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水利遗产“活起来”
2023-12-01周文凤
周文凤
水利遗产,是人类在识水、用水、治水、管水、护水和节水过程中创造的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存。其中物质遗存主要以各类水利工程为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治水传统,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水利遗产,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做好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水利部高度重视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先后于2021 年10 月、2022 年2 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对水利遗产调查认定、管理保护和传承利用等提出明确要求。2023 年5 月,水利部首次召开全国性的水文化工作会议,对挖掘水利工程遗产文化内涵,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遗产保护和认定管理体系再次作出部署。
贯彻中央指示精神,落实水利部部署要求,保护传承利用好水利遗产,让更多的水利遗产“活起来”,是当前摆在各级水利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水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行动,全力推动。
1 全面摸清水利遗产实有家底
开展水利遗产调查认定,是做好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前提,也是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基础。
首先要做好水利遗产调查。水利遗产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水利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彻底摸清水利遗产“家底”。水利部早在2010 年就安排部署了我国“水文化遗产”调查,并在2011 年颁布的《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 年)》中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北京、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先后开展了水利遗产调查,山东等省正在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但仍有部分省份至今未开展此项工作。水利部于2021 年再次进行部署,要求分流域、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水利遗产调查,逐步摸清全国水利遗产家底,建立水利遗产数据库,并于当年启动了国家水利遗产认定工作。
水利遗产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涉及部门多,开展水利遗产调查,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任务艰巨,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更需要高度的负责精神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尚未开展调查的各级水利部门应将其作为大事来抓,抽调专业人员,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开展调查前,首先要做好调查实施方案,重点明确水利遗产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其中,调查范围一方面要明确水利遗产形成时间段,比如100年以上,或新中国成立前,具体明确哪个时间节点以调查需要而定;另一方面要明确水利遗产类型,根据水利行业实际,水利遗产分类,建议以工程类和非工程类划分,如此更能体现行业特色,因为水利工程是水利遗产主体,也是水利遗产最重要的部分。工程类水利遗产构成包括各类水利工程本体及其附属的不可移动与可移动物质水利遗产和非物质水利遗产;非工程类水利遗产,包括水利管理建筑等不可移动和水利管理文献等可移动物质水利遗产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水利遗产。同时,还要明确水利遗产命名原则,应本着简约、准确、易懂和避免重复的原则。开展调查中,要做到查阅文献与现场勘察相结合,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遗产调查登记,提高调查数据采集处理效能。现场调查完成后,对调查成果要进行系统汇总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和水利遗产名录,建立水利遗产数据库。
其次要做好水利遗产认定。根据《“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水利遗产认定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一是要制定水利遗产认定标准。2021 年10 月,《国家水利遗产申报书编制导则(试行)》以团体标准形式正式发布。目前,水利部正在组织制定水利遗产认定标准,将明确提出水利遗产认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赋分标准。二是要制定水利遗产认定管理办法,对组织认定主体、遗产申报条件、认定程序、认定标准、认定周期、认定有效期限以及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发展、监督检查等作出明确规定。目前水利部正在组织制定水利遗产认定管理办法。三是要建立水利遗产认定专家库。应邀请所涉及的水利、历史、文化、文物、生态、科技、艺术等各相关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良好法规素养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入库。根据水利遗产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和认定标准,组织专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水利遗产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并经公示后,正式列入国家级或省级、市级水利遗产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2 重点挖掘水利遗产时代价值
水利遗产研究,是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水利遗产研究的重点,是挖掘遗产的时代价值。因为价值是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核心。
所谓时代价值,是指一定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形势下,某种思想、文化、行为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力,能够持续影响和塑造人们的观念与行为。
水利遗产,特别是星罗棋布在祖国大地上的古代水利工程,如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以黄河大堤为代表的防洪工程,以大运河为代表的水运工程等,它们延续几千年至今仍在发挥重要功能作用,是古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分别记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治水历史,见证了辉煌的治水成就特别是在促进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和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承载着治水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蕴含着古人巧借地势、科学选址、因势利导、尊重自然规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治水哲学理念和智慧,体现着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担当负责、勇于创新创造、甘愿奉献付出的治水精神。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需要思想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各级水利部门要将水利遗产历史文化等价值研究与挖掘,摆到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年度科研课题研究项目计划。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水利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优势,建立协作研究机制,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切实将每一处水利遗产的重要历史、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和艺术审美以及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制度等时代价值,深度挖掘出来,并加强宣传、推广和转化,一方面为推进新时代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迪,另一方面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实现水利遗产可持续发展
水利遗产是传承中华治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水利遗产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治水文化。
一是强化水利遗产管理保护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水利遗产的组织认定部门,对水利遗产的保护承担着重要职责,要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切实增强水利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主动组织编制水利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并提请政府将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遗产保护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是把握好水利遗产保护原则和重点。水利遗产保护要坚持以价值保护为核心,坚持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实施有效保护,也就是通过采取恰当的保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消除或抑制各种危害水利遗产本体及其环境安全的因素。对水利工程遗产而言,其主体工程就是遗产本体,保护水利遗产就是保护主体工程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采取不同保护手段,系统保护好各类水利遗产。
