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分析

2023-12-02郑淑涓

运动精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川藏线行者维度

郑淑涓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分析

郑淑涓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章对骑行流畅心理状态进行研究,采用《流畅体验量表》对川藏线107名骑行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川藏线骑行者在川藏线骑行活动中的流畅心理状态处于中上水平,其中享受的体验、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反馈3个维度得分较高;(2)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骑行者的流畅体验的自我意识的散失、时间的变换、享受的体验维度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未满20岁及30岁以上骑行者的自我意识的散失体验显著高于20-29岁骑行者,未满20岁骑行者的时间的变换体验显著高于20岁以上骑行者,未满20岁骑行者的享受的体验水平显著高于20-29岁骑行者;(3)骑行天数在20-29天的川藏线骑行者心理流畅体验在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反馈水平上显著优于骑行天数在30天以上的骑行者;(4)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及各个维度在骑行者的性别、日均骑行时长、日均睡眠时长、初次出现高原反应时的海拔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川藏线骑行;自行车骑行;流畅状态

心理流畅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完全沉浸在自己参与其中的比赛或任务中的一种自我享受的状态[1]。流畅体验的产生与个体自身的运动能力、任务活动、个体的目标设置、情境等因素密切联系[2]。流畅结构具有挑战和技能的平衡、行动和意识的融合、清晰的目标、准确的反馈、全神贯注于当前的活动、对任务高度的控制感、自我意识弱化、时间感变化和享受的体验等维度[1]。流畅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对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衡量体育运动心理效益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者对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如王绘[3]、田祀明[1]、靳升[4]、徐彩云[5]等曾将其运用于运动或比赛等领域的研究,让运动训练实践活动与心理学相结合,增强了训练效果,让运动员的成绩得到突破。休闲运动领域的心理流畅状态研究成果较少,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尚为空白。

近年来,长途骑行活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318川藏线以其美丽的风景闻名,倍受欢迎,但川藏线海拔高、路况复杂、气候多变,骑行难度大[6],骑行者的心理体验到底是否受影响不得而知。基于此,研究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并剖析原因,不仅可以帮助骑行者顺利完成骑行活动,获得良好的骑行体验,甚至能够吸引更多锻炼者加入骑行运动队伍,在推广骑行运动的同时还能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颇有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318川藏线自行车骑行者的流畅心理状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问卷调查法主要采用刘微娜修订后的中文版《流畅体验量表-2》[7]作为研究工具,制定问卷,要求被试根据最近一次川藏线骑行经历,按李克特5点计分法作答。最终通过问卷星软件回收问卷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6%。有效问卷的信度为0.963,效度为0.897,问卷总体信效度高,适合用于本次研究;数理统计法主要使用SPSS 26 for windows统计软件,采用频率分析、描述统计、信效度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等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描述性统计分析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各个维度平均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享受的体验(4.36分)”“清晰的目标(4.06分)”“明确的反馈(4分)”“控制感(3.93分)”“自我意识的散失(3.92分)”“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3.92分)”“技能—挑战平衡(3.91分)”“时间的变换(3.79分)”“行动—意识融合(3.74分)”。从中可以看出骑行者在流畅体验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在4分左右,说明川藏线骑行者在骑行中能体验到积极的心理效益,表明他们在骑行时出现了流畅心理状态。

2.2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为了检查不同性别的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发现P值检验结果均大于0.05,表明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文淇在《深度休闲特征与流畅体育关系研究》[8]中不同性别人群在休闲骑行活动上的流畅体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果相一致。

其原因可能是:川藏线骑行属于休闲性质的活动,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往往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不存在竞技压力,也不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对参与者的技术能力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无论男女都可以很好地享受骑行过程。

2.3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年龄上的差异检验

为了检查不同年龄段的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流畅心理状态的总体水平在年龄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未满20岁的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骑行者,其中,在自我意识的散失、时间的变换、享受的体验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表现为未满20岁和30岁以上的骑行者自我意识的丧失水平显著高于20-29岁的骑行者,未满20岁的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时间的变换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骑行者,未满20岁的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享受体验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骑行者。同时从各个维度的平均值可以清晰的看出,无论在哪个维度上,骑行者的骑行流畅水平都表现为未满20岁高于30岁以上高于20-29岁。

