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地区造林树种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3-12-02吴国伟李凤王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林网林种单一化

吴国伟 李凤王

(1宿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徽宿州 234000;2宿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安徽宿州 234000)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总面积9 787 km2,其中平原面积占91%,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林业发展条件较为优越。21 世纪以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宿州市实施了绿色长廊、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以及森林增长工程、“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一十百千万”乡村绿化等林业系列工程,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增长,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的良好发展局面。然而,皖北平原宿州地区人造林普遍存在树种单一、林相单调、生态功能弱、景观效果较差等问题。为此,本文介绍了宿州地区杨树栽植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杨树单一化发展的原因、积极影响和潜在危害,阐述了多树种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以期为皖北平原地区开展人工造林和改善林相提供参考。

1 造林树种单一化的原因

1.1 历史传统影响

20世纪70—80年代,为有效抵御风沙和干热风天气,构建森林与粮食安全有效衔接机制,在农田林网、道路及河道两侧等地均栽植了大量树木,主要为杨树,有效减缓了风沙侵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种植传统和经济社会效益。

1.2 政策不断引导

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造林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及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推进对社会主体投入植树造林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在森林增长工程、薄壳山核桃造林工程中,采取的对造林主体补贴地租的做法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到造林绿化工作中,为植树造林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1.3 市场经济吸引

2000 年以来,板材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相应的杨树板材需求量大大增加,杨树木材价格水涨船高,种植树木尤其杨树的收入较高,吸引了大量民众种植杨树,造林绿化不断深入。

2 造林树种单一化的积极影响

2.1 构建了完整的农田林网

杨树生长速度快,是农田道路两侧栽植树种的优选树种。从高空俯瞰大地,能清楚地看到沟渠、道路、农田两侧形成了完整的林网,明显改善了林网内的农田小气候。据报道,20 m以上的杨树林网能有效降低风速35%~40%,减少水分蒸发10%。与同条件下农田相比,林网内小麦产量能提高6.8%~17.6%,玉米产量提高5.5%~13.1%,花生产量提高4.7%~8.4%。大风、台风季节能有效降低区域内风速,减少农产品因风灾造成的产量损失[1]。

2.2 改善了生态环境

杨树的大面积种植,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宿州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土壤相对疏松,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杨树的大面积栽植,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空气湿度增加,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2]。

2.3 板材加工业蓬勃发展

丰富的原材料为宿州板材加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宿州成为胶合板生产的重镇,木材加工产业呈“集群式”发展,形成了埇桥顺河、符离木材加工区,砀山薛楼、周寨加工园及灵璧大庙、冯庙产业带3 个产业发展集群,在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同时,拉动了该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2.4 带动林下经济发展

按照造林技术标准栽植的杨树林,林相规整,林下空间充足,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3]。林下光线暗、温度低,是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的优选之地。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此外,森林也是旅游打卡地,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为民众提供了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

3 造林树种单一化的潜在不利影响

从森林综合效益发挥的角度,多林种、多树种、构成复杂、稳定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林种或树种的单一化,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对林业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1 影响森林综合效益

单一种树造林,导致无法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层次多、结构复杂的立体复合生态系统,会影响森林系统综合效益的发挥。大面积的人工纯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一旦发生灾害,容易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林业建设的综合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2 引发林木病虫害

目前,宿州境内常发生的杨树病虫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锈病、杨树黑斑病、美国白蛾、草履蚧、杨树天牛、舟蛾类杨树食叶害虫等[4]。人工纯林对病虫害的自然抵抗能力弱。

3.3 造成局部其他树种消亡

大面积营造杨树等纯苗木,人为造成本地局部树种的消减,导致林木种质资源减少。楸树、桑树、椿树、槐树、榆树、泡桐等乡土树种小树林大幅度减少。在森林增长工程实施以前,新增造林中大都是杨树。森林增长工程实施以后,新增造林中杨树比例逐渐降低,尤其是杨树飞絮影响越来越严重以后,几乎没有再种植杨树。尽管如此,在存量的树种中,杨树仍然占主要地位。

