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视障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设计及住宅适老化改进研究

2023-12-01任昭贤黄景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3年10期
关键词:视障居家住宅

■曲 敏,任昭贤,黄景勇

(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视觉障碍的定义非常宽泛,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眼部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视力模糊、失明、高度近视、色盲等[1]。本研究主要针对视力模糊、失明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国现有残疾人8000万,其中视障人士约1820万,且人数在逐年上升[2]。人性化一直是现代设计强调的原则,视障老人作为社会中需要被关爱的特殊群体,关注视障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针对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产业并不发达,做饭难、洗浴难、出行难等问题影响到视障老年人的生活,视障老人的起居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新型居家养老三类[3]。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家庭养老在我国家庭养老模式占主要地位,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子女通常忙于工作,在照顾老人与工作之间难以兼顾。机构养老是聘请护工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但是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单一、费用较高。机构养老的老人,身处陌生环境、远离亲属等因素造成其内心缺乏安全感与融入感。一些传统思想的老人易产生被儿女抛弃的负面情绪,强烈抵制搬去养老机构。在此情况下,出现了第三种养老方式,即新型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专业护理人员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降低养老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新型居家养老不仅满足子女维系家庭情感的需要,而且使老人生活和精神关怀得到了安全保障。通过“家庭—医生—护理人员”进行协同设计,建立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改进居家养老住宅设计,提高视障老人的照护质量,进而提升其生活幸福感。

■图1 用户画像

■图2 用户体验地图

1 视障老人的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起居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视障老人的生活反而可能遭遇诸多不便。帮助视障老人融入社会,设计出具有人文关怀的产品及服务,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完善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是设计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学术界对此已开展诸多研究,郭会娟等[4]研究了面向视障老人家用医疗产品的服务体验,通过分析服务触点和用户旅程图,提出了围绕用户感官舒适性、产品易用性、情感价值的服务策略。通过感官代偿方法,利用多通道交互方式:区分材质、语音控制、手势触控等改善产品体验,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建立视觉障碍老年用户医疗数据。孙聪[5]为视障人士及老年群体设计了无障碍艺术体验服务流程,通过提前预约询问必要信息,提供伴游服务或者穿戴设备自行参观,提供触感机器人辅助参观讲解,使视障人士更多地融入社会。胡鸿等[6]结合Kano模型提出了基于盲人超市购物服务蓝图,借助读屏技术、图片识别、语音助手、触屏反馈、生成定位、同城配送等提升盲人线上购物服务体验。线下通过盲道、盲杖等引导视障用户在购物区域行走,在货架上安装滑动结构设计的语音播报器同时带有盲文信息,帮助用户寻找商品。Zhang等[7]基于Unity 3d制作模拟器,选取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色盲4种典型的视觉障碍进行模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使设计师更直观地了解视障老人的视觉状况。通过添加明显标志、优化行动路线等来改善视障老人生活起居环境。Shen等[8]调查了解视障家庭,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问卷问题进行评分,掌握视障人士对饮水机的用户偏好,提出了三个设计策略:多模式简化步骤、水质检测和自适应多通道反馈,通过设计实践提升视觉障碍家庭饮水机的用户体验。Chang[9]等开发一种药物药丸识别系统,基于可穿戴智能眼镜,利用物联网和云技术,机器深度学习来帮助视障老人及群体减少用药错误带来的伤害。其图像识别处理智能药丸识别盒,通过语音提醒用户手中药物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APP允许家庭成员远程添加用户设置、药物和数据,为视障患者提供安全用药环境和流程。上述研究为视障老人提供服务流程、家用产品开发和服务策略等,部分文献为视障老人提供了家用产品的可行性设计方案,但没有解决视障老人居家生活可能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如视障老人居家护理服务。

■图3 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设计系统

我国面向视障老人的持续护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将服务领域扩大到家庭和社区,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0]。随着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为视障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并改进养老住宅设计等问题值得关注。我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尚未完善,视障老人容易出现摔倒、坠床、烫伤等意外,而护理人员专业照护能力不足,分工不明确,难以满足视障老人的护理服务特殊需求[11]。本文基于服务设计视角,分析视障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构建用户体验地图和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总结居家养老服务设计及住宅适老化改进思路,以期解决当前视障老人生活起居难的问题。

