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干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效果研究

2023-11-30郑丹高言歌侯浩强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5期
关键词:空腹膳食效能

郑丹,高言歌,侯浩强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饮食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提,严格控制饮食是T2DM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前,临床多以常规饮食干预为主,但由于患者自身对饮食规划缺乏专业且科学的知识,加之其对疾病控制不理想的过度担忧,一方面易出现饮食过度控制现象,导致营养不良[1],影响病情控制的整体效果[2-3],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因为饮食控制不好,药物常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最终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数字化营养膳食干预模式是基于患者当前的饮食状态,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在规避升糖风险的饮食前提下,从酒精、膳食、体重、饮用品、运动、食品安全与精神等方面,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全方位系统且科学的管理,确保患者营养合理摄入,调节其营养状态,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4]。王静等[5]研究认为,营养饮食数字化可改善T2DM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本研究对比了常规饮食干预模式及数字化营养膳食干预模式对T2DM老年患者营养状况、饮食自我效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101例T2DM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数字组。纳入标准:①符合T2DM的诊断标准[6];②年龄不小于60岁;③意识清晰;④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心、肾等功能不全;②严重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③其它基础性疾病;④精神异常。本研究通过伦理审查。

1.2 方法 均行同样的对症治疗,持续干预10天。

1.2.1 常规组 50例,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发放糖尿病健康管理手册,行健康饮食教育,倡导合理饮食,形成良好习惯。

1.2.2 数字组 51例,给予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干预。将患者的基本个体资料以及膳食记录录入系统,应用软件引入并导出2个个体版块。采用Delphi方法为其制定营养膳食模块,依据2个综合性个体版块,1个大版块再分成酒精、膳食、体重、饮用品、运动、食品安全、精神等7个小版块,另1个大板块分成蔬菜摄入、每日总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零食摄入、水果摄入、蛋白质摄入、脂肪摄入等7个小版块。对 2个大版块数字化整合,转化为可度量数据,并根据数据信息建模,导入计算机,行数据整合分析,管理患者饮食。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干预10天末进行测量。

1.3.1 营养指标 抽取患者空腹安静状态下3 mL肘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博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BK-1200型)测定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水平。

1.3.2 饮食自我效能 应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包括健康饮食技能、饮食行为控制、体重控制3个方面,每个方面1~5分,分数越高代表饮食自我效能越高。

1.3.3 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抽取患者空腹、餐后2 h肘静脉血各2 mL,应用化学发光试剂盒(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吉林省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WD-240型)测定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常规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1~74(67.22±3.74)岁;病程1~11(5.78±3.41)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22例。数字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61~74(67.14±3.92)岁;病程1~11(5.82±3.21)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7例,高中及以上24例。2组以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营养指标 干预前,ALB、Hb、PA水平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0 天末,2组ALB、Hb、PA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数字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T2DM 老年患者2种不同膳食模式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2.3 饮食自我效能 应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干预前,常规组饮食自我效能得分为(7.23±1.61),数字组为(7.18±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天末,2组得分分别为(11.92±1.75)、(13.67±2.03),饮食自我效能评分水平较干预前升高,数字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饮食技能、饮食行为控制、体重控制3个方面评分亦呈同样趋势。见表2。

表2 T2DM 老年患者2种不同膳食模式干预前后饮食自我效能比较

2.4 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 干预前,2组FINS、2 hINS、HOMA-I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0天末,2组FINS、2 hINS、HOMA-IR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数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表3 T2DM 老年患者2种不同膳食模式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

3 讨论

常规饮食干预虽可使患者对疾病控制具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到饮食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但由于疾病控制属于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饮食方面的管理亦伴随着疾病控制,需要患者自身具有长期的自制力,而该干预方式对饮食管理缺乏具体规划,不利于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往往饮食自我效能调节有限,进而造成病情控制效果不佳[7]。数字化营养膳食干预模式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借助计算机系统的精准化分析,促使患者当前的饮食状态透明化,为临床对患者饮食种类、数量以及质量的筛选以及管理作出明确性指导。在满足其自身能量需求的前提下,可对其饮食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了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因过多或缺乏食用某种食物所引起的饮食管理失败。本研究显示,数字组干预10天末健康饮食技能、饮食行为控制、体重控制及饮食自我效能评分及ALB、Hb、PA水平均高于常规组,FINS、2 hINS、FPG、HOMA-I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的营养膳食干预模式较常规的饮食干预能更好地提高T2DM老年患者饮食自我效能,改善营养状况,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在确保患者营养均衡的同时,为疾病的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改善T2DM老年患者营养状态以及疾病控制具有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空腹膳食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采血为何要空腹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诀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空腹喝水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