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辽宁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3-12-03杨晓惠王天蛟
杨晓惠 王天蛟
〔内容提要〕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和真正掌握竞争、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强化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布局、加强支撑平台建设、优化学科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塑造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了推动辽宁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学科布局;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2月21日主持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7日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进一步要求:东北三省一区要抢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机遇,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全国科教资源丰富、产业优势特点突出的辽宁,更要貫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推进的要求,加强前瞻布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储备,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强化原始创新对辽宁全面振兴的源头供给能力,提升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一、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1.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
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既着眼于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更强化聚焦辽宁发展实践中凝练的基础科学问题,有组织推进基础研究。特别是应当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维护“五大安全”重大使命部署引领性、支撑性科学研究任务,开展任务导向、体系支撑的基础科学研究攻关。按照国家所需、辽宁所盼原则,以战略领域为目标搭建研究平台,整合省内各单位相关力量,形成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长效机制。
2.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紧密跟踪世界科学前沿趋势、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方向,聚焦对科学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能体现辽宁省优势和特色的重大科学问题,持续加强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和能够引发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部署,强化对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布局和支持,力争开辟引领性新方向。
3.加强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聚焦产业变革重大方向,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充分发挥战略专家作用,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加强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重大需求研判和凝练,打通产学研全链条,解决面向产业的基础研究问题。重点开展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方向研究。
4.加强基础研究项目体系化布局
瞄准具有优势,有望引领国际前沿的战略必争领域,充分发挥国家和省高水平创新平台作用,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等辽宁优势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实施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布局。建立分步、分批指南滚动编制机制,每3年发布基础研究支持指南,适时动态调整和充实重点支持方向,有效满足国家及辽宁战略需求和形势变化。
二、加强基础研究支撑平台建设
1.积极纳入国家科技战略力量体系
加快推进材料国家实验室(沈阳基地)建设,整合优势创新资源,集聚一流科技人才,加快发展颠覆性材料技术,主动承接国家重大战略科研任务,提供材料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立足“双碳”、空天等领域科研优势,积极谋划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争取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攻关任务。推动在辽全国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能级,聚焦优势领域长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抢占领域制高点。强化重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长远发展,宽领域、高水平地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2.高标准建设辽宁实验室
“省实验室”建设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地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辽宁实验室已挂牌运行一年。辽宁实验室要发挥特色优势,联合优势科研力量积极创建国家级平台,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牵头组织国内外优势力量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科学研究。辽宁实验室要联合龙头企业瞄准行业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卡脖子”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构建更加有效的核心技术攻关机制。要推动辽宁实验室建设“基础研究特区”,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间。辽宁实验室要实现源头活水,逐步把引领性、平台性、前沿性高水平实验室纳入序列。
3.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方向和重大创新需求,聚焦优势领域,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除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计划的以外,省市联合推动具有指导意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开放共享,提升运行效率。
4.优化省级基础研究平台布局
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聚焦辽宁优势领域布局建设省级实验室,培育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22个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支持领军企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针对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科学问题自主立项,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加强现有省重点实验室动态管理,促进提质增效、优化升级,继续保持辽宁在材料科学、能源催化转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器人学、冶金自动化、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海岸和近海工程等领域的研发优势。
三、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
1.加快建设一流学科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重点加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学科发展根基。
2.加强交叉学科建设
以解决辽宁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打造跨学科高水平团队,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形成更具活力的学科发展环境。支持全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挥一流学科优势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布局急需紧缺交叉学科。
3.探索人才供给新模式
响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开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新赛道,加快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急需紧缺人才供给能力,为辽宁航空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储能技术、节能环保、数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大力增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发展后劲。
四、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1.完善评价机制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基础研究人员差别化分类评价改革,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把创新能力、成果质量、绩效、贡献作为人才认定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促进原创的基础研究项目评价制度,自由探索类项目以长周期评价和同行学术评价为主,重点评价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与贡献及影响等;目标导向类项目实行问题提出方、成果使用方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以绩效评估评价为主,主要评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和作用。
2.完善科研管理机制
简化基础研究项目过程管理,精简不必要的材料、证明,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与考核,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建立法人单位与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档案库,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科研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探索长周期自主模式,实行5至8年项目执行期,强化全过程跟踪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和择优滚动支持机制。
3.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薪酬分配政策,提高基础研究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发挥财政科研经费激励作用,落实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比例等政策,保证科研经费真正用于激励基础研究人员创新。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相关奖励提名规则和程序,鼓励重大定向性基础研究成果申报科学技术奖励奖项。
4.完善投入机制
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基础研究长期投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联合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用好用足中央对企业进行基础研究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通过设立基金、捐赠等方式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成果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入力度。
五、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1.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加大“兴辽人才计划”、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一批引领支撑辽宁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科学家。发挥国家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采用招聘独立首席研究员、设立开放基金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人才加盟、引进基础研究团队。优化全球创新团队招募机制,探索与海外人才的线上合作工作模式。通过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来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健全科技人才培养资助平台,探索建立适应全球化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依托“揭榜挂帅”等重大任务形式,发掘各领域基础研究帅才。赋予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创新团队组建权。
2.培养支持青年科学家
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计划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通过基金资助中青年基础研究人才,支持鼓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前沿未知的科学问题。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依托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对4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予以倾斜支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学科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对重点基础学科青年人才给予更多倾斜。健全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身心健康和长期学术积累的培育、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加强培养后备力量
持续实施强基计划,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探索多学段出口与本硕博贯通培养等多种模式,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鼓励创新性、设计性试验和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训练,为实现“0到1”突破的原始创新储备人才。出台政策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建立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大资源共享开放力度,增加学生早实践、多实践、高水平实践机会。积极推动符合条件高校设置“基础学科+”双学士学位项目,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加快高校开展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主辅修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联动机制,对基础学科学生申请辅修学位予以优先支持。
六、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1.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
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加强辽宁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办好宣传报告会等主题活动。选树宣传好一批新时代科学家典型,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标榜样、见贤思齐。发挥好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资源优势,推动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充分发掘和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特色鲜明、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科学家精神弘扬活动。
2.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统筹整合省内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服务辽宁省基础研究的特色科技文献情报共享服务平台。支持建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要种质资源库等重大基础科研平台。
3.加强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
鼓励科技创新主体结合科研任务开展科普工作,推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和科普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学共同体等利用基础研究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鼓励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开发科普资源,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建立完善科普场所面向社会的开放机制。不断增强创新主体的科普责任意识,鼓励科技工作者针对基础研究及科研成果开展科普创作与传播,推动基础研究与科学普及融合融通,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作者單位:1.沈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