2 视障老人的特征

2.1 视障老人的生理特征

视障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随着视障老人的年龄增长,其感知、认知、运动等能力均呈现衰退趋势(表1)。首先,视障老人的视觉器官存在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能患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12]。同时,其它感知器官功能也在衰退,老年人的听觉系统退化,出现听不清、听不见、耳背等情况。触觉感知器官遍布全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对冷热变化、痛觉感受能力都有所减弱[13]。其次,老人认知能力减退,存在健忘、反应速度变慢,对新环境、新事物适应能力下降,导致不会使用智能家用产品等问题。最后,人体老化导致骨质疏松,肢体活动能力减退,老人容易摔跤导致骨折。肌肉力量减退使得肢体抓握能力减弱,老人行动变得迟缓,出现老龄性驼背等问题[14]。

表1 视障老人生理衰退特征

可以看到视障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挑战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在设计视障老人的产品、服务及住宅时,需考虑产品及服务的易用性、实用性、轻便性;兼顾养老住宅的适老化及无障碍化,以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2.2 视障老人的心理特征

随着视障老人年龄的增长,生理衰退逐渐显现,对他们的身体和感知能力带来了明显的影响。这些生理变化不仅影响了他们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还对他们的心理状态造成了影响,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孤独感、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表2)。然而,社会对视障人群的关注和支持却相对不足,这进一步加剧了视障老人的心理困扰。第一,社会缺少对视障人群的关注,例如:导盲犬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人行盲道被占用等问题屡见不鲜,造成视障老人出行缺乏安全感。第二,作为弱势群体,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从而产生消极挫败的情绪,产生自卑感[15]。第三,由于社会对视障老人关心不够,甚至存在有意疏远视障老人的现象,加之老人缺少朋友,缺乏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第四,怀旧心理与归属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视障老人适应力降低,存在怀旧心理,依赖之前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试图寻找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有助于老年人维持自我的关注,减轻忧虑[16]。

表2 视障老人的心理特征

综上所述,社会应该增加对视障人群的关注和支持,创造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会氛围,让视障老人感受到归属感和尊重。本节对视障老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综合分析,为建立“家庭—医生—护理人员”一体化居家护理服务系统、视觉增强眼镜设计及住宅适老化改进提供了依据。在为视障老人设计产品、提供服务及住宅时,必须全面考虑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创造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通过深入了解视障老人的特点,形成视障老人的用户画像。下文将更加具体地描绘视障老人的日常生活和需求。

■图4 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验价值分析

■图5 住宅适老化改造示意图

■图6 视觉增强眼镜

3 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设计系统及住宅适老化改造策略

3.1 视障老人用户画像及用户旅程地图

用户画像(图1)对于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并有效地设计和传达信息至关重要。本节将着眼于视障老人这一特定群体,探索其多样化的情况和独特的生活体验。通过描述他们的年龄、性别、视力状态以及相关需求和兴趣,将揭示出如何通过合适的产品和支持措施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深入实地调研发现,伴随一些老年慢性病,身体出现退行性变化,记忆衰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居家住宅环境存在地面不平整、通道过窄等问题,使老人在家行走缺乏安全性。因居家环境对视障人群不友好,且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很多变化,需对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及住宅适老化进行改进。

通过对视障老人用户画像的洞察,进一步分析了其居家养老的用户体验旅程。从用户行为、接触点、情绪变化、用户痛点、机会点五个方面进行考量。用户行为主要包括起床、用餐、娱乐三个阶段,在这些日常活动中,总结视障老人面临的起居生活中影响用户体验的诸多痛点。

(1)起床阶段:寻找衣物困难、衣物穿反、穿衣时摔倒、洗漱用品摆放位置不明确、洗漱时不慎弄湿衣物等。

(2)用餐阶段:视障老人独立做饭步骤复杂且存在较大危险,因此,其三餐均需由家人或护工负责,让视障老人产生强烈挫败感。就餐时,容易造成烫伤、磕碰等问题。

(3)娱乐阶段:智能设备使用不便、出行不易、无法久坐、无法快速联系亲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寻找机会点,例如可由社区食堂配送餐食,由专业护工上门服务,为老人设计视觉增强眼镜产品等。这些措施将帮助解决视障老人的生活难题,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主生活能力。

