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日本体育发展的动因及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启示

2023-12-02白志忠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强国动力源体育文化

白志忠

摘 要:近几十年来,日本无论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亦或是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究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其深厚的体育文化这个强大的基因不断推动其前行和发展的。因此,借鉴日本成功发展体育的经验,对于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日本;体育文化;发展;动力源;体育强国

On the Motivation of Japanese Sports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Building China into a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Bai Zhizhong

(Inner Mongolia Voc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ohhot 010050)

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Japan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competition sports and sports industry.Especially the sports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main reason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is that its profound sports culture as a strong gene constantly promotes it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learn from Japans successful sport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o build China into a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Key words:Japan;sports culture;development;source of power;a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唐朝三百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提炼,终于在平安朝中期以后,在各个方面都逐渐摆脱了唐风,产生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①在7~10世纪的近300年间,中国的汉字、医学、书法、文史哲学、建筑学、围棋、书法、剑术、拳术与气功等传入日本,至今依然留有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遗痕。

一千多年后,中国最早出现的“体育”一词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1904年,中国从日语翻译过来的“体育”最初叫体操,后为体育,含有体育教育之意。

在体育方面,近代中国和日本差距是比较明显的。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普遍增强,但目前中国是体育大国,还不是体育强国。从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来看,我们明显落后于日本,此现象因何出现,何以至今?带着这样疑问,笔者曾随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修团一行24人对日本的大阪、兵库县、东京、千叶、茨城县、早稻田大学、筑波大学、日本体育大学等地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在此期间,通过日本体育界有关人士的介绍及实地考察,使我们对日本的体育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探源。原因就在日本谦逊好学,善于拿来并能融会贯通,在发展基础之上又善于创新,在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

一、体育文化是日本体育发展的动力源

(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体育文化政策保障是日本体育发展深厚的社会基础

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和二战后,伴随着两次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增长,日本在体育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强有力的体育文化保障政策是日本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1.体育立法是形成民众广泛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基础

1961年,日本颁布了《体育运动振兴法》,该法明确提出了关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振兴措施。此后,《关于增进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1964年)、《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对策》(1972年)相继出台,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使日本体育的重心向大众化普及转移。随着时代发展,体育法不断更新;此后在出台的《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1989年)、《体育振兴基本计划》(2000年)中,提出“21世纪的体育发展目标为终身体育”。2010年,为进一步提高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日本将国民的终身体育上升为国策,随后推出了《日本体育立国策略》,明确提出了“日本公民的体育权概念,即通过体育实现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所有人应被保障的权利之一”;将公民的体育权和其他多项基本权利放在同一层次,并提出由社区体育俱乐部来承担社会体育推广的主要职责。

2.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为社会体育参与者提供物质基础

197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事业的通知》,提出:“努力促使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给对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特别是夜间开放的,提供照明或是建设有体育俱乐部活动室的学校给予资金补助”。

2010年,日本发布了“体育立国战略”。该计划是建立在“新型体育文化”目标下的,从2010年到2020年间的10年政策计划。该计划共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并建立了完备的管理机制。在文部科学省的体育厅下,设有体育振兴科,由该科对全国的体育振兴事业做出整体规划。并对场馆实行指定管理者制度,无论是一般财团法人,还是公益财团法人、抑或是体育协會直接运营的场馆,均以非营利为主要目的,体现更多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即使是以营利为目的体育健身场馆及其体育教室等场所,也是价格低廉,方便周边更多的民众包括老年人来此健身和参加体育活动。

为振兴体育,实现体育立国的目标,从1969年以来,日本对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开放情况等每五年就要开展一次普查。这为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计划的制定、体育振兴政策的规划和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日本虽然国土狭小,资源有限,但其体育场地和设施却遍布城乡街道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公园绿地等场所,给人们的业余锻炼和进行体育运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体育节”等体育假日的实施对推动体育休闲活动起到了保障作用

为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创设了国家法定假日“体育节”。体育节最初定于东京奥运会召开的10月10日,后为带动体育的开展和促进消费,改为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与之前的双休日形成三连休。节日期间,日本全国各地的体育组织、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业组织和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就连证券市场也停止交易,国民纷纷走向户外,运动健身。在调研中,据大阪大学的经济学大岛教授介绍,日本媒体在报道体育节活动时大都讲的不是成绩,而是找一些活动开展的不足,特别关注的是少年儿童的体质问题,譬如,一些学生在50米跑测试时,发现比上一年慢了0.1-0.2秒,我们一般不认为有什么问题,而在日本,则是被认定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于是开始寻找原因,访谈专家、学者,认真研究问题的症结,找寻问题的出路。日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强烈甚至神经质敏感的忧虑中重视和发展体育运动的。

