,上海市人民防空工程功能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完备。为打造与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人民防空工程形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标识系统,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制定了《上海市民防工程标识系统技术标准》。本文基于该技术性指导文件的规定,着眼实战,对现有相关标准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切实、可行、有效的人防标识系统标准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更好地帮助人民防空工程得到正确识别、安全使用和维护管理,有效发挥战时防护效能。

2 人防标识系统的发展

人防标识系统的发展,主要结合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民防工程”)建设的发展。随着民防工程空间布局和结构的优化,民防工程由单体式向网络式发展、规模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民防工程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此前本市的民防工程标识牌和指示牌,主要设置在含有人员掩蔽防护单元民防工程的战时主要出入口附近,而有关战时人员掩蔽疏散路径、口部通道、民防工程内部等均未考虑民防标识的设置要求,同时,有关管理制度要求以及设施设备标识的制定也存在制式不统一的情况[2]。所以,为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同时更好地帮助民防工程得到正确的识别,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制定了技术性指导文件,对民防标识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完善补充。

从对其他省市人防标识设置要求的调研中可以发现,自2016年开始陆续有省市出台了以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外部与内部导引、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为目的的人民防空工程标识要求文件或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河南、山东、江苏、新疆等16个省级和广州、成都、厦门等市级人防主管部门出台或正在出台此类文件及地方标准。

3 人防标识系统标准设计要点

3.1 人防标识系统的分类

通过长期以来民防工程的建设发展以及民防工程使用维护的经验积累,对于民防工程标识的分类方式可考虑结合具体的功能部位,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分类[3]:

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最主要的需求是掩蔽疏散和科普教育。关于临战时该如何掩蔽、如何寻路、怎样正确识别、战时如何使用民防工程,是人民群众最为急迫的需求,所以人防标识的第一项功能是导引功能;

对于使用责任单位而言,最主要的需求是日常使用和管理。民防工程日常该如何正确使用、怎样维护管理,是使用责任单位日常工作中需要明确的要求,所以人防标识的第二项功能就是辅助管理的功能;

对于监管单位而言,最主要的需求是监督和检查的需求。民防工程是否得到了正确的运维,民防工程内部的设施、设备、管线,是否保持完备无损坏,是否能够保证战时正常启用,是日常监督和检查的重点,所以人防标识的第三项功能是辅助监督检查的功能。

综上所述,人防标识系统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人防导引标识、人防管理标识、人防设施标识、人防设备标识和人防管线标识五大类。

3.2 人防导引标识设计要点

人防导引标识的内容从不同的设置位置和使用需求考虑[4],可以主要分为:民防工程外部导引标识,战时主、次要出入口口部导引标识,防护单元内部导引标识,警示标识。

民防工程外部导引标识由《民防工程标识牌》《民防工程指示牌》以及《民防工程人员掩蔽导引图》标识牌组成,均设置于室外场地。其中,《民防工程标识牌》是对民防工程主要出入口的名称标识,设置在民防工程主要出入口的显著位置;《民防工程指示牌》是对民防工程主要出入口的诱导性标志指示,设置在室外场地的显著位置;《民防工程人员掩蔽导引图》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描述的方式从概念上传达整体地块信息和民防工程情况,可结合《民防工程指示牌》设置在室外场地出入口的显著位置,是帮助人民群众在室外迅速找到民防工程的战时出入口并形成自己的行动路线的手段,适合多次、长时间观看。这三类标识内容从点位信息、方向信息、空间信息三个层面将民防工程外部导引标识有机结合了起来。

战时主、次要出入口口部导引标识由《民防工程概况及示意图》标识牌、《战时主要出入口》标识牌、《战时次要出入口》标识牌和《民防工程人员掩蔽通道》标识牌组成。民防工程概况及示意图是通过图示、列表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表达地下室内的民防工程的信息、责任单位的信息、监管单位的信息等,是辅助人民群众、责任单位、监管单位快速了解民防工程基本情况的途径。此外,对战时主要出入口、战时次要出入口和民防工程人员掩蔽通道均应补充标识牌,以便人民群众获得其点位信息。战时主、次要出入口口部导引标识是针对民防工程“外部—内部”的过度空间进行的标识设计,是将人员引入民防工程的重要节点标志。

防护单元内部导引标识由《防护单元示意图》标识牌组成。在防护单元示意图中标明了该防护单元在整个民防工程内所处位置、防护单元内临战转换的设备设施、该防护单元的战时人员掩蔽通道位置及掩蔽路径。防护单元示意图是防护单元的战时总图,是帮助人民群众正确识别和使用民防工程的重要手段。

警示标识是用于提示民防工程临空墙不得被破坏的要求、人防门启闭范围内的车位设置位置的要求、人防门战时启闭状态的要求。其中,应特别关注人防门与车位的关系。我们在平時使用中,时常碰到因人防门边的车位设置不合理,而导致车位与人防门碰撞,甚至造成人防门无法正常启闭的情况,破坏了民防工程的战时效能。所以,在人防门处的地面增设禁止停车和限制停车区域标识,其线型要求与其他地面禁止类划线标识要求保持一致,以此规范人防门与停车位的设置关系。此外,设计上要注意标识的设置与平时的使用相结合,当标识设置与平时使用发生矛盾时,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例如:当民防工程内的临空墙条件不允许涂刷地库墙体标识色带时,可用《民防工程严禁破坏》标识牌替代。

