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2023-12-01杨思雨
【摘要】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生本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求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从而自主获取知识。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提升数学课堂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杨思雨(1995—),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纲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要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工作,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不断优化合作模式,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合作互助意识,提升合作能力。
(一)基于数学思想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应基于数学思想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挖掘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总结其所蕴涵的数学规律,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指向数学思想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思想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时,笔者先引导学生了解椭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曲线为圆的前提下,大家能否利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确定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提示学生:“由于圆的周长实质上是一条曲线,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直线。”学生获得了启发,发现只要测量出直线的长度,就能确定圆的周长,而周长的计算方法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笔者顺势引出圆的半径与直径等概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想办法测量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并计算圆周长与直径的商,比较分析各组数据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圆周率这一固定值。学生从转化思维入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合作探究活动的实施,不但给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合作学习气氛,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把握圆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数学思想。
(二)基于生活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宝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够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学会运用数学知识[1]。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級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笔者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民间剪纸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展探究。通过讨论与探究,学生对轴对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然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按照已知的半间房屋,画出轴对称的另外半间房屋。学生在纸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再选出小组内的代表来说明所画的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总结本组的探究成果。最后,笔者指导学生开展剪窗花比赛,要求学生剪出对称的窗花,并将优秀的作品放在学校的展示架中展示,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笔者引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基于生活经验积极思考探究,提高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三)基于数学推理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操作和推理,从而得出数学结论。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打断学生,要等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再进行整体评价,指出学生问题的同时还应给出解决方案,并对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扬。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开展数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具体而言,笔者带领学生到操场的沙地上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圆锥形容器中装满沙子,再将沙子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里,看看多少次能倒满,从而探究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关系,计算出圆锥的体积。各小组经过实验探究后,由小组代表阐述本组的实验结论。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同伴一起开展数学实验,从而自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了数学推理能力。
二、合理运用微课资源,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妨借助微课资源来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利用微课自主学习,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学生自身较缺乏数学知识经验,容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通过微课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知识和更深入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时,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把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点整理成微课视频,并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设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观看微课,并自主解决微课上的任务。与教师讲解不同,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与同伴紧密合作,自主思考数学问题,这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新的想法,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微课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效率高,但教师很难照顾到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也就难以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从而可能会忽略一些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将小组合作模式与微课相结合,符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要求,可以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帮助不同的学生更好地消化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合作学习质量。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得以缩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下册“扇形统计图”时,笔者在课前将教学内容按照难度进行划分,再录制成微课,使微课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制作好微课后,笔者将其发送给每组的小组长,让小组长课前带领组员一起观看学习,总结学习成果。为保证每一名学生均有所收获,笔者提醒各学生小组要以优帮差,保证每名组员都能消化微课的知识。在课堂上,笔者再充分检验每一组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集中注意力学习,不断缩小与同伴的差距;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帮助同伴消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每名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得个性化的发展,班级的整体数学水平也能得以提升。
三、建立合作机制,保障小组合作学习
(一)设置合理的分层机制,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保障是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2]。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下册“分数加法和减法”后,笔者通过试题测试学生的运算水平。经过测试,笔者将学生分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知识掌握程度中等、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三个层次,分别从三个层次中选出若干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保证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接着,笔者给各小组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组员,需要重点巩固分數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奠定知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中等的组员,需要着重练习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熟悉相关的计算方法;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组员,需要通过计算相关的应用题来灵活理解并运用知识点。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科学设置小组,笔者能够充分践行分层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相互合作,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
(二)设置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合作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符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实现自我突破,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设置良性的小组竞争机制,让学生进行竞争式合作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合作中,从而不断突破,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完成初步的教学目标以后,笔者采用简单的提问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设置小组竞赛任务,看哪个小组能率先高质量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为:自行使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笔者通过设置竞争机制,可使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下激发潜能,与组员齐心协力攻克难关,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还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小组合作质量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评价,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得到更科学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明确改进的方向。但如果仅依靠教师基于课堂观察和学生小组的成果汇报进行评价,那么合作学习的评价难免太过单一。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可采用小组互评模式,将合作思维贯穿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从而提升合作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进行组内评价,再进行组间互评。组内评价是小组成员相互点评,每一名组员轮流评价同伴的学习状态、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等,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最后小组长将大家的意见汇总成表格交给笔者。组间评价是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依次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由笔者将小组代表的评价意见汇总成表格。在小组合作评价的过程中,笔者注意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意见,也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多角度、多方位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一来,笔者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的了解能更全面细致;汇总的组员意见和小组意见可以成为笔者后续教学的依据,保障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凸显生本理念,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锻炼数学推理能力;要借助微课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要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分层学习、竞争学习、合理评价,从而巩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彬.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7):36.
[2]邵淑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苑教育,201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