通过视障老人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地图的分析,深入了解了视障老人的特征、需求和痛点。这些洞察为设计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有益的指引,旨在为视障老人提供更加温馨、便捷、安全和尊重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也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及住宅适老化的改进,以创造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3.2 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设计

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分析视障老人在接触点的情绪变化,观察老人的情绪最低点,即在日常生活的多个环节中面临挑战和困扰。为了优化服务流程,着手设计了“家庭—医生—护理人员”一体模式下的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在设计服务系统图时,采用服务流程和框架系统的可视化表达,通过箭头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形成多个服务关系链,对服务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和行为进行表述,使设计师更容易分析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资金、服务、物质流向情况,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操作[17]。在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中,主要包含护理机构、医院、线上平台、物流公司、幸福食堂五个部门,而参与人员有老人、亲属、医生、护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服务系统(图3)清晰地描述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线上平台在该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作为各部门信息汇总中心,允许亲属查看老人的情况。同时,针对老年慢性病和突发情况,医生通过线上平台问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诊疗方案,并通过线上平台告知护理机构老人的状况以及诊疗方案。

除了关注老人生理健康和专业护理外,该服务系统也更加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人员和亲属应该多与老人交流,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对调节老人情绪起到了重要影响。推荐老人进行一些有益的运动和必要的出行,融入社区环境中,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乐趣。同时,鼓励机构制定相关制度、职业规范、专业技能考核等,指导护理人员为视障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该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扰,提供更加全面、便捷和安全的服务,从而帮助视障老人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3.3 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设计策略

根据Norman用户体验层次,将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价值策略分为三个层面(图4):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18]。通过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面的设计策略,将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打造成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服务体系。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还能够促进老人的自主性和幸福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舒适和自信。

(1)本能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是人类最基础的感觉器官。然而,视障老人视觉功能受损,因此在设计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时,需要根据其生理特征,结合老人居家体验过程中的接触点,采用感官代偿的方式。通过提升老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认知,可以改善用户服务体验。例如,可以提供有声标识的家居设备,让老人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同时,采用特殊材质和触觉指引来帮助老人更好地感知环境。

(2)行为层:老人具有很强的怀旧心理和行为定式,在设计视障老人的产品、服务及养老住宅时,除了考虑老人的生理特征外,还应当遵循老人的行为习惯[19]。交互方式应符合老人的认知能力,降低使用难度,保障产品功能的同时,满足老人在服务体验过程中的舒适性。为了满足这一层面,可以设计简单易懂的界面和操作方式,避免复杂的步骤和指令,让老人更加轻松地使用产品和服务。

(3)反思层:增加视障老人产品服务价值,需要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应该改善老人居家体验中的情感交流、心理疏导,从而使老人在使用服务时产生共鸣。通过建立亲切的服务氛围和关怀的态度,可以安抚老人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关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视障老人产生良好的体验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3.4 面向视障老人的住宅适老化改造思路

调研发现,丧失视觉能力对视障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居家活动的行动难度可想而知。目前住宅居住空间存在许多问题(表3),对视障老人的居家养老并不友好,因此,室内住宅适老化设计改造尤为重要。

表3 视障老人住宅存在的问题

在选取这个户型之前,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与多位视障老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在居家养老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同时,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行业标准,了解了住宅适老化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基于这些调研和了解,选择了该户型作为示例,力求在实际项目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这是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代表了许多视障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居住情况。通过对这一典型户型的改进展示,可以较好地传达住宅适老化设计的原则和实施方法,为更多类似户型的住宅改造提供借鉴。本示例采用无障碍设计方法改造居住空间,从而改善视障老人生活质量。因此,提出以下五点养老住宅改造思路。

(1)利用多通道进行感官代偿:视障人士虽然失去了视觉信息通道,但其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可能会更加敏感。在住宅适老化改造中,可利用不同材质的地面材料,增加对视障老人的脚掌刺激,帮助视障老人区分客厅、卧室、卫浴空间等不同的场所[20]。