4 降低造林树种单一化不利影响的对策

造林树种相对单一化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有效解决树种单一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全社会认真对待,齐抓共管。行业主管部门和林业主体要多措并举,积极寻求发展多林种、多树种的综合森林生态新途径。

4.1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报纸、广播、网络及新媒体等途径,在“3·12植树节”“8·15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平时大力宣传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不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一是做好引导和鼓励。引导广大农户和造林主体投身于植树造林,营造出关心支持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林业经营主体积极走多林种、多树种的林业发展新路子。二是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在工作中要求林业科技特派员对广大林农和造林主体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5],动态提供优良种苗信息,指导造林树种选择,推动造林树种多元化。

4.2 做好规划设计

在国土绿化工作中,需科学决策,要通过规划设计切实提高造林设计的档次和水平。宏观规划方面,通过县级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对县级行政区域内森林经营做好规划,使森林经营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微观设计方面,具体到每一个造林地块,通过委托有资质的营造林设计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因地制宜优化造林树种配置。另外,宏观规划要与微观规划相结合,倡导多树种、多林种设计,提高本地乡土树种使用比例,从源头上把控造林树种,丰富树种多样性。

4.3 提升林业产值

针对不同造林树种,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充分挖掘林木的二产和三产价值。一是做好分类指导。培育不同的林产品加工企业,针对梨树、桃树等林木经果林,注重发展果实深加工,提升经济林的附加值,增加其销售收入。二是开展深加工。针对杨树、薄壳山核桃等高大乔木,积极引进木材深加工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力度,提升木材附加值。三是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有林场等森林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第三产业,增加林业产值和经济效益。

4.4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强森林防火防灾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防灾能力和效率。完善森林防火防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推动森林防火防灾队伍从半专业化向专业化转变,提高对森林灾害的应对能力[5]。

4.5 加强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6],以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同时做好化学防治。每年对本地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如美国白蛾开展飞防,做好其他林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5 丰富造林树种的建议

5.1 丰富造林树种

一是推广无絮品种。杨树纯林在森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近年来由于杨树飞絮产生了一定环境污染。因此,通过与林业科研单位合作,引入适宜当地的无絮杨品种进行繁育和栽植[8]。此外,从种源供给上严格把控,确保培育栽植的杨树为杨树雄株。二是丰富乡土树种。造林地加大对纳入省优良乡土树种名录的刺槐和榆树等优良树种培育和种植,逐渐丰富树种的比例,不同树种之间相互形成隔离带,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是推广薄壳山核桃种植。大力推广栽植薄壳山核桃产业,积极扩大基地规模,打造新型林业产业。

5.2 提供政策扶持

一是支持项目申报。鼓励林业经营主体申报良种示范推广项目[8],对本土培育的无刺刺槐、南京椴等良种进行推广示范,积极引入杨树雄株培育示范基地、优良乡土树种示范基地、多种树多林种用材林基地等。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支持林业企业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支持[10],带动区域内林业建设的发展。目前该地区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0余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三是用好补助资金。统筹利用各级资金,及时兑现补助政策,持续开展对植树造林的资金补助,提高广大林业经营主体参与多树种、多林种造林的积极性。

5.3 拓展造林空间

坚持保护与发展统筹协调,结合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及时调整林业发展思路,积极在耕地以外的村庄、道路两侧、沟河堤坝等区域拓展造林空间。一是向农村四旁延伸。结合乡村振兴,把优良乡土树种的造林空间向村庄区域延伸[11],在农户周边、村道两旁、库塘沟渠堤坝边等隙地,见空补绿、见缝插绿,大力营造村片林、护路林、护堤林和游憩景观林等。二是提升河流道路绿化。在已绿化的道路和河流沿线两侧,对缺株断带的林带,开展补植补造,优化调整树种,提高生态美化水平。三是优化完善农田林网。在农田林网断档或破损地段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将优良树种从苗圃地转移到田间地头,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提高农田林网的覆网率。

猜你喜欢

林网林种单一化
寅阳镇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鲁甸震后林业生态恢复对策探究
海伦市双河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安陆市树种资源现状及其利用
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对策
浅谈平原农田林网的发展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