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唤醒:儿童地标性文化绘本阅读与创作策略探究

2023-12-02王苗苗李梦帆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绘本创作儿童

王苗苗?李梦帆

摘要:地标性文化绘本在儿童本土文化意识觉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绘本既适合儿童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视觉艺术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很容易被儿童喜爱和接纳,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化媒介。教师可以从教材资源选取、故事情节设计和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考量,选取适合儿童阅读的地标性文化绘本。阅读与自创本土地标性文化绘本来进行儿童本土文化意识的培养,既可以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实现本土地标性文化资源的传承。

关键词:本土文化意识;地标性文化绘本;创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0-0056-04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十四五”重點自筹课题“儿童转译地标性文化的绘本创作研究”(2021JY14-ZB132)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3-08-14

作者简介:王苗苗,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幼儿园,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盐城市学科带头人;李梦帆,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

儿童期是一个人认知世界的关键时期,在儿童时期开展本土文化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所处的文化时空背景,增强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更好地激发儿童的爱国热情、培塑民族精神。

地标性文化绘本是指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为内容主线的绘本。它以讲述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或者一件历史古迹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烈的本土文化气息。地标性文化绘本所表现的场景和人往往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名胜或者名人,这种形象、直观的呈现能够让儿童对于本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地标性文化绘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往往是浅显易懂、寓教于乐的,能够激发儿童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本土文化。地标性文化绘本作为儿童本土文化教育的一种方式,能够直接传递文化信息和情感体验,丰富儿童的文化经验,并引导儿童进入更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

一、阅读地标性文化绘本,唤醒儿童本土文化意识

作为一种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化载体,地标性文化绘本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启迪儿童的智慧,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1]。通过阅读地标性文化绘本,儿童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适宜的地标性文化绘本的选取,可以从教材资源、故事情节和语言表现三方面进行考量。

(一)教材资源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地标性文化绘本应该是切实符合儿童认知、经过深加工而形成的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要涉及本土文化、历史或民俗特色。在选择绘本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地域性,可以选择较为有代表性或有鲜明地区特色的文化标识,标识有明确的地域归属感,如成都的熊猫、北京的故宫等;二是历史性,可以选择源于当地的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如屈原、三顾茅庐等;三是文学性,可以选择地方名家名著改编的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二)故事情节设计有趣

地标性文化绘本的情节设计对于儿童接受和理解故事非常重要。结合真实场景设计故事情节,更能激发儿童的情感共鸣。故事情节应该轻松、有趣,尽量符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如《丹顶鹤的故事》绘本以丹顶鹤和小女孩的相遇展开故事,教师在引导儿童阅读时,可以让儿童想一想自己和丹顶鹤相遇时会发生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共鸣。

(三)语言表现形式易于儿童接受

语言表现形式是地标性文化绘本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无论是语言流畅度还是用词贴切度,都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语言表现上,可以采用诗歌、故事等形式来吸引儿童学习。同时,在语言表现上也应该涉及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如有特别含义的词汇、俚语或谚语等[2]。如《熊猫》是一本较为经典的地标性文化绘本。它以中国国宝——熊猫为题材,通过栩栩如生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带领儿童学习、了解有关熊猫的知识和重要的生物学常识,同时也涉及国宝保护意识教育等方面。它在故事情节设计、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符合儿童审美特点和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儿童对于熊猫这一地标性文化的认知水平。

二、创作地标性文化绘本,培养儿童本土文化意识

由于绘本既适合儿童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视觉艺术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很容易被儿童喜爱和接纳,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媒介。儿童本土文化意识可以通过绘本创作来唤醒,在绘本创作过程中,通过兴趣和情感来引导儿童真正地体验和感受本地区的文化,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具体策略如下。

(一)绘本创作前的准备

1.确定绘本创作主题

在确定绘本创作主题时,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已有的绘本资源,另一方面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确定合适的绘本创作主题。

如盐城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教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班级群、宣传海报等平台,发动家长、幼儿通过文献搜索、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盐城市典型地标性文化绘本,共整理出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地标性文化15个、以董永和七仙女故事为代表的非遗地标性文化10个、以糜鹿保护区为代表的湿地地标性文化13个、以荷兰花海为代表的现代地标性文化16个和其他代表性地标性文化14个,并建立了电子地标性文化资源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经过收集和调查发现,盐城市专门编辑了盐城地标丛书来保护与传承地标性文化,但目前适合儿童的地标性文化绘本很少,需要进一步进行开发。

2.开展了解地标性文化的社会实践

在确保安全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为儿童提供直接感知地标性文化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加深对地标性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教师从中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点,为儿童后期的创作提供经验和情感支持。如教师发现儿童对红色地标感兴趣,便可以选取一座红色地标性建筑作为主题,让儿童了解该建筑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建筑特色,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要知道的“更多”。如果实地感知的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利用前期建构的地标性文化资源体系,借助多媒体开展“虚拟”实践活动,让儿童最大限度获得绘本创作的“素材”。