添加多通道提醒标识:由于视障老人视力受损,通过添加多通道提醒标识,引导老人辨别空间方位。除利用发声装置提醒之外,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材质标识物提醒老人所在区域,例如:不同住宅空间的门框采用不同的材质,提醒老人即将达到的区域。

(2)空间布局合理化:复杂的室内布局容易使视障老人迷失方向,在室内布局无障碍改造中,将老人的行动路线尽量设计为直线,更有利于老人行走。本研究选取卧室和卫生间说明住宅适老化的初步改造思路,如图5所示。

卧室改造:在卧室的适老化改造中,需预留急救担架及轮椅回转所需空间,原先主卧室进门处狭窄,急救担架难以进入主卧室。通过适当扩大入口并调整主卧室布局,使急救担架可以通过,增大急救人员的活动空间。

卫生间改造:根据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21],经过住宅适老化改进的建筑空间,应满足轮椅进入的要求,通行净宽不小于800 mm,且应留有轮椅回转空间。为保障轮椅回转空间,减少部分墙面,扩大卫生间出入口宽度,使宽度≥1200 mm。

消除地面高差:如果室内地面存在高度差,容易造成视障老人摔倒等意外事故,影响老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尽可能消除地面高差。对于一些确实无法消除的地面高差,应设置轮椅坡道连接,且坡度≤1/12。当轮椅坡道的高度大于100mm时,应设置无障碍台阶。

(3)设计辅助设施:住宅适老化改进时,可适当增设辅助设施。如:在室内公共空间墙面安装扶手(图5),辅助老人居家行走。在卧室、卫生间墙面安装扶手,帮助视障老人更好地坐下或起身,有效保障其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以上改造思路,将视障老人的住宅适老化设计得更加贴合他们的需求和生活特点。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还能增加他们在家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了确保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视障老人及其家人密切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和适合视障老人居住的居家环境。

4 视觉增强眼镜及社区服务APP设计

在前面的章节中,对视障老人的特征和需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用户画像卡片、用户体验地图等服务设计工具,进一步探索面向视障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并总结更具体的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设计策略和提出相应的住宅适老化改进策略。本节将重点设计居家使用的视觉增强眼镜及社区服务APP,详细阐述视觉增强眼镜和社区服务APP的设计策略和功能特点。通过将科技与养老服务紧密结合,旨在为视障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提供实践层面的支持和帮助。

4.1 面向视障老人的视觉增强眼镜设计

视觉增强眼镜是一款针对视障老人的智能辅助产品,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增强他们的视觉体验。该眼镜将结合现代科技,包括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摄像头等技术,为视障老人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环境感知能力。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实时识别和分析,视觉增强眼镜可以将场景信息转化为声音或触觉反馈,辅助老人识别物体、人物和障碍物,让视障老人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增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针对视觉增强眼镜产品设计,提出了以下三点设计策略:

(1)符合视障老人特征:设计面向视障老人的产品,需考虑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方式应符合老人的特征,提升产品的舒适性、易用性和愉悦度[22]。首先,眼镜的外观设计应简洁大方,轻便舒适,符合老年人的审美和喜好。考虑到视障老人对细节的辨识能力较差,操作按钮应设计大型、凸起,方便老人触摸辨识。同时,为了降低老人在佩戴和调整眼镜时的困扰,采用轻量级材质和简单的调整方式,确保老人可以轻松自如地使用眼镜。此外,对于可能患有眼疾的视障老人,需要考虑到眼镜的透气性和舒适度,减少对眼部健康的影响。