综上所述,民防工程人员掩蔽导引图是民防工程的地上总图,民防工程示意图是民防工程的地下总图,防护单元示意图则是具体到单个防护单元的战时平面图,所有图示内容应简洁、清晰、明确。在空间信息上遵从连续性原则,从民防工程“外部—口部—内部”进行层层细化,与其他点位信息、方向信息、提示信息,一同形成了完整的人防导引标识体系。

3.3 人防管理标识设计要点

人防管理标识是为民防工程的责任单位做好日常维护和使用提供的辅助手段,人防管理标识包括:民防工程维护管理制度牌、民防工程平时使用须知牌以及防护(化)设备房管理制度牌。

《民防工程维护管理制度牌》《民防工程平时使用须知牌》宜与《民防工程示意图》标识牌布置在一起,这样设置,可以让相关人员快速、整体地了解该民防工程的整体情况以及相应的维护管理和平时使用要求。防护(化)设备房管理制度牌设置在相应的设备房间内,方便相关人员进入房间后查看该房间的使用管理要求。将民防工程及内部各类管理用房的管理制度一并纳入民防标识系统内,为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提供指导,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不了解民防工程的管理规定而破坏民防工程结构和防护设施设备的情况发生。

3.4 人防设施标识设计要点

人防设施标识是根据具体的功能房间名称和平战转换内容进行的标识。其中,功能房间标识牌由图标、功能房间的中文名称、功能房间的英文名称组成;平战转换措施示意牌包括战时干厕和战时水箱平战转换措施示意牌,在平战转换措施示意牌中用示意图的形式表达出平战转换区域的平时和战时的不同设置情况及转换要求。

涉及到临战装设[5]的内容,在装设前应核对标识内容及构件数量,查验质量证明和设计文件,安装时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并确保与原有接触面的连接可靠、牢固安全。

3.5 人防设备标识设计要点

人防设备标识的设置,主要从人防设备能够得到正确的识别以及临战时能够正常启用的需求出发,包括:人防门标识、防护(化)设备标识牌、通风方式显示标识。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防电磁脉冲门等防护设备的门扇标注由设备铭牌和开启方向组成,应针对有平战转换要求的部位进行重点设计。例如:在活门槛人防门的门槛两侧标明其型号以及编号,门槛编号应与其配套的门扇编号一致,方便临战时快速找到与人防门相匹配的门槛进行安装,提高平战转换的效率。

3.6 人防管线标识设计要点

人防管线标识的设置,主要用于区分平时与战时的管线内容,民防工程内应进行标识的管线有:战时使用的进风、排风、给水、排水等,针对临战时需开启或关闭的阀门,应悬挂标明其战时启闭状态的标识牌,以便在平战转换时期进行识别和操作。

通风类管线标识由管线名称和气流箭形组成,管线名称用汉字标明,如:“战时进风”“战时排风”“战时排烟”等。给水排水类管线标识由管线符号和水流箭形组成, 给水管线用字母“J”表示,排水管线用字母“W”表示。

3.7 人防标识牌的样式

3.7.1 人防标识牌底色的选定

在中国人民防空标志中,蓝色三角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的接轨。所以在人防标识系统标准设计中,人防标识牌的背景色遵从规范性的原则,延续采用中国人民防空标志图案中橙色背景色,功能房间标识牌的图标延续采用蓝色背景色。

3.7.2 人防标识牌材质的要求

人防标识牌的材质应根据不同的设置位置分别考虑:对于室外标识牌的材料,应考虑其耐久性;对于室内标识牌的材料,应从考虑其美观性;对于地面标识的材料,应考虑其耐磨性。

3.7.3 人防标识牌的安装要求

人防标识牌在安装时不得破坏民防工程防护密闭设备设施,安装位置与高度应与其他已安装好的设备和标牌相协调、与室内光线相协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装(打孔)时应当避开各类管线,在施工操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装设后的标识牌应牢固。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上海市民防工程标识系统技术标准》的规定,对现有相关标识设置标准以及工程平时与战时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包含人防导引标识、人防管理标识、人防设施标识、人防设备标识和人防管线标识等五大类人防标识系统内容和人防标识牌样式的设计要点,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系统化设计的人防标识,弥补了人防标识系统缺失的短板、提供了战时人员疏散指示和引导、提高了战时人员疏散效率、指导了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统一全国人民防空工程标识系统的内容并形成国家标准提供借鉴。

在下一阶段人防标识系统的发展方向上[6],考虑进一步研究平面标识向立体、智能化标识的转变。同时,结合民防地图、智慧民防等平台建设,将导引标识的功能进行拓展,用科技赋能,使人防标识系统更具人性化和便捷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上海市民防建設发展“十四五”规划[Z].2021.

[2]陈永权,白殿一.标准化与公共信息标识的设计[J].建筑学报.2006(9):34-37.

[3]吴端.针对城市主题事件的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王保勇,束昱.地下空间方向诱导设计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2(1):35-37.

[5]吴映栋,郑从立.平战转换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11(6): 34-36.

[6]马丽敏.浅谈信息化时代旅游文化景区建设[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7):8.

作者简介

葛怡璇,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人民防空工程建筑设计及上海市人民防空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