出现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未满20岁人群骑行动机较为单纯,他们在选择川藏线骑行活动时往往是因为兴趣、爱好等较为纯粹的理由,因此他们在活动中往往可以更加投入,也更懂得享受其中的乐趣,快乐往往让人觉得时间过得更快。而20-29岁及30岁以上人群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逃避现实、释放压力也是川藏线骑行的动机之一,特别是20-29岁人群处于初入社会,常常承受着学习、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种种思绪的影响使得这一人群不能很好地沉浸于骑行活动。

表1 川藏线骑行者流畅心理状态在年龄上的差异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2.4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日均骑行时长上的差异检验

为调查不同日均骑行时长川藏线骑行者的流畅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单因素差异分析法进行检验,发现P值检验结果均大于0.05,这表明日均骑行时长在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平均值的统计结果来看,日均骑行时长在8-10h的骑行者的流畅心理状态最为明显。

原因分析:日均骑行时长在10h以上的骑行者可能在行程中安排了过量的骑行任务,拉长了骑行战线,身体容易产生疲劳、疲惫等状况,从而影响骑行流畅感。同样对于骑行时间在8h以内的骑行者来说,为了赶至下一个休息点,需要提高骑行强度,在此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体验休闲骑行的快乐,同时增加身体负荷,长此以往,容易影响骑行流畅感。而8-10h的骑行时间,也是大多数骑行者日均骑行时间,安排比较合理,骑行强度适中,可以促进流畅心理状态的出现。

2.5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日均睡眠时长上的差异检验

为检查不同日均睡眠时长川藏线骑行者的流畅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单因素差异分析法进行检验,发现P值检验结果均大于0.05,表明日均睡眠时长在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早期一项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睡眠限制(更早就寝或更早起床)的实验有着类似的结果,该研究表明睡眠限制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表现[9,10]。因此考虑睡眠时长不会对骑行者的骑行流畅心理状态产生显著影响。但从平均值的统计结果来看,日均睡眠时间为7-8h的骑行者除了在行动—意识融合维度、自我意识的散失维度以及时间的变换维度的流畅水平仅排第二以外,在流畅心理状态和其余6个维度的流畅水平均处于最高水平。

原因分析: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和睡眠研究学会曾在其最新共识声明指出,成年人每晚应睡足7h及以上[11]。考虑骑行者在经历了一天的骑行活动后,能量消耗巨大,需要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来促进机体的恢复。而川藏线骑行活动骑行安排紧密,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睡眠上,可能会影响当日行程,从而影响骑行流畅感。

2.6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高原反应条件上的差异检验

为了检查不同高原反应条件(骑行者初次出现高原反应时的海拔)的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方法进行检验,发现P值检验结果均大于0.05,表明高原反应条件不同的川藏线骑行者在心理流畅状态总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但从平均值统计结果来看,无明显反应者在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的流畅水平都是最高的,且在9个维度中,有7个维度的流畅水平都是无明显反应者高于3500m以上者高于3500m以下者,由此推断:骑行者对高原反应的适应性越强,骑行时的流畅心理状态越明显。

原因分析:高原反应是由于处于海拔较高位置,氧气稀薄,致使机体摄氧不足,出现四肢无力、头晕、呕吐等症状。一旦出现这类症状就会影响骑行者的骑行表现从而影响整个骑行活动,导致流畅体验水平下降,而初次高反时海拔越低的骑行者,其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较差,可能影响骑行流畅体验。但以骑行的方式进藏,其海拔爬升过程较慢,骑行者能够拥有较多的时间来适应海拔环境,因此在出现高原反应时其症状较为轻微,稍事休息就可继续骑行。

2.7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骑行完成天数上的差异检验

为了检查不同骑行完成天数的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水平在骑行完成天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在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反馈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见表2),二者均表现为骑行天数为20-29天的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骑行天数为30天及以上的骑行者。