三是加强水利遗产日常管理保护。划定遗产保护范围,并在醒目位置树立遗产标志,设置说明牌,写明遗产的基本情况。同时要加强对水利遗产的监测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
四是强化水利遗产的法律保护。近几年各地在水利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宁夏自治区、四川成都市、江苏泰州市、浙江湖州市和广西桂林市人大分别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灌区、引黄古灌区、兴化垛田、太湖溇港和兴安灵渠进行立法保护。陕西汉中还在“汉中三堰”设立了全国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司法保护基地。
五是处理好水利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国际经验看,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的重要标准。最好的保护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发挥其功能作用,实现其价值。因此,我们在水利遗产保护中,要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共赢。
4 着力扩大水利遗产中外影响力
遗产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每一处水利遗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不仅要深入挖掘水利遗产价值,还要加强阐释,讲好水利遗产的鲜活故事,既讲过去也讲现代,既面向国内也面向国外,着力提升水利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抓好媒体传播。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特别是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要以价值传播和引领为核心,着力宣传水利遗产具有的突出价值,尤其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要创新形式内容,创新表达方式,力求鲜活生动,把专业内容通俗化、大众化。
二是加强场馆场所展示。一方面发挥好已有文化场馆、文化公园,特别是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文化场馆作用,积极主动对接和参与建设,确保将水利遗产历史文化作为重要展示内容;另一方面,水利遗产所在地应在适宜地点设立相应的展陈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应建设展示场馆,宣传水利遗产概念内涵、重要价值、保护理念、传统技术、景观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对水利遗产价值做出全面、真实、完整、准确的阐释,并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可视性和互动感,提升展示效果。
三是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品牌活动。充分利用每年4 月18 日的“世界遗产日”和6 月第2 个星期六“文化遗产日”以及“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传统文化节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水利遗产主题活动,包括讲堂、论坛、研学等,通过打造品牌活动,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我国水利遗产价值。
四是创作水利遗产精品读物。围绕水利遗产编辑出版图书、视频等科普和文学宣传作品,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普及水利遗产知识,讲授治水历史故事,学习古人治水智慧。目前正在编辑出版面向少年儿童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系列科普绘本《了不起的通济堰》《我就是都江堰》等,目的就是让水利遗产走进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五是积极开展对外国际交流。策划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主动搭建国际沟通交流平台,如2023年湖南省水利厅等部门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所在地主办“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暨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研讨;广西桂林市委市政府等在灵渠所在地兴安举办2023 年世界运河大会研讨会,并积极申办2026 年世界运河大会。宁夏水利厅经世界灌溉排水委员会授权,正式建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字化展示(中心),标志着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了向世界宣传展示的平台。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展示、交流,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认识我国水利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从中汲取古人智慧和精神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让国际社会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治水历史,了解中国的水文化,并增进彼此理解,促进交流互鉴。
5 发挥水利遗产兴业惠民作用
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可以说,利用好水利遗产,就是对水利遗产最好的保护。
一是保持水利遗产活态发展。这也是水利工程遗产的重要特征。所谓活态,就是指遗产的原初功能仍然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是百年以上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功能的工程。如何处理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做到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四川省都江堰工程在这方面作出了示范。都江堰是具有2 279 年历史的古老灌区,也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多年来,管理部门一方面着力维修保护好都江堰枢纽工程本体特别是“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3 大核心物项,充分体现其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加建水闸等设施适应和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并不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灌区实现持续发展。据统计,目前灌溉面积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8.8 万公顷扩大到75.5 万公顷,居全国灌区第二位,并且不仅灌溉农田,还承担着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等7 市40 个县(市、区)2 800 万人口提供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其他综合用水的任务。同时,传承民俗文化,每年在清明节举办“都江堰放水节”,再现传统祭祀活动场景,感恩以李冰为代表的治水功臣,该节2006 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 年,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竹笼、杩槎、羊圈和干砌卵石,又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关于进一步加强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也正式出台,成为四川水利系统首个非遗项目管理保护方案。
二是赋予水利遗产新功能。以中国大运河为例。众所周知它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2014 年6 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大运河推选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年度优秀案例。大运河经过2 500 多年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军事时代和漕运时代,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进入新时代,大运河被赋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新价值、新功能,2019 年5 月,中央两办出台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入阐释和生动展现大运河在促进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演进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延续壮美运河的千年神韵,使之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这标志着大运河从军事时代、漕运时代正迈向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继续让大运河这条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永远造福人民。
三是不断探索水利遗产活化利用新途径。水利遗产活化利用,途径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积极探索,比如,与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结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乡村振兴,等等。
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利用好水利遗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全体水利人的共同行动。最为关键的是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真正让星罗棋布在祖国大地上的更多水利遗产“活起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永远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