(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体育动漫、影视文化高度繁荣是日本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日本的体育动漫、体育影视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日本经济带来滚滚财源,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青少年的教育手段,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而且渗透到生活之中。体育存在于日本民众的基因当中,已经变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及其蕴含的文化和精神特质已经成为日本人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体育动漫中体育英雄人物,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是难以持久的。日本是世界上动漫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创意团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动漫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日本的体育动漫,伴随着日本少年儿童的成长,如《巨人的星》《明天的秀》《蓝天下的等待》《网球王子》《翔的传说》《第一》《大和的羽毛》《扣杀》《最棒的一战》《第一扣》《灌篮高手》《棒球英豪》《四驱兄弟》,涉及到高尔夫、手球、乒乓球、橄榄球、空手道、柔道、摔角、相扑、摔跤、合气道、赛车,甚至还有中国武术项目。日本是体育与文化融合最成功的典范,直接推动和影响了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和追求。

2.体育影视激发起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向往

日本的体育电影中,有许多是从漫画转化而来的,在电影制作之前,已经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较有知名度的作品、作者及其表现的体育运动有《排球女将》《足球小将》《棒球英豪》《灌篮高手》《头文字 D》《网球王子》《奈绪子》《功夫棒球》等。以80年代风靡世界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为例,剧中女主角小鹿纯子早逝的母亲最大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经历磨难的纯子最终成为日本女排球员国家队员,凭借纯子的绝招“晴空霹雳”和“幻影旋风”,在奥运会上所向披靡。电视剧以热血的排球运动及团队的友谊为主题,讲述了女主人公把满腔热情和青春都投入到排球中的感人故事,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从事排球运动。还有像《灌篮高手》《棒球英豪》《足球小将》等影视作品,更有关于相扑、柔道、弓道等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包括像《职场与球场》的体育广告,这些无不激发少年儿童对体育的兴致,也由于影视的影响,使对体育的热爱融化在每一位日本青少年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3.赛事转播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

日本在体育传媒产业的发展也与欧美国家有着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体育转播中,传统的电视收视已经不再是主流,通过移动端观看体育赛事的观众成为了多数。在公交、地铁上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较短时间的赛事点播,是日本人偏爱的体育观赛习惯。除了国际的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外,日本职棒联赛、日本本土足球联赛、甲子园棒球联赛及东京箱根往复大学马拉松接力赛等已经成为赛事品牌和文化品牌,它们不仅形成产业效应,而且其文化所蕴含的力量不可小视。正如东京奥组委小野日子所言:“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在一方面能够让全世界看到日本社会的稳定、科技的发达和丰富的文化。而另一方面,日本也通过举办赛事来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深体育对民众的影响”。

(三)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日本体育发展的不竭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日本这个国家特别敢于且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善于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创造,最终为自己所用。日本众多民族体育项目中相扑、剑道、空手道、弓道、柔道等,不仅在学校体育中设有俱乐部,在社区体育场馆或武道馆中也设有体育教室,这也是日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完整地留存至今,惠泽国民的原因。

1.相扑

日本的相扑被誉为日本的国技,最早起源于中国的角抵,即摔跤运动。经过千年的演变和创新,现已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相扑比赛场地被称作“土依”是由粘土所构造成的正方形,场地悬挂由黑、篮、红、白四条彩色绸的盖蓬,象征着春夏秋冬,寓意四季丰收。作为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的日本相扑,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包括相扑料理、相扑茶点等产业,其衍生产业不仅利于文化传承,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剑道

剑道原本是由我国传入日本的,但在日本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剑道”的魅力在于将民族精神与强身健体这一实用价值的完美融合,是“始于禮而终于礼”的运动。其运动的精髓至始至终体现在对规则的遵守、对对手的尊重、对礼的崇敬,进而自然上升为对“道”,即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的尊崇。此外,空手道、弓道、柔道等概莫能外。

(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育、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是日本体育的新动能