3.建立地标性文化绘本创作支持体系

教师应为儿童构建涉及环境、区域、主题活动和家长的支持体系,满足儿童绘本创作的经验准备和时空需求(如图1)。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园内空间和区域创设机会,营造不同主题的地标性文化环境,满足儿童的视觉感知和实际操作需要,为绘本创作提供具体形象的场景参考和创作空间。如语言区提供有关本市地标性文化的阅读信息,丰富和拓展儿童的创作语感、表达形式;美工区提供有关本市地标性文化的建筑模型、照片风景、制作原材料等,供儿童欣赏、感受与创作;角色区投放儿童在美工区创作的本市地标性文化的手偶、模型、头饰等,供儿童进行情景表演,从而激发儿童进行本土地标性文化绘本的创作热情。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很多绘本创作的过程如地标性文化资源的收集、社会实践的陪同、自制绘本的装订等活动,大多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在活动中的支持是确保绘本创作有序开展的保障,教师应积极获取家长支持。

(二)帮助儿童了解绘本创作方法

1.了解绘本结构

教师可结合儿童的认知经验,为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不同类型的绘本,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认识并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以及每一部分大致会有哪些内容,为儿童后期创作提供关键经验。如“麋鹿的家园”自制绘本,儿童可以将麋鹿图作为封面手绘图案,这样读者不看文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关于麋鹿的绘本。封底部分亦可如此。

2.丰富儿童的绘本创作表征

从儿童已有的表征符号经验入手,通过“我知道的表征符号”谈话、调查、绘制等方式拓展儿童对表征符号的认知,丰富儿童对不同主题地标性文化的表征方式;开展“我可以用什么办法表达出来”的表征符号讨论会,收集并归纳整理出绘画、文字、录音、情景表演、泥塑等多种表征方式,为儿童创作地标性文化绘本提供支持。如在盐城荷兰花海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借助泥塑的形式捏制郁金香;借助角色表演介绍荷兰花海的花草世界;可以对照盐城荷兰花海的风景图“仿画”盐城荷兰花海标语;还可以录制“和我一起游花海视频”,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转译成二维码,印制在自创绘本中,提升自制绘本的科技含量……通过不断感知、运用、实践,提升儿童运用多元表征的能力,提升儿童的本土文化意识。

3.开展主题拓展活动

教师可结合不同主题的地标性文化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帮助儿童了解地标性文化的缘起、衍变和价值,为完整创作提供逻辑思维支持。如在“董永和七仙女”的主题活动中,借助该非遗故事,激发儿童对该故事内容的兴趣,让儿童深入了解其缘起、衍变和价值(如图2),从中感受风俗民情、文学艺术、中华文化,感受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体会到神话同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之美。

4.自创地标性文化绘本

在主题确定后,教师可以让儿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故事、图画或漫画的方式创作绘本。儿童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创作不同主题的绘本。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如绘画、手工制作、故事创作等。还可以将不同组的作品结合起来,制作成一本地标文化绘本。如在盐城市湿地地标性文化绘本的创作过程中,儿童自主分配创作,选择毛笔和宣纸作画,在此基础上再合成一本地标性文化绘本——《丹顶鹤的故事》,充分彰显儿童的主体性。

5.分享地标性文化绘本

绘本创作完成后,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儿童感受到自己的创作被重视和欣赏。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儿童分享绘本,以此促进家园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儿童自创的本土地标性文化绘本。如盐城市的红色军旅地标性文化绘本创作完成后,儿童通过布置宣传海报,吸引其他儿童关注他们的创作,接着又通过自主讲解的形式分享创作的故事内容,随后听取同伴的意见建议,进行调整,最后在教师的协助下实现创作的美化升级,编制成册,成为幼儿园独有的地标性文化绘本资源。这不仅提高了儿童的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儿童开展地标性绘本创作的整个过程,处处渗透着本土文化意识培养的教育。如本土地标性文化资源的调查阶段,让儿童更直接地了解了当地的地标性文化,有利于儿童积累对地标性文化资源的经验,萌生爱家乡的情感;绘本主题选择和内容架构阶段,教师通过环境创设、主题预设、社会实践等支持,丰富了儿童对地标性文化缘起、衍变和价值的认识与体验,激发他们对本土地标性文化的情感和创作愿望;绘本分享阶段,儿童通过自创地标性文化绘本的分享,实现了本土文化意识觉醒。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与自创本土地标性文化绘本来进行儿童本土文化意识的培养,既可以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实现本土地标性文化资源的传承,是进一步培养儿童本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敏,张红.绘本创作中的文化元素挖掘与运用[J].儿童教育,2019(3):36.

[2]王美華,王鹏.论陶行知教育视角下的柔性素质教育研究[J].科技视界,2019(5):38.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绘本创作儿童
绘本
绘本
绘本
《一墙之隔》创作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绘本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