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

2023-11-30杨欣

华章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新时代现代化

[摘 要]随着数字化发展,大学生与外界信息深入交互。与此同时,新时代需要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高校教师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拓宽教学思路,推动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观念,利用数字化平台,创新课堂阵地,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

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教学刻板枯燥,无法满足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统筹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精彩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拓宽学生的人生格局和视野眼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要紧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决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气氛沉闷等。本文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出发,探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为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做出积极贡献。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为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校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流水线”作业,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校园学到真学问、掌握真本领。

一方面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大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时代的考验,增强自身竞争力,练就一身“真本领”。此外,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高校教职工应当主动承担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责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循育人规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人类情怀,使他们能够将个人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部分高校未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未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主要课程。这些高校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只是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简单粗暴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思政教师的责任,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校缺乏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无法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難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其他形式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无法明白学生所思、所想、所求。此外,要避免高校思政教师“一本教案走天下”的情况,更要摒弃高校思政课堂“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若只通过试卷检验等方式测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情况,则无法克服大学生成长阶段存在知识和认知上的一些局限,很难培养出新时代真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互动性,学生便很难参与其中,无法变被动为主动,便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三)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全方位育人的意识,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能力。随着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也不断丰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高校各部门、各课程、各环节协同发力、同频共振,坚持立德与立智相互融合,体育、美育和劳育相互贯通,切实践行五育并举。但目前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责任,甚至是一种负担,忽视了全方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无法掌握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技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部分教师不愿意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影响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的联系紧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部分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专业学科教育的融合,导致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最后,部分高校并未构建系统化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青年教师缺少学习提升的机会,对党的重要方针政策理解不够准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部分高校未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也未激励教师在思想教育中的积极探索,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壁垒,无法调动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教学气氛沉闷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如单一的讲授式课堂,缺乏与学生互动,学生难以参与其中,影响学生兴趣培养,容易出现学生听而不闻、闻而不解的现象。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克服学生成长阶段认知的局限性,使学生无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不能与学生有效沟通,且缺乏与学生互动技巧,便不能做到想学生所未想,不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参与意愿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这也是教学气氛沉闷的表现。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类课程缺乏理解和认识,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环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未能根据学生自身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灵活施策,致使此类现象频发。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路径

(一)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高校应当正确认识“三全育人”的价值意义,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全面覆盖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学生内心,融入其行为习惯之中,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1]。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职工都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除基本的思想政治课程外,各科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发挥思想指导作用。一方面,非思想政治类专业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全体教师应当做学生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规范行为,提升思想水平。

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构建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加大对重要政策的宣讲力度,确保教师能够及时接收到先进的思想以及科学的理论知识,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将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中,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升级[2]。

(二)利用数字化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技术,加大思想政治内容的宣传力度,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多样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同时,教师要拓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突破试卷测试的局限性,通过线上测验、演讲比赛等灵活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思想水平[3]。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以热点话题作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提升校园文化层次,营造良好的思政教学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学习生活影响极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学校可以利用好文化宣传栏、海报等途径,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能力[4]。同时,学校可以邀请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具有优秀品质的代表来校演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此外,学校还可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多样化的活动,将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多维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四)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高校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主体性,如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思想政治类比赛等。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互动。高校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家访、线上咨询等活动,让师生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通过建立信息交互的平台,保持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化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政教育的内涵。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锤炼自己的道德情操。

(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应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实现有机融合。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去,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例如,在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教学过程中,增加适当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搭建跨学科的教学平台,推动不同专业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互通。例如,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组成跨学科科研团队,共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5]。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水平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引进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培训和研究,提高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拓宽思政教师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考核,鼓励更多教师积极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结束语

针对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高校应当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高校教师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坚持“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中亮,刘青玉.“两个结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51-53.

[2]孙耀胜,瞿弋涵.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与优化: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22(8):153.

[3]马新龙.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索: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0):237.

[4]付晶晶.高校新媒体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1):261.

[5]汪伟,李佳慧.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276-279.

作者简介:杨欣(1993— ),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恩施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新时代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