1.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必然成为产业变革的先锋

旅游因体育而丰富,体育因旅游而精彩,旅游能请来人,体育能留住人。日本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如何把握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个契机,把体育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呢?日本政府提出“体育旅游观光”战略,文部科学省的体育厅、文化厅与国土交通省的观光厅三部门合作,把日本区域内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日本品牌,促进日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如,秩夫体育森林公园就汇聚餐饮、温泉、森林探险、网球、足球、漂流、游泳、卡丁车、户外拓展等项目,将体育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集健身、休闲、旅游于一体。可以说,文化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和消费型经济,在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必然会走到转型升级的前沿,成为产业变革的先锋。

2.“体育旅游观光”战略是日本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催化剂

“体育旅游观光”战略就是把体育文化与观光旅游结合在一起,通过参与和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当地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舞蹈等体验旅游的形式,增加国内外的游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切切实实增加地方经济活力。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的比重增大,日本政府在2017年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观光的口号,到2020年达到4000万人次的目标。并通过对体育魅力的宣传,增加访日游客吸引力,大力打造国家及区域旅游品牌,如“濑户内海自行车赛”“世界遗址姬路城马拉松赛”“古装骑射流镝马大会”“箱根车站大学生马拉松接力赛”“北海道冰雪体验游”“高尔夫训练课程游”“棒球职业赛观战游”等体育旅游品牌及其套餐,这些都是体育文化与旅游很好的相融合的典范。

二、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启示

(一)体育文化要统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是根和魂,体育文化是体育的灵魂和支柱,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体育文化是体育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建立强盛的中国体育文化,才能推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对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有了文化氛围的体育产业才能快速发展。

(二)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必然态势

国发(2014)46号文件颁布以来,体育旅游与文化、影视、教育、健康、养老、农业、水利、林业、通用航空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态势和效果日渐显现,体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这将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因此,从融合发展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来看,始终离不开文化这个根和魂。

(三)加大体育场馆的开放,培养体育消费群体

积极借鉴日本体育场馆的指定管理者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公益性,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开放力度,积极策划和承办体育比赛,并打造品牌赛事,以高质量精彩的赛事、合理的票价、物美价廉的比赛和周边产品吸引群众进行体育消费。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从幼儿园起,培养爱好体育的兴趣,中小学生要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让他们在运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参加比赛带来的身心愉悦;在不影响教学和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开放高校与企业的体育场馆,以提高场地利用率,并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用以维持场地维修与保养经费,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健身会所可考虑在消费水平较稳定的小区附近开设分会所,既可满足消费者需求,又有稳定客源,以获得长足发展。除以上措施外,还应积极培养专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号召学校体育教师参与指导活动以弥补人员数量的不足,并通过指导过程向人们宣传体育消费理念,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四)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传承中华体育精神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目标,树立“大体育文化观”,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夯实中国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积极挖掘、整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文化。鼓励和繁荣体育文艺创作,加大体育影视题材的创作,造就出一批优秀的宣传体育文化的产品。利用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有利契机,加大冬季项目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冬季运动的浓厚文化氛围,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进一步扩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夯实体育文化基础性工作,加强体育文化队伍建设。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体育文化是日本体育发展的动力源,深刻影响其体育活动的一切意識和观念,涵盖了体育物质、体育制度和体育价值的所有内容,这对我国体育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和强国的体育有极大启示和借鉴意义。

注释:

①引自[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中日文化交流史[M].商务印书馆,1980(1).

参考文献:

[1]熊晓正.试论中西体育文化选择的差异[J].体育文史,1989(6):36-40.

[2]李海霞.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探析[J].天府新论,2010(6):120-125.

[3]孙庆彬,朱波涌.日本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2(2):45-48.骆平山;我国与日本校外体育开展状况之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4(3).

[4]舒盛芳,沈建华.日本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的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J].体育学刊,2012(2):40-44.

[5]吴新宇,李世森,韩富清.日本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 (4):14-17.

(责任编辑 蔚红霞)

猜你喜欢

体育强国动力源体育文化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新高地!新标杆!新动力源“双子星”TOD激活区域“财富密码”
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
顶盖板冲孔机设计分析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影响成都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发电机组作为大型动臂塔机动力源的可行性研究
崔龙海被安排主抓“体育强国”
对毛泽东体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