(2)感官代偿设计:人类获取外界信息需要靠最基本的感官感知功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来传递情感和信息。当一种感官受到损害时,其它感官功能则会相应地增强,这就是感官代偿现象[23]。视障老人在失去视觉能力后,常常会依靠其他感官来代偿。因此,视觉增强眼镜应充分利用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将环境信息转化为声音或触觉反馈。例如,当眼镜识别到障碍物或危险区域时,可以通过声音提醒老人注意,或通过震动反馈提示老人停下来。此外,还可以在眼镜的镜腿部分加装触觉模块,通过触摸感知产品细节,帮助老人更好地辨别物体和方向。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强老人的感知能力,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3)通用产品设计:纽威尔提出产品可用性的概念:“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人机交互”[24]。视障老人的产品设计要尽可能进行通用设计,使普通人和视障人群都可以使用,同时符合两者的共性特征。视觉增强眼镜的设计应当考虑通用性,既满足视障老人的需求,又方便其他人使用。通用产品设计可有效降低视障老人的心理压力。在产品界面和交互设计上,采用简洁明了的图标和文字,使得所有用户都可以轻松理解和使用。同时,视觉增强眼镜的设置和操作应简单易懂,不仅方便老年用户,也适用于其他群体。这样的通用设计能够增加产品的普适性和市场竞争力。

4.2 面向视障老人的社区服务APP设计

社区服务APP将成为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APP将提供多项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辅助、护理、网上问诊等,以满足视障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因视障老人群体的特殊性,无法自主完成的任务,亲属可通过APP远程连接视觉增强眼镜,帮助视障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通过智能化的功能设计和用户友好的界面,社区服务APP将成为视障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25-26]。该社区服务APP的主要功能如下:

(1)护理服务(图7-A):有个性化护理需求的视障老人,可通过线上平台下单预约,平台根据老人的需求自动匹配合适的护工,护理机构负责联系护工并全程监管护工的上门服务过程,确保护工上门护理过程的安全。护理人员照顾老人时,家人可通过视频监控全程跟踪监督,APP也可以发送老人的状态,让家人放心。万一遇到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时,护工会及时联系急救中心并通知家属。

(2)预定餐食(图7-B):建立社区食堂,为老人提供标准化餐食。老人及其家属可提前设置个性化标签,如微辣、中辣、麻辣等。社区食堂提供多样化食物,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一周七天不重样,为社区视障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餐食服务。家属也可通过社区服务APP在线点餐,厨师根据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加工制作。标准化及个性化的餐食均由第三方服务机构负责上门派送。

(3)情感连接(图7-C):上班族早出晚归,造成亲属之间沟通时间少,老人难免感到孤独。APP可连接海量视频、音频资源,老人通过语音控制,选择播放自己喜爱的节目。为方便家人联系,在联系栏中添加视频通话功能,家属在外可以随时联系老人,了解老人的身体状态。加强情感连接和即时通讯能力,有效提升老人的幸福感,确保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一键呼救。

(4)网上问诊(图7-D):线上平台连接医院,预约医生线上就诊。一些常见的老年慢性病或者轻症疾病,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为老人诊断治疗,出具诊断报告,让家人了解老人病情。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开药和备注医嘱,家人可在线下单购买,物流公司及时送药上门。避免了在医院就诊排队时间长,就医流程复杂等问题。对于一些需到医院就诊的特殊情况,平台会及时通知家人安排,也可提供一对一陪诊服务。

5 结语

本文围绕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及住宅适老化改进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视障老人特征的分析,应用用户画像和用户体验地图等服务设计工具,揭示了视障老人居家体验的痛点和机会点,并设计了“家庭—医生—护理人员”的服务系统。提出了视障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策略及住宅适老化改进思路,并且设计了面向视障老人的视觉增强眼镜和社区服务APP。这些设计策略和产品旨在改善其居家养老体验,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的优势在于采用多维度的研究方法,从视障老人的特征、需求和居家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设计和实践提供了全面的依据。设计了面向视障老人的视觉增强眼镜和社区服务APP,将现代科技与视障老人的需求结合,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然而,不得不承认该研究也存在不足:

(1)样本局限性:由于视障老人在整体老年人群体中占比较小,本研究在调查样本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结果不够全面和准确。

(2)缺乏深入实践:尽管本研究设计了视觉增强眼镜和社区服务APP,但对视障老人住宅适老化改进方面仅进行了尝试性提出,缺乏深入实践验证。

未来的研究将持续关注对视障老人住宅适老化改进方面的实践,设计并实施更合理的住宅无障碍改造方案。进一步收集和分析视障老人及其家属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持续优化和改进设计,确保其真正符合用户需求。同时要加强社区协作和跨界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构建视障老人居家养老的完整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视障居家住宅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居家》
Jaffa住宅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staycation居家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