出现以上情况是由于大部分骑行者需经20-29天骑完全程,强度适中,中途调整的余地大,往往有较多的骑行攻略可供参考,因此适合绝大多数骑行者[6]。而在19天及以内完成骑行,其运动强度较大,对骑行者要求高,骑行时间在30天以上往往是体能和技能水平相对较弱的女性和中老年人,骑行任务对于他们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

表2 川藏线骑行者流畅心理状态在骑行完成天数上的差异检验

注:*表示P<0.05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川藏线骑行者在川藏线骑行活动中,出现了流畅心理状态,9个维度的倾向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享受的体验、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反馈、控制感、自我意识的散失、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技能—挑战平衡、时间的变换、行动—意识融合。

3.1.2 未满20岁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高于30岁以上骑行者,高于20-29岁骑行者。并且在3个维度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现为在自我意识的散失维度未满20岁骑行者和30岁及以上骑行者显著高于20-29岁骑行者;在时间的变换维度未满20岁骑行者显著高于20-29岁骑行者和30岁及以上骑行者;在享受的体验维度和各维度平均分上未满20岁骑行者显著高于20-29岁骑行者。

3.1.3 除了在技能—挑战平衡维度是骑行天数在19天及以内的骑行者最高外,在行动—意识融合、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反馈、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控制感、自我意识的散失、时间的变换、享受的体验维度和各维度平均分上都是骑行天数在20-29天的骑行者最高。其中在清晰的目标维度和明确的反馈维度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现为20-29天骑行者显著高于30天及以上骑行者。

3.1.4 川藏线骑行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及各个维度在骑行者的性别、日均骑行时长、日均睡眠时长、高反条件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但从平均值比较上看,男性的流畅心理状态要略高于女性,最远骑行距离越丰富的心理流畅状态越明显。在骑行时长上,日均骑行时长为8-10h时最容易出现流畅心理状态。在睡眠时间上,日均睡眠时间以7-8h流畅心理状态最明显。在高原反应上,越不容易出现高原反应,流畅心理状态越明显。

3.2 建议

川藏线以其独特风景而闻名,骑友在骑行过程中不应为了骑行而骑行,应当抛掉生活的烦恼,放慢脚步看看沿途的风景,好好感受这美妙的高原净土。但川藏线骑行活动也是一项考验体力、磨练意志的长途骑行活动,建议骑友在活动前进行适当的长途骑行训练,积累长途骑行经验,提升自身身体素质。此外,鉴于川藏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广大骑友提前了解高原反应相关知识,做好一定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避免意外情况影响骑行进程。同时骑友们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与路线特点制订合理的骑行计划,大众骑友以20-29天完成骑行为最佳;安排好每日骑行进程,骑行时长以8-10h为最佳;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时长以7-8h为最佳。

[1]田祀明.我国大学生跳高运动员比赛流畅心理状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聂超.推理任务中“心流”的影响因素研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王绘.重庆市青少年体能速度项群运动员运动特质自信心和流畅心理状态与竞赛成绩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4]靳升.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流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4.

[5]徐彩云.女大学生体育活动中流畅体验特征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

[6]余果.川藏线骑行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7]刘微娜.体育运动中流畅状态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干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文淇.深度休闲特征与流畅体育关系研究——以骑行者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20.

[9]Mougin F,Simon-Rigaud ML,Davenne D,et al. Effects of sleep disturbances on subsequent physical performance[J]. 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1991,63(2):77-82.

[10]Mougin F,Bourdin H,Simon-Rigaud ML,et al. Effect of a selective sleep deprivation on subsequent anaerobic performance[J]. Int J Sports Med,1996,17(2):115-119.

[11]Watson NF,Badr MS,Belenky G,et al. Recommended of sleep for a healthy adult: a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nd Sleep Research Society[J]. Sleep,2015,38(6):843-844.

[12]曲少波.自行车长途骑行爱好者骑行流畅心理状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13]马志新.川藏线骑行者行为特征研究[J].旅游纵览,2014(12):111-112.

An Analysis of the Smooth Mental State of Cyclists Riding on the Sichuan-Tibet Route

ZHENG Shujua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a)

郑淑涓(1998—),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川藏线行者维度
做“两个确立”的忠实践行者
逆行者
追梦皖南川藏线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最美逆行者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骑共享单车 穿越四千里川藏线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